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技术与市场》2002,(12):25-25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主要是燃料、农药、医药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处理技术和方法,方能有效处理。结合工厂委托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任务,我们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套较有效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2.
朱骏  岳锌 《绿色科技》2014,(3):50-52,56
指出了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毒性大、盐分高、成分复杂,是公认的难处理的一类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处理此类废水,故需要进行强化预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对近年来国内外处理制药废水的强化预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对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彭骊 《绿色大世界》2012,(4):182-183
指出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排放给水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其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来源,分析了近年来比较广泛使用的厌氧处理技术,探讨了这项技术在高浓度有机污水资源化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有机废水处理中的高级氧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桂芹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2):72-73,75
综述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介绍了O3/UV、H2O2/UV、O3/H2O2组合过程、化学氧化技术及电化学氧化技术五种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阐述了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水的机理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高级氧化过程应用领域应扩展到水体中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应加强高级氧化过程所需新型反应器的研制,以便进一步强化废水的降解,提高其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王晓琴  庞宝琳 《绿色科技》2013,(10):157-159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的百菌清农药废水特性,通过水质分析、调研和实验研究,对废水进行了预处理与生化处理,通过添加高效微生物专用菌,以及活性炭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强化了生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减轻了水体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技术特别适用于酒精厂、淀粉厂、味精厂、啤酒厂、制糖厂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高浓度机废水的处理,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本工艺在UASB反应器整体设计,特别是在其关键部件三相分离器的设计上领先于国内外。厌氧处理单元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循环式厌氧污泥流化床与升流式厌氧污泥串联工艺.处理对象为酒精发酵工业类的含高浓度有机性固体物的废水。另一种是单级或多级升流或厌氧污泥床串联工艺,处理对象为含有机性固体悬浮物小于20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本厌氧处理技术与普通厌氧沼气发酵法(简称普通法)相比具有以…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生物柴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危害比常规废水要严重几百倍。针对这种高浓度废水探讨了UASB厌氧反应器+接触氧化+MBR技术的工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于UASB反应器具有工艺结构紧凑,处理能力大,无机械搅拌装置,处理效果好及投资省等特点,UASB反应器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日趋广泛的新型污水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酵母废水是酵母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具有COD高、色度高、难生化降解的特点,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未经处理排放至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重点选取了二级厌氧-好氧-混凝-过滤吸附处理法、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和LLMO生物试剂处理工艺3种具有代表性、效果较好的酵母废水处理工艺,通过对比分析,将生物流化床耦合工艺优化改进后,酵母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9.6%,BOD去除率可达99.8%,氨氮去除率可达98.4%。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共沸-水蒸汽蒸馏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通过加入助沸剂和水蒸汽直接加热,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水形成气体共沸物,冷凝分离祛除有机物。该方法经多种有机废水体系模拟验证,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家生产企业有机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捷、应用范围广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降低COD值至标准以下,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机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药、激素、化肥的大量被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尤其是有机物质污染加剧。分析了有机物污染危害大、浓度低、去除难等特点,部分有机物其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明显。探讨了通过采用深度水处理技术,将常规处理难以高效去除的污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前提物予以除去,深度水处理的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技术、膜吸附技术及臭氧氧化技术等,为有机物污染的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化-芬顿法对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及难生化降解的煤焦油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FeSO4及H2O2投加量等不同反应条件对煤焦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2+质量浓度为20.g/L的FeSO4溶液用量为2mL/100mL废水,质量分数为15%的H2O2用量为4mL/100mL废水,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3h时,CODcr从4.58g/L降至1.20g/L以下,去除率达85%以上,处理后的水质可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比较不同炭吸附材料:木炭、竹炭、改性木炭和改性竹炭对溶液中汞(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平衡时间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对汞(Ⅱ)的吸附均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并测定不同炭对汞(Ⅱ)吸附的表观速率常数。研究表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以中国饮用水标准中汞的限值0.001mg/L为标准,研究一定浓度及一定量含汞废水处理时,所需吸附剂投料量的估算方法和试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吸附条件,竹炭能较完全有效的除去废水中的汞。  相似文献   

13.
崔连喜 《绿色科技》2014,(2):156-158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用一乙醇胺(M EA )、二乙醇胺(DEA )和氨基乙酸钾(PG )作为吸收剂对烟气中的CO2进行了吸收实验,研究气体流速、吸收剂流速和浓度等因素对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吸收剂分离吸收CO2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是PG、M EA、DEA。C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速率随吸收剂浓度和流速的提高均增加;CO2脱除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传质速率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高温胁迫,研究了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等参数的影响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以耐热性指标隶属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鸡爪槭品种的耐热性存在明显的差异,d1118和c1116是耐热性最强的2个品种,经过自然高温处理没有出现热害症状,y1106、y1107和x1119耐热性最差,其余品种介于2者之间;多数品种经热处理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显著(P0.05),表现出明显的气孔抑制;品种d1118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增加,表现出极强的高温适应性;品种j1123高温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属于典型的非气孔抑制;高温引起的叶片热害症状与光合参数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蒸腾速率的相对变化值有显著(P0.05)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能吸附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成球形复合滤料,可以解决粉煤灰粉末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利用粉煤灰基质滤料分别对水中高浓度和低浓度Cr(Ⅵ)进行静态吸附实验,探究吸附时间、滤料量、初始浓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粉煤灰基质滤料对水中高浓度(10~30.00mg/L)的Cr(Ⅵ)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滤料投加量对Cr(Ⅵ)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时间对Cr(Ⅵ)的去除影响较小。在滤料用量为700g/L,控制温度为35℃,初始浓度为30mg/L,转速为200 r/m in的条件下振荡60m in,Cr(Ⅵ)去除率可达到85.2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和串联技术,以及酶免疫法等常用技术,同时对简便、快速、准确以及廉价的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五种水培观赏植物对城市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鸢尾(Iris tectorum)、绿萝(Scindapsus aureun)、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Koch var.sin ensis(Tobl.)Rehd)、吊兰(Chlorophytum)、麦冬(O.japonicus(L.f.)Ker-Gawl.)5种观赏植物为试材,水培驯化后放入取定的污水中,比较各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植物处理组均表现了较强净化效果,其中:鸢尾对污水总氮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56.43%;绿萝除总磷效果较好,为41.80%;麦冬和绿萝对EC值降低较好,分别下降31.59%、31.83%;各植物组铵态氮去除效果也较对照组显著。  相似文献   

18.
叶平平  金杰  侍远 《绿色大世界》2012,(11):138-140
以巢湖流域常见的3种浮萍——紫背浮萍(以下称紫萍)、稀脉浮萍萍和芜萍为对象,研究了三种浮萍对地表水浓度范围内(0.01mgP/L,0.05mgP/L,0.1mgP/L,0.2mgP/L,0.5mgP/L)的磷的去除作用,以及磷在三种浮萍体内的积累变化和三种浮萍对磷的吸收作用占总去除作用。探讨了浮萍处理含磷污水系统的去除磷途径。实验表明:植物体对磷的直接吸收是其净化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三种浮萍对磷都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并且磷去除率紫萍〉稀脉浮萍〉芜萍,并且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加。三种浮萍对磷的利用率较高。紫萍对磷的利用率在60%~48.9%;稀脉浮萍在90%~47.2%;芜萍在90%~34.2%。三种浮萍对磷的吸收作用基本上占总去除作用的70%以上;并且不同品种,不同磷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为浮萍进行巢湖流域的除磷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 OCs)光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雷燕  赵明  李岩  陈长虹 《绿色科技》2013,(11):178-182
指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其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常采用羟基(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表征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主要有芳香烃中的二甲苯、甲苯、乙苯以及C2到C5的烯烃;采用FAC估算法和有机碳/元素碳(OC/EC)比值法来估算 VOCs对SOA生成的贡献,SOA的主要前体物有萜烯和芳香烃;采用VOCs/NOX 比值定性分析大气中O3浓度与NOX 和VOCs的关系,国内外城市O3的生成对VOCs和NOX 浓度的变化敏感性不一致。基于国内外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光化学行为的研究动态,阐述了环境空气中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的生成贡献以及与NOX 、O3的关系,为VOCs、细粒子以及O3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谭红艳 《绿色科技》2014,(4):259-260
指出了徐州君乐宝国润乳业有限公司废水治理采用气浮-水解酸化-缺-~接触氧化工艺,其工艺能够承受较高的容积负荷和冲击负荷,有较广的适应性,可避免污泥膨胀的产生。对该厂废水来源及水质、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工艺流程特点、主要构筑物及其设备参数、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较好,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