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9个性状中仅首花节位和株高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而果肉厚、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心室数、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6个性状是决定朝天椒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果肉厚、单株果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株幅对朝天椒单株产量有直接正向效应,单果重对朝天椒单株产量主要是间接影响。因此在朝天椒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多注意这些性状,着重提高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朝天椒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留果数量对日光温室油桃产量、品质等的影响。【方法】以日光温室栽培的6年生中油5号油桃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期疏果处理,确定不同留果数量,研究不同留果数量对中油5号产量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随着单株留果数量的增加,单株产量有所增加,但单果重下降,果实硬度增大,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果实单宁含量、糖酸比值下降后升高。【结论】综合考虑品质、产量等因素,6年生中油5号油桃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留果数量在100~120个时能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设施温室不同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果型番茄中青糖线为试材,采用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等方式,在栽培密度3 810株/667 m2、留4穗果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栽培方式番茄的生育期、单果重、单株产量、667 m2产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番茄能够提早开花、提早成熟。采用基质枕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基质箱、基质槽和土壤栽培,基质枕、基质箱、基质槽栽培比土壤栽培分别增产11.5%、7.7%和3.8%。【结论】采用基质栽培的番茄单果重、小区产量、果实风味品质和商品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西瓜天使三号(小西瓜品质大西瓜产量)早熟优质中小果型西瓜品种,雌花开放至成熟30天左右,适宜于早春保护地栽培,也可作夏秋西瓜栽培。果实圆整丰满,椭圆形,不畸形,不空心,生长势强,但极易坐果,单株坐果2~3个,果实一致性好,平均单果重2.5千克,最大单果重可达5千克,平均亩产350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不同时期(5月17日、6月7日、6月28日)喷施1.5 g/L叶面钾肥对早熟梨"苏翠1号"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6月7日)喷施叶面钾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梨果实纵径、横径的增长,显著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株产量,但对果梗粗度、果皮硬度以及新梢生长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6月28日喷施叶面钾肥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不同时期(5月17日、6月7日、6月28日)喷施1.5 g/L叶面钾肥对早熟梨"苏翠1号"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6月7日)喷施叶面钾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梨果实纵径、横径的增长,显著提高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株产量,但对果梗粗度、果皮硬度以及新梢生长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6月28日喷施叶面钾肥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与以色列设施农业合作项目开展的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为材料,分析了国外彩色甜椒新品种的丰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红色甜椒品种单株产量为2.8±0.34 kg,其产量直接构成性状--单株果数、单果重分别为(15.2±2.46)个、(190.1±24.6) g;8个黄色甜椒品种的单株产量为(2.7±0.33) kg,单株果数、单果重分别为(14.5±2.39)个、(190.9±25.9) g;红色、黄色甜椒品种的单株果数与单果重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相关,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单株产量线性相关关系均十分微弱.揭示出当平均单果重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国外高产型、丰产型彩色甜椒育种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单株果实数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设意大利蜜蜂授粉、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3个处理,测定番茄的单株重量、单株结果数、单株畸形果数和单果直径、高度、重量。结果表明,采用意大利蜜蜂为金棚一号番茄授粉可使其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数量、单果直径和单果高度提高,畸形果率降低。初步确定在金棚一号番茄上,蜜蜂授粉效果大于熊蜂授粉。  相似文献   

9.
秦旭 《北京农业》2001,(5):26-26
梨枣又名大铃枣、脆枣等,在山东、河北等地有一定面积的栽培.该品种果实多数似梨形,大果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单果重55克,果皮较薄,赭红色,品质上等.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梨枣树体矮化,适宜密植栽培;且早果、丰产、稳产,遇雨不裂果,是一个优良的中熟鲜食品种.以下为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矮砧金红苹果盛果期果实外观质量与栽培密度、枝果比、单株产量密切相关。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果实着色下降,果面水锈发生严重且树龄提早;单果重与植果比、单株产量负相关。利用GM256中间砧生产优质金红苹果,永久性植株合理株距不应小于2.0m,枝果比应大于2.5:1。在2m×3.5m密度下,果实丰产、稳产、优质的适宜负荷量为15.5~18.0kg/株。  相似文献   

11.
甜椒空间诱变M3代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间诱变甜椒M3代进行了产量性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甜椒的3个产量性状(单株产量、单果重和单株果数)在M3代变异的分群趋于稳定,3个性状在株系内出现一定的单株间变异,但均小于株系间变异,说明人工选择策略宜以优选株系为主,同时辅以单株选择。单株产量和单株果数在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单果重在群间的差异极显著;单果重和单株果数对单株产量均有正向的直接作用和综合作用,但单果重和单株果数间呈负相关,因此对株系的筛选策略宜采取挑选单株产量高、单果重大、单株果数适中的株系。优选的株系为B3、B7、A3、C2、C6、B5、B2和B1。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5,(17)
<正>1 LD133 2008年,丹东市北林农业研究所所长张明瀚从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农家收集的农家良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0克,最大单果重达3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总糖6.8克/100克,维生素C含量412.2毫克/100克。8年生单株棚架产量100公斤左右,丰产性好,抗逆性能力强,果实品质好,耐储性较好。适合辽东及东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杨梅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拟解决杨梅成熟期常遇雨水和果蝇为害致使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在浙江青田开展杨梅穹顶棚架栽培试验,对采收期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栽培模式下杨梅果实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及甜度分别提高10.3%、19.2%、10.5%、17.6%、20.3%和17.8%,同时,可滴定酸含量减少24.5%,虫果率降低92.0%。杨梅采用穹顶棚架栽培模式可以达到避雨防虫的效果,进而提升果实品质,有效促进杨梅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盆景梨集栽培、观赏为一体,品质、糖度要高于普通的梨果实。一般情况下可实现1年栽培、2年见花、3年见果。平均单果重450克,最大的可达800克?其栽培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无裙膜避雨大棚+平面棚架栽培的翠冠梨当年抽生的长枝为对象,进行直立、斜生、水平3种不同开张角度处理并互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年水平处理的枝、花、芽形成比例为斜生、直立处理的1.60倍和3.53倍,斜生处理枝花芽形成比例为直立处理的2.20倍,第2~3年,开张角度大的枝组花序与花朵坐果率、单枝产量、单果重依次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开张角度小的枝组;水平处理单果重变异系数极显著小于斜生、直立处理,斜生、直立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之间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适时加大梨旺枝开张角度,特别是开张至水平状,能迅速将其旺盛的生长势转化为旺盛的结果能力,增加结果数量,提高产量,而且能增大果个,端正果形,提高外观整齐度,但改善果实内在品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翠冠’梨在避雨与露地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部病害发生、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程度的差异及其对开花结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梨斑点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梨炭疽病4种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轻微,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的大量落叶期较露地栽培推迟60 d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梨的当年秋冬花芽萌动比例降低了62.28个百分点,花芽数量增加了2.21倍,翌年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0、2.05、2.98倍,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86.66 g和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翠冠’梨在避雨与露地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部病害发生、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程度的差异及其对开花结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梨斑点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梨炭疽病4种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轻微,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的大量落叶期较露地栽培推迟60 d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梨的当年秋冬花芽萌动比例降低了62.28个百分点,花芽数量增加了2.21倍,翌年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0、2.05、2.98倍,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86.66 g和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番茄品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贤  关文灵  杨磊  杨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68-2269
对11个番茄育种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单株花序数,每花序果数,单果重)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果型番茄的单株产量的规律不同,大果型番茄(var.vulgare)的单株产量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小果型番茄(var.cerasiforme)的每花序果数是单株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单果重是第2重要的因素,单株花序数对单株产量的综合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19.
两年定树调查测定44株次的酥梨产量及其相关的树高/冠径、花芽数、总果数、座果率、枝/果,叶面积系数、每果叶面积、平均单果重等8个性状。应用逐步回归法逐个别除对于产量没有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包括总果数、每果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各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说明,提高酥梨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果量,其次是增加平均单果重,再次是维持叶面积与果实的适当比例。在树冠大小基本稳定的情形下,增加每果叶面积会造成果量减少而使产量下降,同时又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上升。每果最佳叶面积应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的上升量大于因果量减少而使产量的下降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提高果实的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以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的成年栀子林为试材,对栀子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应作为丰产栽培选择的重要性状;树高和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树高、冠幅和单株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也可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