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免耕小麦也称稻板麦.现翻耕小麦相比,免耕小麦具有3大优点.一是省工省力节本.  相似文献   

3.
小麦黑胚病,又称小麦籽粒黑点病.是小麦籽粒常见病害,近年来在新疆春小麦上发生十分严重.黑胚粒可产生一种毒性,对人畜均有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小麦黑胚病的发生,对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麦在我国粮食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提高小麦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而施肥技术又是小麦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合理地施肥,对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将对小麦种植情况以及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所谓优质专用小麦,就是指具有专门用途的优质小麦,如面包型小麦、饼干型小麦、优质挂面小麦及专用饺子粉、拉面粉等.  相似文献   

6.
优质专用小麦近年市场行情看好.据统计,2003年,河北强筋优质小麦的收购价格一般保持在每吨1180元至1240元之间,每吨比普通小麦高出130元左右.从每亩收益看,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明显要高.以2003年为例,江苏省优质弱筋小麦亩减税纯收益为65.3元,比普通小麦高出138%.由此可见,优质专用小麦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麦玉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定位试验在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及小麦秸秆旋耕施肥播种同步完成的前提下,研究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条件下小麦玉米两熟制土壤养分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玉米收获期至小麦成熟期,各处理的土壤全氮量有所降低,而土壤碱解氮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呈现增加的趋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和玉米秸秆还田对稳定小麦生长前期(拔节期以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作用.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具有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普通小麦与大麦远缘杂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大麦具有早熟、多花多粒性、抗盐碱、抗穗发芽、赖氨酸含量高、抗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等优良性状,大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可以把这些优良性状导入小麦,对丰富小麦遗传种质资源、提高小麦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已成功进行普通小麦与普通大麦、野生二棱大麦、栽培二棱大麦、智利大麦、球茎大麦、海大麦、平展大麦和窄小大麦等的杂交;成功进行了硬粒小麦与智利大麦,提莫菲维小麦与布顿大麦,一粒小麦、二粒小麦与普通大麦等的杂交.已创制出约24种不同的大小麦杂交后代材料,并对部分材料利用染色体分带、原位杂交、分子遗传标记等手段进行了鉴定.对大麦优良性状的利用目前较多的是抗病性、抗穗发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等.大小麦杂交对拓展小麦种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今后应当利用现代基因克隆及重组技术,把远缘杂交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提高大小麦杂交的成功率和大麦优良性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产上利用的小麦,主要是普通小麦,其次是密穗小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等。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是六倍体小麦的次生起源中心。我国六倍体小麦品种数量很大,共1.5万个以上,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据统计,普通小麦已有120余个变种,居世界第三位(土耳其150个,苏联140个。П.А.Гандиляи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初步从各种小麦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出既能对小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又可以调节小麦各项生理指标的调节剂,以达到小麦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倒春寒天气对六枝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六枝特区1988-2008年的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同期的小麦产量数据,分析了倒春寒天气特征及其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春寒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并提出倒春寒年景小麦生产对冻害的防御措施以及小麦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条锈病,拉丁名为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 et Henn,为小麦生产中常发的锈病类型之一。目前,在我国各地小麦产区中,小麦锈病作为一种有很大危害性的病害,具有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其中发生程度最重的是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是小麦生产中常发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发生后,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重分形分析和提升格式的多小波变换,对小麦病害图像进行预处理,有效去除了图像的噪声,然后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对小麦病害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小麦病害图像的8个多重分形谱值,作为小麦病害的形状特征.试验结果证明,不同小麦病害的形状特征值有很大的差异,同类小麦病害图像的形状特征值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可以提取小麦病害的形状特征值进行小麦病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蓝糯小麦种质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粒小麦和糯小麦都是特殊的小麦种质,有较高的营养和品质价值.蓝粒性状还作为遗传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将糯小麦C75与蓝粒小麦L杂交,对蓝粒和糯性状进行遗传分析,选育同时具有蓝粒和糯性状的小麦新种质(称为蓝糯小麦).结果表明:蓝粒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同时控制蓝粒的基因具有剂量效应,蓝粒等位基因越多,蓝色越深;糯与非糯受3对重叠基因控制,非糯为显性;控制粒色的基因与控制糯性的基因相互独立.通过对F3株系的鉴定,获得了1个蓝粒基因和糯性基因皆纯合的株系,从而得到蓝糯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栽培技术的更新对于保证小麦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立体匀播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具有高产、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该文探讨了小麦立体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对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以期为丰富小麦栽培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自给与粮食安全.科学应用小麦栽培技术是响应"三农"政策、实现科技兴农的积极举措,对提高小麦生产产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意义出发,分析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尝试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途径,以期对小麦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三分之一以上的世界人口以小麦为主食,我国小麦是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安全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麦属禾本科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等特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有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下面介绍一下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黄淮流域晚茬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晚茬小麦个体弱,群体不足,而且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着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认真分析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和低产原因,系统地总结,推广晚茬小麦的增产技术经验,对于挖掘晚茬小麦的增产潜力,促进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麦为我省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生产上迫切需要具有更高增产潜力的小麦品种.本文对我省淮南地区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高产小麦品种遗传型的设计小麦育种目标是依据一定地区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生产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育种工作一定时期的方向.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也决定于生产水平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