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暗黑菌虫(Alphitobius diaperinus),其成虫英文叫暗黑甲虫(Darkling beetle),幼虫叫小粉虫(Lessermealworm),是鸡舍里常见的甲虫,许多人对之皆习以为常,因此不注意对它的防制。 暗黑甲虫的成虫长约0.6厘米,呈暗黑色或稍带棕黑色,甲壳带暗沟纹。成虫由在鸡舍木料裂缝中的虫蛹孵出,出蛹后约9~15天就在鸡舍的垫料中产卵,产卵量依气候不同而异,平均约每月100枚或每年1500枚。卵经4~6天孵出幼虫。幼虫长达1.9厘米,呈棕黄色,吞食垫料中的鸡粪和其他有机  相似文献   

2.
蜂巢小甲虫的生物学特性据官方报道:蜂巢小甲虫(Aethinatumida)1996年11月在北美发现,美国已发生小甲虫破坏蜜蜂正常活动,而导致健康蜂群受损事件。成年甲虫被蜂巢内的蜂产品和蜜蜂气味吸引。Lundie(1940)曾在南非报道了小甲虫的生活史,在蜂巢内,卵成团分布,卵期为2~3天;孵出的小幼虫为白色,靠取食箱内蜂产品为生,幼虫期10~14天,这时箱内可见很多日龄接近的幼虫。幼虫进入预蛹期,它们停止取食,转移到蜂箱外的土壤中化蛹,蛹期1个月。化蛹后的成虫又飞回蜂巢内,存活6个月。在南非小…  相似文献   

3.
将实验室培育的“清洁”草原革蜱(Dermacentornuttalli)饥饿成虫,饲喂在人工感染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ili)的驴体上,俟雌虫饱血脱落后,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培育箱中产卵孵化;再将次代幼虫和若虫饲喂在健康驴体上,待饱血脱落后仍置培育箱中蜕化。观察了各发育阶段蜱的血淋巴、肠管、唾液腺以及卵内驽巴贝斯虫的发育形态。在饱血雌虫的血淋巴中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裂殖体,即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成熟的游离大裂殖子大小为(5.0~16.0)μm×(2.0~4.5)μm,平均9.85μm×3.Oμm;小裂殖子的大小约1.2μm×0.5μm。在肠管中见到红细胞性虫体和直径4.0~6.μm的球形体。在卵巢中观察到梭形、球形体及梨籽形小裂殖子。卵内发育的驽巴贝斯虫呈多形性:卵圆形、圆形、椭圆形、梭形、梨籽形、棍棒形、逗点形、半月形以及难以形容的奇形古怪的形态。次代幼虫、饥饿若虫、饱血若虫和饥饿成虫的血淋巴及肠管中所见到的都是小裂殖子(幼虫的肠管中也见到大裂殖子),唾液腺中都有子孢子存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需步县南山牧场长角血蜱的发育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观察,长角血蜱雌虫1月份和8月份在兔体饱血时间为6-9d,8月份和9月份在牛体饱血期为4-7d,饱血雌虫产卵前期为7-10d,产卵期为17-27d,产卵数312-1268粒,卵孵化期为16-21d。幼虫8月份在兔体饱血期为5-7d,9月份为3-4d,8月份在牛体饱血期为3-5d,9月份为2-2.5d。饱血幼虫蜕化期8月份为16-19d,9月份为10-17d。  相似文献   

5.
育虫养鸡10法育虫养鸡具有节约饲料成本,促进鸡群生长发育,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 稻草育虫法挖一宽0-6m、深0-3m的长方形土坑,将稻草切成6~7cm长,用水煮1~2h,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上6~7cm厚的污泥(水沟泥或塘泥等)。每天浇一盆洗米水,约过8d即生虫子,翻开让鸡啄食即可,食完后再盖好污泥浇洗米水,可继续生虫子。2 豆饼育虫法把少量豆饼(花生麸等)粉碎后与豆腐渣一起发酵,发酵好后再与秕谷、树叶等混合,放入20~30cm深的土坑内,上面盖一层稀污泥,再用草等盖严实…  相似文献   

6.
用猪,驴了水牛的肉样(食道,心和横膈膜)实验感染犬,结果表明其中含有犬球虫的感染性阶段的虫体。饲喂过猪肉的犬经过3-5,4-7,9-10d的潜伏期后在粪便中分别检出牧亥俄等孢球虫(Isospora ohioensis),犬等孢球虫OI.canis)的卵囊和猪住肉孢子虫的孢子囊。  相似文献   

7.
应用B型实时超声断层扫描仪(B- 超),对奶牛子宫复旧过程进行研究。对38 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用B- 超和连续检查法监测了子宫复旧过程。结果,经连续直肠检查法监测,受试牛子宫孕角、空角和子宫颈复旧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7 .4±3.1)、(31.4 ±4.9)和(36.8 ±4.9) d;用B- 超监测则为(35 .5±4.5) 、(30.8 ±5.9)和(37.5 ±5.0)d。并且B-超监测还发现,分娩当天子宫肌层平均厚度为1.65 cm ,产后23 d 时减少到1.35cm ;产后第5 天在超声影像上可见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0 .3 cm ,第15 天为0 .6 cm ,而到产后23 d 平均增厚到1.02 cm ,子宫复旧完成时,子宫壁平均厚度为1 .0 cm ;两子宫角的横切面轮廓清晰,大小基本相同,超声影像变白。研究表明B- 超监测奶牛子宫复旧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经作者等深入研究,发现湖北省水牛巴贝斯虫病病原不是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与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而是一新种——东方巴贝斯虫Babesiaorientalissp.nov.。病牛红细胞中的虫体呈梨形(单梨形多于双梨形)、椭圆形、指环形、边虫形及杆状。以梨形虫体居多,病的初期其长度均小于红细胞半径,其平均大小为2.2×1.3μm,双梨形虫体尖端相连多排列成钝角或一字形,位于红细胞偏中央处。病的后期(出现虫血症后5~6d)及体外培养72h,有少部份(1~2%)虫体直径大于红细胞半径。新种的传播者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经卵传递(由第二代成蜱传给健康牛)。在成蜱的血淋巴中的虫样体(裂殖子)呈圆锥状、一端钝圆、尾部直而尖,不形成钩。新种对黄牛不能感染致病,只能使水牛致病。以199培养基加黄牛血清进行体外培养(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猪、犬旋毛虫和国际标准隔离: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的研究发现,猪旋志虫和旋毛形线虫在小鼠膈肌中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比较早,分别于感染第16d和18d出现,第38d和36d所有幼虫都已形成保姆细胞,而 虫和本地毛形线虫出现保姆细胞的时间较晚,于感染第20d和22d出现,第32d完成形成。猪旋毛虫和旋毛形线虫雌虫  相似文献   

10.
硼对肉用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刘明江编译《郑州牧专学报》编辑部郑州450043)硼酸及其钠盐常被用作控制鸡舍垫草的甲虫和真菌。Wyatt和willer(1990)报道,每平方米肉鸡垫料约用100克硼酸,能有效地控制幼龄甲虫。Lee(1989,1990)及...  相似文献   

11.
皱膝蝗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产卵。红翅皱膝蝗若虫期平均约为68d,成虫寿命平均为47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25.7枚。鼓翅皱膝蝗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32.6枚。红翅皱膝蝗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1.62g左右,成虫期约为5.20g。应用历年6月上旬5cm土温建立了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从桑尺蠖(HemerophilaatrilineataButler)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桑尺蠖微孢子虫),形态为长卵圆形,大小为3.5~4.1×1.6~1.9μm。从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ectaWarren)中分离的微孢子虫(简称丝棉木金星尺蠖微孢子虫),形状为卵圆形,大小为3.2~3.7×1.6~2.1μm。两种微孢子虫均能感染寄生家蚕的主要组织器官,引起蚕儿发病,但致病力要比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弱,且能经卵传染给下一代,其胚种传染率要比家蚕微孢子虫低。  相似文献   

13.
畜禽常见病及其防治:猪蛔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于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而引起猪消化紊乱、机体消瘦和生长发育不良的一种线虫病,是我国最常见且分布广的一种内寄生虫病。它主要侵害2~6个月的仔猪,导致其发育不良,是造成“僵猪”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该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学及生活史:猪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成虫身体呈圆柱形,状似蚯蚓,活时为淡红色或微黄色,死后呈灰白色。头尾两端较细,体表光滑,具有横纹。头端稍钝,有三片口唇,呈“品”字形排列。雌雄异体,雌虫较大,长约20~40cm,尾部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认识牛或羊放牧对草地及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这项放牧试验,试验是在低投入,以草地早熟禾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进行。草地早熟禾与白三叶为主要草种。两年C、CT、CS和S四种处理其土壤容重(g/cc)分别是1.37、1.37、1.27和1.112;0-20cm土壤的穿透阻力分别是9.8、9.3、9.5和6.7(kgcmsecsec),每100g土壤线虫数分别是5333、8705、2810和15208;每  相似文献   

15.
驼喉蝇幼虫寄生于双峰驼的鼻腔、鼻甲及咽喉等部位,其成蝇出现于5-9月,7-8月高峰。对被感染骆驼的剖检表明,寄生于骆驼体内的幼虫在当年6月到来年3月主要以1期幼虫为主;3月下旬以Ⅱ期幼虫为主;4月下旬则以Ⅲ期幼虫的为主,并开始排出体外进行蛹化,然后进一步羽化为成蝇。幼虫于5-6月在土深为5-10cm,平均地温为20℃,地表湿度为24-28%的条件下,羽化成蝇的时间为19-21d该蝇的整个生活史以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中国旋毛虫虫株的分类提供依据,将分离自中国东北地区的4株猪,犬源旋毛虫虫株分别接种于小鼠,按常规分离出肌幼虫,纯化后,设8个杂交试验组,将每2个虫株的雌,雄幼虫体各5条混合,以食管灌注法接种于小鼠,42d后扑杀,消化,集虫,计数回收肌幼虫数。同法进行了哈尔滨猪株,犬株与国际标准虫株Trichinella spiralis(T.s).T.nativa(T.na)之间的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7.
1代距预测法(长期预报)利用历年积累的交纹细蛾发生情况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当时和未来气象预报及果树生长情况作综合分析,推算出当年各代历期(代距),作出长期预报。2蛹的分级法(中、短期预报)这是最为科学准确的方法,首先必须进行调查,根据文纹细蛾的生活习性,蛹的分级标准,参照蛹在一定温度下的发育进度,计算幼虫盛发期。计算分式:幼虫盛发期二蛹的历期十成虫产卵期十卵期。2,l调查取样办法选择3-5个有代表性的果园作为调查园,每个调查园选取5-10株树作为调查点,挂果期最好选择幼梢较多的树作为调查树,这类树相对虫…  相似文献   

18.
以往鸡舍里常用的垫料是刨花、锯屑等。近年有人又研究了利用树叶作鸡舍的垫料。选用肉种鸡,从8月份开始进行为期94天的试验。树叶为一所大学校校园内的阔叶树(主要是橡树)的枝叶,垫料厚度为10.2cm,并同刨花等垫料作了对照。结果表明,在饲养密度较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复旧的B-超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连续直肠检查法和B型实时超声断层扫描仪(B- 超)监测法,对38 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子宫复旧过程和复旧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连续直肠检查法监测,受试牛子宫孕角、空角和子宫颈复旧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7.4±31) 、(314±49)和(36.8 ±49) d;用B- 超监测则为(35.5 ±4.5)、(30.8 ±5.9) 和(37 .5 ±5.0) d。并且B-超监测还发现,分娩当天子宫肌层平均厚度为1.65 cm ,产后第23 天时减少到1.35 cm ;产后第5 天在超声影像上可见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0.3cm ,第15 天为0 .6cm ,而到产后23 d 平均增厚到1.02cm ,子宫复旧完成时,子宫壁平均厚度为1.0 cm ;两子宫角的横切面轮廓清晰,大小基本相同,超声影像变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旋毛虫分离株成虫和新生幼虫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利用λZAPⅡ载体构建了中国分离株Trichinelaspiralis及Trichinelanativa成虫和新生幼虫cD-NA基因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所克隆的cDNA片段分布在0.2~2.0kb之间,表明2个cDNA基因文库对mRNA的覆盖面很大。利用RAPD技术,以肌幼虫基因文库作对照,采用70个单引物及20对复合引物对以上2个文库进行筛选扩增,结果:(1)共获得2条T.spiralis及4条T.nativa的成虫与新生幼虫特异性基因片段,鉴于成虫与新生幼虫是旋毛虫的2个侵袭性阶段,其所特有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极有可能就是这2个时期虫体的侵袭性因子基因,即所要寻找的强保护性抗原基因,从而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2)发现1条T.spiralis种特有的基因片段,这一特异性基因片段为虫种鉴定提供了物质条件;(3)发现旋毛虫同种不同分离株(中国分离株及法国分离株)间cDNA文库扩增图谱完全相同,进一步证实了旋毛虫种内基因的低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