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母犊素"对提高牛产母犊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产母犊率在40%~47.5%之间,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于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多教科书及杂志有大量的报道,如利用X、Y精子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年时间对三个乡(镇)、共881头母牛采用控性精液和非控性精液进行了分点对照试验。所得结果表明,试验组产母犊率平均为75.51%,对照组产母犊率平均为50.18%,试验组平均高于对照组25.33个百分点。经统计处理,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01;而试验组间和对照组间及各点提高率间差异分别为P>0.05和P<0.1。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表明,使用性别控制液后配种,母牛的产母犊率可以达到70%。  相似文献   

4.
使用性控胶囊和5%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变母牛子宫内的生理生化环境,达到抑制Y精子而增强X精子运动力,从而提高X精子受精率的目的。本试验通过使用性控胶囊和5%精氨酸处理母牛子宫后,奶牛受胎率分别为83%和83.5%,生产的犊牛母犊率分别达到69.3%和70.66%,比目前常规人工授精的产母犊率49.4%相比分别提高19.91个百分点和21.36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犊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奶牛种群质量以及其繁殖效益.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兰州城关奶牛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4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5%;共产犊牛21头,其中母犊19头,公犊2头,死亡3头,母犊率达到90.48%,犊牛的成活率为85.71%;对其中11头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检验,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母犊素“分别对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杂种牛和土种牛提高产母犊率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牛平均产母犊率为763%,对照组为38.4%,比对照组提高37.9%,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产母犊率最高的为杂种牛达81.0%,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犊牛短期断乳方式提高牦母牛繁殖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头带犊大通母牦牛进行了犊牛短期断乳试验.试验组母牦牛在产犊后3月龄时,实行为期10d的短期断乳,断乳后母牦牛有81头发情,发情率90%,第二年产犊78头,繁殖率86.67%.对照组为带犊,但不断乳的母牦牛,试验期共发情2头,发情率2.22%,产犊2头,繁殖率2.22%.试验组母牦牛的发情率和繁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7.78%和84.45%(P<0.01)  相似文献   

8.
1 母犊素在生产推广上的使用方法 我区利用新疆农业大学科研成果母犊素广泛用在奶牛的繁殖上,以提高母犊80%左右的比例。作用机理是,本品可激活带X染色体精子,促进带X染色体精子的运动,使带X染色体精子的活动能力增强,提高X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率,从而达到调整性别,提高产母犊的比例。使用方法是,发情母牛每次输精前半小时用输精器将2毫升一支的母犊素准确输人到子宫颈内3~4厘米处,然后缓慢撤出输精器,隔半小时后,  相似文献   

9.
选取60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调控剂A组和调控剂B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营养调控剂A和B,剂量均为5 g(/d.头)。试验结果表明:调控剂A组和调控剂B组公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达1.65 kg和1.50 kg,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0.28 kg(P<0.05)和0.13 kg(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控剂A组和调控剂B组的平均日均收入分别为5.02元和2.73元,与对照组相比,调控剂A组增加了4.06元,调控剂B组增加了1.77元。结果表明添加营养调控剂A能改善荷斯坦公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控制犊牛的性别,提高母犊率,通过生物技术方法,运用Zfy干扰基因载体对荷斯坦种公牛睾丸进行连续处理后,采集其精液制成性控冻精。通过小规模试验和大群中试应用,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72.2%、65.4%,母犊率分别达到76.9%、71.6%,与普通冻精比较,母犊率分别高出29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后裔13月龄测试,其体重、胸围、体斜长等与普通冻精后裔基本一致(P>0.05)。说明这种性别控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上年未产犊牦牛采用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并采用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开展牦牛杂交,出生的犏牛犊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对不同培育条件对犏牛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技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隔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6.67%、82.23%、78.34%和96.46%,分别提高22.84%、27.59%、33.03%和7.62%,差异显著(P<0.05)。采用犏牛犊牛培育技术,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和培育对照组公、母犏牛初生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结合犏牛犊牛培育技术,显著提高其杂交一代犏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犊牛的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母犊素”是一种生殖生理调控的激素类药品。喀什地区2004~2005年在6个县的68个冷配站实施“母犊素”的推广使用,目的在于改善冷配母牛母犊出生率偏低的现象,提高农牧民参与黄牛改良的积极性。项目实施参试牛只达3 500头,随机调查产犊头数1 618头,母犊率平均达到58.90%,比未使用“母犊素”处理的母牛产母犊率42.66%净提高16.24%,相对提高38.07%。试验证明,用“母犊素”处理配种母牛,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母犊出生率,还能提高母牛的部分繁殖性能,值得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补饲、隔离断奶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考察对母牦牛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断乳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与隔离断乳组及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补饲组、隔离断乳组与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及补饲+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补饲、隔离断乳及同期发情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  相似文献   

14.
牛是单胎动物,繁殖周期长,为了提高产母犊比例,可采用性别控制技术,增加母牛数量.目前国内在奶牛生产中采用的性控技术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受精前的控制技术:①改变奶牛子宫生理生化环境,以有利于X精子与卵子结合;②用分离X精子冷冻精液对奶牛进行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母牛下犊一直是养牛户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奶牛,产母犊牛,产公犊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因此,我们扎购进了牛性别控制液,经过这段时间的应用与实践,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母牛适配时间及配种前的准备工作1.1 配种时间母牛发情24 h 后。1.2 配种前准备工作:将母畜在保定架内保定,进行必要的消毒。同时对输精用具和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严格消毒和清洗。1.2.1 性别控制液的准备:取一粒性别控制液胶囊,打开,然后用生理盐水4 mL 使其稀释,备用。1.2.2 对精液的要求:从液氮中取出细管冷冻精液,检查精子的活率,经40 ℃温水解冻后,活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宁某奶牛场1984-1995年荷斯坦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按不同配种年龄、胎次与配种月份所产犊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配种年龄对奶牛产犊性别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与奶牛产犊性别的关系表现为第三胎所产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它各胎次差异均不显著(p>0.05);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表现为3-5月配种所产犊牛有母犊多于公犊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6月-9月配种所产犊牛公犊显著多于母犊(p<0.05),其余各月份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对奶牛产犊性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犊性别对奶牛业意义重大 ,多产母犊可以扩大奶牛存栏数 ,加快牛群周转 ,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张德喜等〔1〕、张廷华等〔2〕试图采取精子分离、改变 pH值、化学药物和激素等方法使奶牛多产母犊、少产公犊 ,取得了一定效果。关于配种环境、奶牛自身内源环境与产犊性别之间的关系 ,曾有研究报道 ,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表现各异〔3〕。为了探索青海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下 ,奶牛不同配种年龄、胎次和配种月份与所产犊牛性别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西宁某奶牛场进行了该项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根据西宁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奶牛业这几年来超长规,井喷式的发展,市场对奶牛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奶牛性控精液应运而生。使用性控精液应了解以下几点。1 性控精液是使用精液流式细胞分离技术使 X 和Y精子有效分离,只要 X 不要 Y,控制奶牛出生性别,是目前最成熟最先进的性别控制技术,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使用性控精液产母犊率理论上可达90%以上。2 严格选择受配牛是保证性控精液受胎率的关键。首选育成牛,育成牛未产过犊牛,子宫没有受  相似文献   

19.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生产中人们希望母牛多产母犊以加快奶牛群的扩繁速度和提高牛群的产奶量,因此对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就成为了奶牛繁殖科研工作者所关心的课题。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将奶牛种公牛的精子通过精子分离仪使含X、含Y染色体精子得到有效的分离,将分离后得到的X精子进行分装冷冻制成冻精细管,进行奶牛的人工授精,从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犊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粉增强剂对饲喂奶粉犊牛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28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奶粉,试验组饲喂90%奶粉+10%奶粉增强剂。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在6~8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对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0~10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体高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期试验组公犊的体高变化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公犊、母犊10周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体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2.25,发热率比为1:4.5。综上可知,在奶粉中添加奶粉增强剂可提高犊牛日增重,改善犊牛体尺,降低犊牛哺乳期的腹泻和发热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