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园内套种其它农作物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首先介绍了葡萄的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葡萄园内套种栽培大蒜的技术要点,以期在探索农作物新型套种模式方面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
葡萄园内套种其它农作物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提高单位土地的生产能力,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首先介绍了葡萄的栽培技术,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葡萄园内套种栽培大蒜的技术要点,以期在探索农作物新型套种模式方面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3.
蔬菜套种对大棚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套种秋冬季蔬菜后,对第2年葡萄生长发育、现穗开花、葡萄品质、果实产量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且可提高葡萄发芽率,促进生长作用,产量与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都与不套种相同。大棚葡萄在休眠期和生长初期套种蔬菜,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根域限制的葡萄小麦套种模式对小麦小气候环境及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葡萄对小麦冠层温湿度的影响不显著,对小麦冠层整体遮阴程度仅为20%,且根域限制种植不影响小麦的水肥资源。套种葡萄对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影响较低,在小麦区域边缘处每靠近葡萄10 cm,CO_2光合速率下降约0.26μmol/m~2/s,且套种葡萄不会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与对照相比,套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15%,净收入提高8.4倍。因此,基于根域限制的葡萄小麦套种是一种对小麦影响较弱,提升经济效益能力极强的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葡萄套种鲜食硬壳豌豆是近年来市场前景看好的节本增效间套种新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葡萄中后期充足的光、热、水等条件及葡萄地的盈余养分,以葡萄秆作支架,套种一季鲜食硬壳豌豆。该模式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效地解决了销售淡季鲜食硬壳豌豆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经济效益好,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肇阳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39+141
介绍大棚葡萄套种蔬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葡萄行间套种小菜、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栽培效益,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在桂北地区避雨葡萄架下套种冬莴笋技术研究,集成并制定了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技术规程,规定了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的产地环境、避雨栽培设施结构、品种选择、套种时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标准,以期为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葡萄与茶叶立体套种栽培对葡萄和茶叶生长发育、产品质量、产值效益的作用,介绍了葡萄与茶叶立体套种栽培技术,旨在为开展相应模式栽培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葡萄地套种春大豆不仅不与主栽葡萄争光争肥,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了葡萄园,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用工省、成本低、效益好。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大鹏葡萄套种春大豆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探索和推广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破解葡萄市场供应量阶段性饱和、结构性饱和并存以及冬季土地和从业者相对闲置等难题,提高葡萄园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的关键选择。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较常见的有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果树和套养家禽。从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3种模式各有所长,也分别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或解决的困难。本文系统综述和分析了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综合效益,并以句容市葡萄主产区示范、推广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猕猴挑和套养家禽的成功实践为例,提出了同一区域内推广多种复合种养模式,实现葡萄主产区多元发展、增效增收的发展路径,为全国其他葡萄主产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罗燕 《农村科技》2012,(12):50-51
温室葡萄套种叶菜省工、省力、资金投入较少、经济效益可观,近2年来已经成为鄯善县温室主要套种模式之一。已种植棚架模式葡萄温室内2~3年可以套种叶菜。套种的叶菜一般要在11月初收获完毕,使温室葡萄进入休眠期。一般叶菜种植规程与不套种相似,均为平畦栽培。在大棚内套种栽培,可在8月深耕1次,深度25厘米左右。施足底肥,每667米2施腐熟  相似文献   

12.
葡萄套种蔬菜三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嘉财 《福建农业》2008,(12):18-19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利用葡萄冬闲地发展葡萄套种蔬菜立体种植.既有利于葡萄安全越冬,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本人通过推广葡萄套种苦瓜、芥菜三季果蔬种植,喜获丰收。据统计,2007年葡萄套种苦瓜、  相似文献   

13.
葡萄生长存在季节性,且休眠期长。在葡萄大棚设施栽培中,利用葡萄休眠期间的温光资源,选择豆类作物适时进行套种,可增加果农收入。阐述了大棚葡萄套种豆类作物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连栋大棚草莓套种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利用连栋大棚的空间资源,开展大棚草莓促成栽培并套种葡萄,错开二者生长茬口,优化布局,形成优良的生长环境与采摘环境,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产值可达75万元/hm2以上。现总结连栋大棚草莓套种葡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棚体、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滨海具坎南乡农民在葡萄园里间作套种蘑菇、草莓,获得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大棚葡萄架下套种莴笋的最佳播种期,确保增产增值,于2011、2012年进行了大棚葡萄套种莴笋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莴笋生育进程和产量影响明显,过早、过迟播种都不利于莴笋生长。最适播种期为10月10日前后,此时播种对葡萄生长影响小,且莴笋肉质茎粗、商品性好,产量为2 42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利用葡萄冬闲地发展葡萄套种蔬菜立体种植,既有利于葡萄安全越冬,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本人通过推广葡萄套种苦瓜、芥菜三季果蔬种植,喜获丰收。据统计,2007年葡萄套种苦瓜、芥菜三季平均亩产值达到119398元,扣除成本22142元,亩纯收入达97251元,有力地推动了葡萄产业的发展。目前,葡萄套种蔬菜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葡萄架下套种红豆杉,充分利用了葡萄和红豆杉的空间生态位互补、葡萄郁闭快和红豆杉生长需要喜阴忌晒的生长特性等优势,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红豆杉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对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葡萄园空间,实现废弃葡萄枝屑资源化利用,探讨了葡萄园套种竹荪的可行性。通过葡萄园套种竹荪关键技术研究,检测各处理培养料重金属含量和竹荪农药残留,比较各处理葡萄品质,综合评价葡萄套种竹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是可行的,适宜配方为葡萄枝屑50%、杏鲍菇菌糠48%、复合肥1%、石灰1%,每亩葡萄园套种竹荪可获利5 596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6,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利用废弃葡萄枝屑在葡萄园中套种竹荪是安全的,形成竹荪葡萄两者生长互促的良性循环;各处理的竹荪样品均末检出农药残留,所检项目符合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各处理中砷、镉、铬、铅含量均符合GB/T 23349-2009和NY 525-2012有机肥要求,竹荪采收结束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葡萄品质;各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7%以上,果穗重300~450 g,达到优质果标准。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拱棚西瓜套种辣椒带种葡萄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及管理等,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当年西瓜产量为51 t/hm2(含平茬),套种辣椒产量9 450 kg/hm2,带种葡萄翌年产量7 1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