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1996年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1999年经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并命名。2001年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福鼎市种植,连续4年表现高产稳产。该品种茎秆粗壮,长相清秀,抗倒性强,中  相似文献   

2.
<正>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常规品种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1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该品种2001年参加宜城市19  相似文献   

3.
杨稻 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杨稻 4号与 32 0 1杂交 ,F1种子经 6 0 C0 -γ射线辐射诱变育成的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中籼新品种。该品种 1 997年和 2 0 0 1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既是国家优质稻米开发项目的新品种 ,又是两优培九、粤优 93  相似文献   

4.
两优培九由江苏省农科院采用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通过两系法配组育成的亚种间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中熟籼型杂交稻新组合,代号为65002。该组合于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两优培九”。  相似文献   

5.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珍汕 97B与V2 0B杂交 ,再与珍汕 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是江苏育成的第 1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 2 9A与盐恢 5 5 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 2 9优 5 5 9综合性状突出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苏两优295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优质两系不育系29S与籼型恢复系苏恢795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0和201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区试,产量分别为8 435.5和8 683.6kg·hm~(-2),分别比对照Ⅱ优084增产5.98%和5.52%,201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生产试验,产量为9 384.0kg·h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48%。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区推广种植,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两系法育成的杂交稻两优10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培矮64S为母本、籼稻品系宁恢10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籼型杂交稻,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04),并定名。1产量表现两优108在2003年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B组的12个组合中位居首位,与对照相比,增产极  相似文献   

9.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用自育的优良父本品系28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不育系培矮64S配制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具有生产优势显著、穗粒协调、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高产潜力大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抗病杂交籼稻新品种——Ⅱ优1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01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区试,2002年破格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生产试验,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江苏籼稻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Ⅱ优650系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6 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盐两优16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与盐恢888配组,于200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盐161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用自育优质中籼稻中间材料盐22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选择,于2006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介绍了盐两优1618及其盐161S的选育情况以及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扬辐籼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扬稻6号选育而成的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401。  相似文献   

14.
两优培九开发中心 ,是由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和两优培九技术专利权拥有者———江苏省农科院共同组建的旨在对两优培九进行产业化推广和开发的专门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合资成立了两优培九产业化经营单位———南京两优培九种业有限公司。两优培九 (原名 650 0 2 )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 64S为母本 ,931 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型新组合 ,自 1 996年育成以来 ,经 1 6个省 (市、区 )试验、示范、推广 ,充分显示了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  相似文献   

15.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培两优8007(培矮64S/R8007)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21)。介绍了培两优8007的父母本的特性,以及在江苏大丰气候条件下的制种技术,其制种产量达24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合作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中籼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全生育期150 d左右.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杨联松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08-12810
[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2008年2月通过广西省引种认定,2008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徽两优3号2007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徽两优6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审定,2012年报国家审定;两优996,2012年报国家审定。[结论]不育系1892S适宜选配中籼组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宁籼2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武香2B/金23B杂交后代F_4中选优良单株与金23A连续成对回交,采取边选择边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株型好、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宁籼2A于2014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所配组合宁籼优8号(宁籼2A×R08)于2015年5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优质抗稻瘟病中籼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4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用盐221S与盐恢888配组,2007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18,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研究发现,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