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冬牧70黑麦(Secale Cereale)是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秋季播种,第二年6月中旬成熟,其生物特性及植物学特征类似小麦。为了探讨冬牧70黑麦与棉花、玉米套种增加产量的可能性,我们模拟小麦套种棉花、玉米的栽培技术,根据冬牧70黑麦的不同利用方式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冬牧70黑麦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式为试验因素,分8个处理,三次重复,研究了冬牧70黑麦与棉花套种的播种技术。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9月24播种,按150kg/ha的播种量,在棉花宽行中套种4行,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最高,窄行内不必套种。  相似文献   

3.
冬牧-70黑麦牧草原产于美国,1998年宝鸡市牧草站首次在千阳县种羊场试种成功.已大面积推广并成为宝鸡地区奶畜最好冬春牧草之一。在推广过程中为解决农牧、多种经济作物争地矛盾,我们充分利用冬春休闲地开展桑园套种,经济作物早玉米地接茬连种冬牧-70黑麦牧草,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介绍几种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冬闲地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牧70黑麦是一年生禾本科饲料作物,具有特别耐寒,返青早,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的特点,试验表明,冬牧70黑麦可作为冬季及早春生长利用的饲料作物,棉田套种冬牧70黑麦,以9月下旬播种,播量0.225kg/m^2和宽行内套种3行为宜,对棉花产量无影响,利用冬牧70黑麦饲喂青山羊,无论对青山羊的日增重还是经济效益,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牧草的六种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作可以保证牧草的合理换茬,套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混播可以促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优势的互补。推广轮作、套种、混播等牧草高产栽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牧草的生物学产量,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保证牧草的常年均衡供应。现向读者推荐六种牧草轮作、套种、混播高产栽培模式: 一、冬牧70黑麦与美洲狼尾草轮作(适合于淮河以北地区) 1、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冬牧70黑麦,利用至次年5月上旬,腾茬后播种美洲狼尾草,10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播种冬牧70黑麦。此种模式中的美洲狼尾草也可由饲料玉米、苏丹草、籽粒苋或苦买菜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取代。 2、原理:冬牧70黑麦耐寒性较强,立春后早发,叶片繁茂,4月中旬以前为营养生长阶段,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进入拔节期后,生长势逐渐衰退。美洲狼尾草、苏丹草、籽粒苋、苦买菜等牧草均属喜温型牧草,耐高温酷暑,是夏季的高产牧草。冬牧70黑麦与喜温性牧草轮作,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 3、高产措施:为促进喜温性牧草早发,提高生物学产量,可对美洲狼尾草、苏丹草进行提前育苗,5月上、中旬进行移栽。为保证牧草的均衡供应,可将两类牧草分批腾茬,分批播种。 二、多花黑麦草与杂交狼尾草轮作(适合于淮河以南地区) 1、模式:10月上旬播种多花黑麦草,6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后播种(或栽植种根)杂交狼尾草,10月上旬利用完毕,腾茬后播种多花黑麦草。 2、原理:多花黑麦草的耐寒性比冬牧70黑麦差,但后期发育优于冬牧70黑麦,所以利用期可比冬牧70黑麦长1个月。杂交狼尾草是亚热带和热带的高产牧草品种,产量高于美洲狼尾草,品质优于象草,但冬季难以保种,所以适宜在淮河以南地区种植,淮河以北地区不宜引种。两种牧草轮作,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3、高产措施:杂交狼尾草种子价格昂贵,播种量在1公斤左右,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是一种需水、肥较多的品种,要有良好的灌溉和充足的肥料。 三、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或苏丹草)套种 1、模式:10月上、中旬播种紫花苜蓿,次年6月中旬套种饲用玉米。 2、原理:紫花苜蓿耐寒不耐热,耐旱不耐涝,仅适宜淮河以北,降雨量低于800毫米的地区种植。由于紫花苜蓿春季产量占全年产量的60%-70%,7-9月生长势较弱。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均生长期较短,宜于在夏季生长,与紫花苜蓿套种,既可保持紫花苜蓿的根系,又可提高土壤养分、水分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牧草的产出量。 3、高产措施:紫花苜蓿播种时要进行根瘤菌接种,首播时间必须在秋季进行。饲用玉米和苏丹草可采取育苗的方式,在6月中旬紫花苜蓿刈割后进行移栽,并在9月底利用完毕,及时清除,保证紫花苜蓿的再生和越冬。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农区草食畜冬春季青绿饲料供应不足问题,三门峡市在推广种植冬牧70黑麦的同时,探索出了“冬牧70黑麦 优质饲用玉米”连茬种植,即在农区奶肉畜集中产区,改种小麦为冬牧70黑麦,冬春季青割直接喂畜;改种传统玉米为优质饲用玉米中原单32号,在蜡熟期带棒收割青贮喂畜。冬牧7  相似文献   

7.
1禾本科牧草轮作模式:冬牧70黑麦与墨西哥玉米轮作1.1模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冬牧70黑麦,生长至次年4月上旬,生长期180d左右,能刈割3茬,每667m2(1市亩,下同)产草4000kg左右,收割抓紧整地,施足底肥,再种墨西哥玉米(或饲料玉米、苏丹草、籽粒苋等一年生喜温性牧草品种)。墨西哥玉米生长至9月底或10月上旬,生长期200d左右,第一茬生长50d,以后每20d刈割一茬,可刈割6~7茬,每667m2产牧草2万kg左右。1.2原理冬牧70黑麦耐寒性强,立春反早发,叶片繁茂,4月以前为营养生长期,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墨西哥玉米是喜温性牧草,最适发芽温度15℃,最适生…  相似文献   

8.
试验为冬牧70黑麦草青贮在肉羊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冬牧70黑麦草包膜青贮、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饲喂肉羊后育肥效果对比,探讨冬牧70黑麦草青贮对肉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经测定,冬牧70黑麦草经青贮后其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比青干草低18.06、6.12和7.43个百分点。经45 d饲养试验,冬牧70黑麦草青贮组和苜蓿干草组的试验末体质量、累计增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其中冬牧70黑麦草青贮组分别显著提高2.76(P0.05)、2.88(P0.05)和64.00 g(P0.05);苜蓿干草组分别显著提高2.26(P0.05)、2.56(P0.05)和57.00 g(P0.05)。冬牧70黑麦草青贮组、苜蓿干草组胴体质量和眼肌面积分别比玉米秸秆组提高2.00和1.89 kg和0.150和0.152 cm~2。只均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4.93和8.81元。利用冬牧70黑麦草包膜青贮饲料替代苜蓿干草饲喂肉羊,可达到节本增效,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冬牧70黑麦是禾本科黑麦草属越年生草本植物,自1979年从美国引入我国,表现出春季生长迅速、产量高、品质优、适宜性广等特点。1999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示范种植成功后,灌区各县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推广种植。据报道,冬牧70黑麦营养价值高,是畜禽的优良饲料。为了掌握冬牧70黑麦对奶牛  相似文献   

10.
冬牧70黑麦和中秦二号小黑麦在高寒牧区试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冬牧70黑麦Secale carcle Wintegrazer-70和中秦2号小黑麦Tritcale cv.Zhongqin No.2在高寒地区引种试验于2002年在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进行.经2年的试种表明,冬牧70黑麦和中秦2号小黑麦能够适应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其中冬牧70黑麦表现最佳,蛋白含量、产草量和产籽量均高于其它一年生禾本科品种,是高寒地区较有前途、有望取代部分燕麦Avena sativa的优良一年生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酵素菌青贮玉米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18~24月龄、体重为280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分别饲喂酵素菌青贮玉米秸秆与氨化玉米秸秆,试验期70d。[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21kg(P〈0.05)。试验组头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22...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奶水牛饲草料不足及营养缺乏的现状,开展了不同饲草料组合配方对奶水牛产奶量及养殖效益的研究。[方法]试验设3个不同的饲草料配方处理组,每处理组供试摩杂奶水牛10头,试验正试期100 d,对正试期内的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养殖效益分析。[结果]紫花苜蓿配方组(紫花苜蓿鲜草15 kg/头+混合精料2 kg/头+稻草2 ...  相似文献   

13.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科尔沁黄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寻找最适合科尔沁黄牛的精料补饲水平.[方法]试验选取18~20月龄科尔沁黄牛90头,平均体重在300~320 kg左右,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头,6组间牛始重差异不显著(P>0.05).肉牛自由采食玉米秸秆的同时,试验各组每头每天分别饲喂3.0 kg、3.5 kg、4.0 kg、4.5 kg、5.0 kg、...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工方法的玉米秸秆育肥肉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方法]在冬春季节给肉牛养殖户提供足够的优质粗饲料来增强育肥效果,用全贮、青贮、黄贮和微贮四种玉米秸秆饲料进行育肥牛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育肥3个月后,体重、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管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获得的利润分别比对照组高71.96%和51.54%。[结论]玉米秸秆全贮、青贮、黄贮和微贮后饲喂肉牛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奶牛场自动喂料系统试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对计算机自动喂料系统的养牛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测定了试验奶牛的产奶量和精料喂料量。[结果]表明:产奶量变化不明显,精料喂料量明显减少。[结论]说明用计算机自动喂料系统养牛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铜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18 mg/kg、27 mg/kg DM的蛋氨酸铜,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体重500 kg,均处于干奶期,试验基础日粮由混合精料、羊草和玉米全株青贮组成,精粗比为30∶70。[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蛋氨酸铜有提高瘤胃pH值、NH3-N的趋势;但对各时间点的瘤胃液pH值、NH3-N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27 mg/kg DM的蛋氨酸铜显著提高了日粮各个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论]添加蛋氨酸铜不影响奶牛瘤胃的内环境,添加27 mg/kgDM的蛋氨酸铜可以提高日粮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加,生物量显著提高;相对于间播,混播更能表现出利于增产的种间关系,更利于增强种间正相互作用而减弱负相互作用,箭筈豌豆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劣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小于1,黑麦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优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大于1;由于不同牧草的生态位分化和种间互作关系,牧草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相比单播,适宜的豆禾牧草混、间播处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箭筈豌豆和黑麦2:1间播的鲜草产量(5253 g·m-2)和20%+80%混播干草产量(1572 g·m-2)最高,但混播处理的产量总体优于间播处理;箭筈豌豆与黑麦混、间播处理使混合牧草的饲用品质相比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饲喂蒸汽压片玉米对新疆褐牛增重、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的影响,旨在探索提高肉牛增重性能和饲养效益的饲喂方法。【方法】将16头年龄(18月龄)和体重相近(436.87 kg±17.29 kg)的健康新疆褐牛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试验组精料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对照组使用普通破碎玉米,预试期15 d,正试期180 d。记录试验牛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于试验第180天采集新疆褐牛饲喂前(0 h)和饲后1、3、5、7、9 h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0 h瘤胃液利用16S rRNA分析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褐牛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瘤胃液pH在1 h显著降低(P<0.05),在3 h极显著降低(P<0.01);瘤胃液乙酸和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在3 h均显著提高(P<0.05),丙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各采样时间点,瘤胃液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两组褐牛瘤胃液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试验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螺旋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而厚壁菌门、脱硫杆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理研菌科RC9、普雷氏菌属UCG-003、毛螺旋菌科XPB1014和毛螺旋菌科NK3A2相对丰度均显著提高(P<0.05),而克里斯滕森菌科R-7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中使用蒸汽压片玉米能显著提高新疆褐牛公牛平均日增重,改变瘤胃发酵速度,提高发酵效率,显著增加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丰度,降低了纤维降解相关和可致病的微生物丰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牛屠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个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配方,分别饲喂5个试验组肉牛,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饲喂粗蛋白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胴体脂肪的沉积和眼肌面积的增大,有利于肉牛的胴体测量指标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对脏器重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头、皮、肝、肾、胆囊、膀胱和横膈膜,对消化器官重、心重、肺重、脾重的影响没有发现规律性。[结论]提高肉牛屠宰指标可以通过补充蛋白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不同比例的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对堆肥质量的影响,并对堆肥产品进行安全评价,为猪粪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猪粪和玉米秸秆为材料,分别按猪粪和玉米秸秆体积比4:6(A组)、6:4(B组)和8:2(C组)混合堆肥。堆肥期共55 d,每天记录堆体和环境温度,在第0、5、15、25、35、45、55天采集堆体样品,并测定样品的含水量、pH和种子发芽指数,以及第0和55天养分含量(全磷、全钾、总氮)、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总砷、总汞、总铅、总镉、总铬)、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结果】试验A、B和C组堆肥温度随着堆肥时间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水量随堆肥时间增加均不断减少,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H均在7.5~9.1之间波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B和C组堆肥结束时样品总养分含量分别为6.94%、7.36%和6.95%,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8%、45%和39%,均达到NY/T 525-2021标准的要求;3组种子发芽指数在堆肥结束时都在80%以上,表明腐熟完全,其中A和B组在35 d后均超过100%;A、B和C组堆肥结束时样品重金属含量、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死亡率的检测结果均低于有机肥标准的限值,其中A和B组的粪大肠菌群数<3个/g,蛔虫卵死亡率均为100%。【结论】猪粪和玉米秸秆按体积比4:6配比更有利于堆肥腐熟,可缩短堆肥周期,并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和有机肥料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