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索发酵啤酒糟对尼温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生产性能相近的健康尼温一代奶水牛27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9头,试验I组用5kg发酵啤酒糟(替代0.5kg精料)与精料搭配饲喂,试验Ⅱ组用5kg发酵啤酒糟(替代1kg精料)与精料搭配饲喂,对照组直接饲喂精料。[结果]表明,在120d的试验期内:①鲜啤酒糟经发酵酶解,菌体蛋白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达9.1%,提高了32.65%,粗纤维含量达9.1%,下降7.14%,pH值从4.2降至4.02;②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试验I组比对照组、试验II组分别提高10.01%和7.50%,均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II组比对照组提高2.33%,但差异不显著(P〉0.05)。③发酵啤酒糟与精料合理搭配饲喂可提高水牛奶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并可使水牛较快进入高产奶期,而且产奶高峰后产奶量下降比较平稳[1]。[结论]发酵啤酒糟与精料合理搭配饲喂有利于提高泌乳奶水牛的产奶量及其乳脂、乳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日粮组成进行分析,对其产奶量和牛奶品质进行了跟踪记录。[结果]产奶牛高峰期平均产奶量为28.10kg;产奶牛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5.75kg、15.15kg。乳脂率从泌乳高峰期到泌乳后期呈现上升的趋势,泌乳高峰期的乳脂率显著低于泌乳中期(P0.05)和泌乳后期(P0.05)。[结论]产奶牛不同泌乳阶段饲喂不同的日粮,其产奶量和乳成分会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南端,属南亚热带气候.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系发达,高温多湿,无霜期长达330天左右,饲草资源丰富,适宜水牛生长繁殖.我市自1964年开始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及冻精,杂交改良闽南本地水牛,经过改良的摩杂牛--闽南奶水牛,能大大提高本地水牛的产奶量(本地水牛年平均产奶量350~500 kg,杂交水牛达1 639.5 kg),乳脂率也较高,因此闽南奶水牛在我市很受欢迎.现已有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闽南奶水牛5 000多头,继续发展闽南奶水牛的势头很好.据调查,闽南奶水牛一般以农户家庭式饲养(户养几头或十多头),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产奶量偏低,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就尤为重要,下面就饲养管理技术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奶水牛不同杂交组合的产奶量,鹤庆县松桂镇兽医站在松桂镇所属的3个村委会分别测定"摩本"和"摩本尼"两组各10头奶水牛产奶量。测定结果表明:"摩本"一个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1 693.04±421.4)kg,"摩本尼"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2 009.9±242.6)kg。通过显著性分析,P0.05,差异显著,说明"摩本尼"杂交组合产奶量优于"摩本"杂交组合,是优良的奶水牛杂交组合,适宜在鹤庆县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德宏奶水牛日粮中不同蛋白水平对其体重及产奶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德宏奶水牛饲料的最佳配方,本试验选择24头健康的德宏奶水牛,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结果表明,试验奶水牛在试验前期、中期、后期平均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各组平均产奶量依次为:对照组1 323.78kg/头,试验Ⅰ组1 282.30 kg/头,试验Ⅱ组1 404.65 kg/头,试验Ⅲ组1 632.82 kg/头。说明配方Ⅲ(粗蛋白12.6%±1.2%)产奶效果最好,泌乳曲线也呈现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2000~2011年摩×本F1、摩×本F2和摩×尼×本三元杂水牛(170头)及摩拉水牛(11头)不同胎次的泌乳期和产奶量资料,比较了不同杂交组合及不同胎次泌乳高峰日和最高日产奶量,拟合了第一个泌乳期的二次方程曲线和Wood模型.结果表明,摩×本F1、摩×本F2及摩×尼×本三元杂水牛的各泌乳期总平均泌乳天数分别为378.98±11.78d、297.50 ±25.10d和267.26±18.41d;摩拉水牛第一个泌乳期内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30d左右,摩×本Ft、摩×本F2及摩×尼×本三元杂水牛不同胎次的泌乳高峰分别出现在产后15~35d;摩×本F1和摩×本F2的平均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摩拉水牛与摩×尼×本三元杂水牛(P<0.01),摩×本F2的平均日产奶量极显著高于摩×本F1(P<0.01),摩×尼×本三元杂水牛的平均日产奶量与摩拉水牛差异不显著(P>0.05);Wood模型与实际泌乳曲线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增加挤奶次数对不同阶段泌乳奶牛产奶量的提升,找出最佳挤奶管理方案,为有效提升牧场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泌乳牛只随机分为两组,保证不同胎次、不同产犊阶段平均泌乳量相当,分组后两组分别保持3次挤奶和4次挤奶1个月。对牧场不同挤奶次数奶牛泌乳量进行统计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高奶牛泌乳量(P<0.05);泌乳量高于45 kg奶牛增加挤奶次数对产奶量的提升,显著高于泌乳量低于45 kg的奶量(P<0.05);增加挤奶次数显著提升头胎牛产量2.33 kg,二胎牛产量2.31 kg,三胎及以上牛奶产量2.78 kg(P<0.05);不同泌乳阶段,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高泌乳初期及产奶高峰期的产奶量(P<0.05)。[结论]增加挤奶次数能有效提升奶牛泌乳量,对高产及处于产奶初期及高峰期的奶牛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水牛产犊季节是否与其泌乳性能相关,试验以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畜场原始生产记录为依据,分析1 080头次奶水牛在不同产犊季节与泌乳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对产奶天数、泌乳期产奶量没有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季节对产奶天数以及泌乳期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与产犊季节互作效应对产奶天数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泌乳期产奶量及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选择24头健康的德宏奶水牛(摩/本杂F_1代),根据年龄、体重、胎次和泌乳期相近的原则分为4组,研究在能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精料(对照组:粗蛋白10.2±1.3%;试验Ⅰ组:粗蛋白16.0±1.1%;试验Ⅱ组:粗蛋白14.3±1.5%;试验Ⅲ组:粗蛋白12.6±1.2%),对泌乳奶水牛乳品质(乳干物质含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钙和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4个组的乳品质没有显著差异(P0.05)。也就是说,在相近能量水平的前提下,日粮中不同蛋白营养水平并不会引起德宏杂交F_1代奶水牛的乳品质发生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水牛产犊季节是否与其泌乳性能相关,试验以广西水牛研究所种畜场原始生产记录为依据,分析1 080头次奶水牛在不同产犊季节与泌乳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对产奶天数、泌乳期产奶量没有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季节对产奶天数以及泌乳期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与产犊季节互作效应对产奶天数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泌乳期产奶量及日均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选用意大利皮尔蒙特大区某规模化养殖场60头奶水牛,研究不同浓度的板栗总苞多酚对奶水牛抗氧化能力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奶水牛随机分为5组(日粮中植物多酚添加剂量为0.1%、0.2%、0.3%,0.4%),每组12头奶水牛,在饲养的第15天和第30天分别取血样,测定抗氧化性能;每周采集一次乳样、连续4周,记录试验牛日产奶量并测定奶水牛乳汁中乳蛋白率、乳脂率、非脂固形物(SNF)及乳糖(L)的含量和体细胞数量。[结果]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多酚水平为0.3%时,可以显著提高奶水牛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P0.05),并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同时0.3%组奶水牛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说明在奶水牛饲粮中添加水平为3%的植物多酚可以显著改善奶水牛的抗氧化指标,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12.
大理摩本杂交水牛泌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水牛杂交改良效果,掌握奶水牛泌乳规律,2001~2004年,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水牛奶业开发试验示范场对摩本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水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进行了检测.研究数据初步反映了摩本杂交水牛泌乳性能的一些基本特点,对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提高杂交水牛的产奶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促进西杂母牛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和集成其在江西的产奶性能及饲养管理配套技术,在江西牛牛乳业有限公司集中饲养的2代及以上的本地西杂母牛群中,选择产犊至干乳泌乳持续、且泌乳天数达220 d以上的个体进行了产奶性能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平均泌乳周期302.2±38.66 d,日平均产奶量为8.83±2.45 kg,折标准奶为3 264.25±1084.95 kg,平均乳脂率为(5.67±0.85)%。60头西杂母牛305 d校正产奶量与体高相关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奶水牛饲草料不足及营养缺乏的现状,开展了不同饲草料组合配方对奶水牛产奶量及养殖效益的研究。[方法]试验设3个不同的饲草料配方处理组,每处理组供试摩杂奶水牛10头,试验正试期100 d,对正试期内的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养殖效益分析。[结果]紫花苜蓿配方组(紫花苜蓿鲜草15 kg/头+混合精料2 kg/头+稻草2 ...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掌握杂种水牛产奶量情况,2007~2008年广西区畜牧总站在灵山县、北流市开展杂种奶水牛产奶量测产工作。测产杂种泌乳水牛60头,其中一代杂30头,二代杂30头。平均产奶量1671.86千克,其中一代杂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1439.3千克;二代杂为1904.42千克。  相似文献   

16.
奶水牛不同于一般奶牛,产奶量偏低。奶水牛泌乳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本胎次的产奶量,同时关系到泌乳期长短的不同,甚至关系到犊牛的发育情况。文章将奶水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4个阶段,不同饲养阶段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旨在提升奶水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讨德宏奶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DGAT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德宏奶水牛产奶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81头泌乳的德宏奶水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结合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DGAT1基因第8外显子及第8内含子区的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DGAT1基因多态位点对产奶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在德宏奶水牛群体中共检测到CTGG,CCGG和CCGT三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检测的群体中未发现K232A位点的突变,而在DGAT1基因第8内含子的第14位检测到C→T突变,第35位检测到G→T突变。多重比较表明,CCGT基因型对德宏奶水牛的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采食量和体重变化规律是否与普通奶牛有相似的模式.[方法]对摩拉水牛与云南本地水牛杂种F2水牛4头分娩后20周内的泌乳量、采食量及体重进行测定.[结果]产后奶水牛泌乳量仅有不明显的小幅上升趋势;采食量逐渐上升至19周出现稳定;体重下降至18周后开始上升.[结论]杂交奶水牛产后产奶量、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与荷斯坦牛的变化有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30头第一泌乳中期的奶水牛,分为5组(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不同水平的高粗料和补充脂肪日粮。结果表明:①奶水牛喂75%粗饲料日粮,减重约2.5kg;奶水牛喂65%粗饲料,高脂肪(7.5%)和中等脂肪(5.0%)日粮,分别增重3和6 kg。体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粗饲料水平和脂肪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奶水牛喂75%粗饲料与65%粗饲料日粮比较,有较低的干物质采食量(19.7与21.3 kg/d)。奶水牛喂试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变化相似。③奶水牛喂对照和试验日粮,日均产奶量分别为8.5和8.2 kg,喂高粗料(75%)和高脂肪(7.5%)产奶较少(分别为8.1、8.2、8.25和8.35 kg/d)。在所有试验和对照日粮每千克干物质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所有日粮,干物质采食量随时间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花生油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每组2头,共4组,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对照组、花生油1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1%)、花生油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和花生油3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3%)4个处理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期共21 d,前7 d为适应期,后14 d为正式试验期,正式试验期的每周最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花生油对水牛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喂花生油时间的延长,正式试验期第1周会降低泌乳水牛牛乳乳脂率,动物适应后正式试验期第二周会升高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CLA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2组(花生油添加量占精料2%)提高乳脂CLA含量效果最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适量花生油不影响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同时提高了水牛奶中CLA的含量,提高水牛奶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