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朵花,一杯茶,在洛阳带出了一个产业,这就是牡丹花茶所催生的牡丹深加工产业。中国牡丹花茶发明人詹建国掌舵的洛阳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和公司)便是这个产业的龙头和领军企业。开创产业领军品牌近些年来,洛阳市立足牡丹资源优势,着力加快牡丹产业化进程,将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信息》2003,(9):14-15
牡丹是洛阳的一大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洛阳市充分发挥两大优势,实施牡丹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定位,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化经营,坚持牡丹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城市绿化美化与发展创汇农业相结合,使洛阳牡丹的生产开发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  相似文献   

3.
正洛阳市发展特色农业在自然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洛阳市特色农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牡丹、食用菌、果蔬、中药、休闲农业等方面。洛阳市结合中央近几年的要求,不断规划发展方向,主动调整产业机构,发挥优势企业带头作用,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文章以洛阳市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以及优势,同时也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洛阳市特色农业发展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巨大,油用牡丹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投入的特点,为弥补食用油市场缺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分析了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丹东市气候适宜,宜栽林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科研力量雄厚,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符合当地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相关技术及人才缺乏,农民对油用牡丹的认知度不高,资金投入和优质种苗短缺,缺乏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此,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宣传提高认知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种植及深加工龙头企业等促进丹东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品种资源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洛阳牡丹品种资源共有10个花型,503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冲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28-228,230
通过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扩大宣传、农业产品结构调整、观赏景点建设、科学研究、调整牡丹结构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洛阳牡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牛振付  史良  马宗新  马同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73-20374,20377
2009年3月,阜阳市生态园为发展观光旅游业,从河南洛阳引进28个洛阳牡丹品种,建立了牡丹专类园。为进一步掌握引进的牡丹种质资源在当地生长情况,便于今后开展科研和科普宣传,对引进的牡丹部分资源进行了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及物候期等项目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阜阳市发展牡丹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薛红  王艳 《乡村科技》2019,(8):50-51,53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项能够拓宽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收入和助推脱贫攻坚的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促进延安宜川油用牡丹网络营销,是消除当地贫困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延安宜川油用牡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油用牡丹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以促进当地贫困种植户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9.
<正>平乐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南部,离洛阳市12千米,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平乐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的牡丹画生产基地,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喜爱并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紧邻旅游胜地白马寺的平乐村出现了许多爱画牡丹的农民画家。随着洛阳市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外地观光者在  相似文献   

10.
现状一、龙头企业逐步成为牡丹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今年,洛阳市政府命名了以牡丹为主的龙头企业4家,有力地推动了牡丹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先农、华以公司从2000年开始把牡丹产业化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通过争取国家资金,建立高科技智能温室,主攻牡丹盆栽;正林公司筹建了集牡丹  相似文献   

11.
梁青 《河南农业》2006,(2):51-51
近几年来,随着牡丹生产园、观赏园面积逐年扩大,牡丹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庭院绿化、街道绿化、厂区绿化,牡丹跨区调运量和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牡丹病虫害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比如,洛阳市洛河以南的牡丹蛴螬、根腐病危害严重,市内某些花坛和厂区的牡丹灰霉病、吹绵蚧壳虫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对牡丹进行引种或组织培养,以河南省洛阳市国家牡丹基因库的牡丹早、中、晚花三种类型,共41个品种为材料,从形态学角度对其休眠枝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5 d (10℃以下)的自然低温,早花品种可以打破休眠,而中花和晚花牡丹品种只有少数能够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13.
油用牡丹作为常见的油料作物在人类营养和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油用牡丹的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且消费者对油用牡丹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用牡丹种植业是许多省份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虫害等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该产业的生产力和品质,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缺乏合理的虫害预防措施会严重导致油用牡丹数量和产品产量质量上的损失。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是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14.
<正>除了花生油,您可能吃过橄榄油、大豆油等等,可是牡丹籽油您吃过吗?"花王"牡丹,是菏泽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如今,牡丹产业有了新的名片——油用牡丹。牡丹作为一种新型油料作物,正在成为当地新兴的支柱产业。菏泽市尧舜牡丹产业园的油伟萍正在向参观者介绍说:"这些化妆品是最新生产的,这是精华液,这是爽肤水、  相似文献   

15.
菏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大,优势明显,但牡丹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全产业链不完整,牡丹综合价值开发不完备。通过对菏泽牡丹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以及牡丹种植与加工、观赏与服务业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讨,提出牡丹产业进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延长牡丹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价值提升,创建牡丹一二三产业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开发牡丹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牡丹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6.
牡丹产业已成为我国多个传统牡丹生产区主导发展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牡丹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繁荣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牡丹产业发展情况,对牡丹产业进行总体归纳分类,并针对产业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概述,以期为我国未来牡丹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南极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南极牡丹产业发展的优势,并提出了推进南极牡丹产业发展的建议,以促进南极牡丹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临夏牡丹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认识临夏发展牡丹产业的优势,对最终发展壮大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城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临夏牡丹产业发展缺乏领军人才和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干部及群众观念仍然跟不上牡丹产业发展的需要;牡丹新品种选育(尤其是专用牡丹品种选育)相对滞后,配套栽培管理技术还很粗糙[1];牡丹生产方式相对单一,油用牡丹、切花牡丹、盆栽牡丹、催化牡丹、药用牡丹等牡丹多元化生产滞后,起步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阐述,提出了推动临夏牡丹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建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摸清底子、准确定位、理清牡丹产业发展的思路;认清优势、发挥特长、实现牡丹文化的大融合;明确目标、综合推进、促进牡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唱响牡丹文化,发展牡丹产业,打造西部牡丹生态城。  相似文献   

19.
花开逢盛世,国色更娇艳。沐浴着十六大的春风,洛阳市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而作为农业大市,多年来洛阳市依托资源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使绿色奶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在这牡丹飘香的季节,记者走访了本刊顾问、洛阳市农业局局长许新皎。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洛阳市牡丹研究院获悉:该院培育的"紫蝶群舞"等12个牡丹新品种正式通过有关专家鉴定。绝了解,目前洛阳牡丹品种已达1200多个。据了解,牡丹大多采用杂交授粉方式,种子从发芽到开花至少需要3年时间,其性状的一致性、稳定性需经多年观察,因此培育一个牡丹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时间。经过10多年的培育,市牡丹研究院工作人员从数千株杂交实生苗中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