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分析甘薯小象虫发生规律及不同类型田危害程度、不同灌溉方式对其发生的影响,并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小象虫9~11月发生量最大;甘薯小象虫在旱作区发生较重;灌溉既能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又可有效控制甘薯小象虫的为害;可使用乐斯本浇灌防治甘薯小象虫。  相似文献   

2.
应用性诱剂诱捕、监测甘薯小象虫发生动态,可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通过性诱剂诱捕甘薯小象虫雄虫,结合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是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性诱剂在甘薯小象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薯区重要的害虫。研究表明,甘薯小象虫在福州薯区年发生有5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和10月下旬;甘薯小象虫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持效期达110d,引诱范围达15m;选用橡皮塞诱芯、2%洗衣粉溶液和1.25L可乐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佳,在莆田、惠安两地薯区进行周年诱捕结果,田间雄成虫数量分别下降了55.4%和57.7%,防治效果分别为69.5%和72.6%。实践证明,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防治小象虫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甘薯小象虫主要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小象虫成虫俗称“伪蚁”、“甘薯猴”和“臭虫”等;幼虫俗称“蛀心虫”、“臭香虫”等,是国际和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在莆田市甘薯产区普遍发生,尤其沿海薯区受害十分严重,是影响甘薯优质高产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实施大面积的甘薯“五改”综合配套技术,使此虫发生为害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了甘薯持续增产。但近年来,由于对此虫失去警惕,放松防治,各地田间虫口开始回升,有日趋严重为害之势,应引起十分注意。笔者经过多年对此虫的观察及各地试验示范结果,把甘薯小象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和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薯小象虫属鞘翅目蚁象虫科,又称甘薯象甲。甘薯小象虫是国内外检疫对象,是甘薯主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莆田市秀屿区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0000hm^2左右,近几年,由于农民普遍不培土、管理粗放,致使薯蒂裸露多,甘薯小象虫极易侵入为害,加上干旱或农田水利设施毁坏致使薯田得不到及时灌溉,导致小象虫严重发生,且呈逐年加重趋势。据田间调查,近3年秀屿区甘薯小象虫为害面积达45%~63%,  相似文献   

6.
应用性诱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甘薯小象虫主要在我国东南部一些省市发生危害,其中福建省是甘薯小象虫发生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是沿海各县市受害更大.该虫主要以幼虫在薯块内取食为害,繁殖速度快,为害时间长,是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7.
甘薯小象虫是莆田市沿海地区甘薯的主要害虫.近年该虫虫口密度明显回升,危害加剧,受害的甘薯损失颇大.甘薯小象虫对常用农药,如辛硫磷、敌百虫和乐果等,已逐渐产生抗药性.为了找到适宜的新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我们在莆田县北高镇北高村甘薯小象虫重灾区进行了不同剂型毒死蜱防治甘薯小象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8.
混配杀虫剂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两种混配杀虫剂即毒死蜱+甲基异硫磷和呋喃丹+杀虫双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均比单一杀虫剂高,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区比对照区每公顷平均增产甘薯7845.0kg,平均增加效益32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5.01.  相似文献   

9.
5%锐劲特防治甘薯小象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23.3万hm^2,年产甘薯111万吨。甘薯小象虫是沿海薯区最重要的害虫。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幼虫蛀食粗蔓和薯块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块,影响生长,并易引起病害。受害薯块发生恶臭和苦味,不能食用或饲用。轻的损失20%-30%,重则达40%以上,甚至绝收。为此,于2003年7-12月在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的甘薯地开展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甘薯小象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进行噻虫啉CS防治甘薯小象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薯小象虫成虫盛发期内,喷施2%噻虫啉CS1000~1500倍液2次可减少薯块被害26%以上,对薯重损失防治果效可达74%以上,同时提高了甘薯品质。  相似文献   

11.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镇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遭受小象虫为害并日趋严重,造成产量下降。针对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综合防冶。 一、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 甘薯小象虫属鞘翅目蚁象甲科,主要分布在南方甘薯主产区,为害甘薯等旋花科植物,幼虫俗称“蛀心虫”。幼虫蛀食薯块和粗蔓,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块,影响生长,并易引发病害,使薯块腥臭,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条件,分析了近年在本地区日趋严重危害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甘薯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3.
分析近年甘薯小象虫严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健全监测技术、农业防治、诱杀、以菌治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甘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甘薯是我街道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小象虫为害日趋严重,造成产量下降,为此,在总结多年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甘薯小象虫的为害特点,积极制定有效措施进行科学防治,取得了喜人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监测结果表明:田间小象虫雌雄比为107.6∶100,甘薯小象虫随季节变化出现4个高峰,从9月下旬起虫口数量激增,至11月中旬发生量最大。应用性诱剂诱测各代雄性成虫峰期结果与各代成虫在当地的发生期吻合。说明利用性诱剂诱捕进行虫情监测可作为小象虫预测预报的手段,可为该虫药剂防治的适时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东山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种植近2700公顷,不仅种植春薯和秋薯,而且还普遍种植冬薯,即9月以后种植,翌年3~4月收薯,因而整年田间甘薯生长不断,有利于甘薯小象虫的发生和连续为害,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根据2002~2004年全县普查,该虫几年来有回升加重的趋势,一般田块常年受害损失达10%-15%,严重的损失30%以上,个别田块损失可达90%以上,已成为东山县甘薯生产最重要的害虫。  相似文献   

17.
永春县系位于闽南的一个山区县,甘薯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种植夏薯和秋薯为主。甘著小象虫是甘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率为20%-30%.严重的达到4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甘薯小象虫又称甘薯蚁象,幼虫俗称“蛀心虫”等,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由于有的地方耕作粗放,对该虫失去警惕。田间虫口开始回升,为害日趋严重。一般田块常年受害损失达10%-15%,严重的损失30%以上,个别田块损失可达70%以上,已成为连江县甘薯生产重要的害虫。  相似文献   

19.
甘薯小象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多年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一套以新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技术体系 :即采用小象虫性诱测报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杀技术 ;诱捕虫源人工感染白僵菌释放传病技术 ;Bb - 1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和应用低毒的混配杀虫剂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大面积示范应用 ,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卿智 《福建农业》2007,(11):26-27
甘薯小象虫俗称"伪蚁"、"甘薯猴"和"臭虫",幼虫俗称"蛀心虫"、"臭心虫"和"臭香虫",二者均能取食为害甘薯,但以幼虫为害较大。成虫为害薯蔓、叶片和幼嫩部位,咬成卵形凹陷斑点,影响生长;幼虫在薯块内或粗蔓中蛀成弯曲隧道,并在其中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