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应用双道原子荧光分析仪联合测定土壤中汞和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土壤样品中汞和砷的联合到定技术,用王水(1 1)在沸水浴上消解样品,然后加入5%重铬峻钾溶液1—2滴保护汞,加5%硫脲—5%抗坏血酸还原五价As为三价,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在5%盐酸介质中测定汞和砷,最低检出限为汞0.24ng/ml,As:0.44ng/ml,回收率Hg为85.0%—106.84%,As为98.85%—103.75%,测定土壤中砷和汞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AFS-2202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人参中的汞。用HNO35ml、H2O21ml,消化样品。待样品消化完毕后,以0.02%硼氢化钾(KBH4)为还原剂,来测定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虽然有上述种种功效,但必须在口腔中保留一定时间才会起作用。研究表明,当用绿茶提取物100ml(5mg/ml)漱口,lh后唾液中每种儿茶素的浓度约在μg/ml水平。在漱口后30分钟和60分钟后,口腔唾液中GC浓度分别为7.4和5.3μg/ml,EGC为12.4和6.9μg/ml,EGCG为29.8和15.5μg/ml,ECG为9.1和5.0μg/mlo可见茶多酚在口腔中有足够的保留而预防牙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同时测定人参中砷和锑的含量。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下,还探讨了还原剂及其用量与还原掩蔽剂对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砷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8,检出限为0.06μg/L,回收率102.3%,精密度(RSD)为3.45%;锑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9,检出限为0.027μg/L,回收率94.7%,精密度(RSD)为4.72%。用该法测定了标准物质茶叶中砷和锑的含量以进行比较,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应用于人参中砷和锑的检测,获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刘大文 《玉米科学》1997,5(1):018-021
从泰国爆裂玉米TP中分离出30多个株系,对它们的生育期、穗部性状和爆裂品质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从出苗至抽雄期为68天左右,各株系表现出穗较长较粗、行数多、单株产量较高的特点,平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分别为15.9cm、3.4cm、15.7行、39粒、13.5g和71.3g。爆花率平均为886%,27%以上的株系高于95%。膨胀倍数平均为16.4倍。30%以上的株系在18倍以上。膨胀体积平均为21.3ml/g,13%的株系在250ml/g以上,穗部性状与爆裂品质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表明对TP群体进行进一步改良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豆色拉油中的痕量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国友 《大豆科学》2003,22(1):69-72
研究利用干灰化法消解大豆色拉油 ,用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痕量砷 ,对消化方法、样液介质及酸度、还原剂 (KBH4)浓度、干扰离子、还原掩蔽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试验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准确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方法简便、快速 ,适合于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测定 ,方法的回收率在 86 .9%~ 98.0 %之间 ;线性范围为 0~ 2 0 0ng ml;检出限为 0 .19ng ml。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8,(3):39-39
采用锌试剂吸光光度法测定茶水中锌含量。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锌含量在0-3.2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耳定律,方法的精密度(RSD)在1.38%~3.27%之间,回收率在94%-107%之间,检测限为5.2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4L/mol·cm。本方法经用于茶水样品分析,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7,29(5):44-44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多酚中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丙酮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并讨论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盐效应对测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上述4种有机溶剂均达到了完全分离,相关系数为0.994-0.999,检出限范围为0.065~0、268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9%~2、13%,样品的回收率为90.9%~105.3%。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消化、电感耦台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对稻米中20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同步定量测定.微波消化与常规湿消化法相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20种元素的平均检出限为0.0426 μg/g,回收率在85~104%之间,变异系数平均为1.62%;与NBS等标准曲进行了对比,显示出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较理想。分析测定了51个优质米,结果表明符合质控要求。本方法消化样品快速,完全,污染少,仪器测定灵敏度高、重演性好。适合于稻米及其它生物、环境样品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08,(3):37-37
采用微波和高压密封罐分别消解茶叶及相应地域的土壤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地域茶叶及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方法的检出限在0.04-0.07ng/g之间,对标准样品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84%,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生物菌肥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睿  黄陇 《人参研究》2009,21(1):38-40
文以一年生人参为材料,研究三种生物菌肥不同剂量配比改良农田土壤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菌肥配用可提高人参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其中,可提高根重5%-17%,提高总皂苷含量6%-12.1%。  相似文献   

12.
乔雪  李月茹 《人参研究》2012,24(1):10-1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黑参中7种人参皂苷Rf、Rg2、Rh1、Rc、Rb2、Rb3、Rd的含最,并建立同时测定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XDB-C18(4.6minx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一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rain-1.检测波长203nm,以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7种人参皂苷Rf、Rg2、Rh、Rc、Rb2、Rb3、Rd含量分别为0.06%、0.05%、0.03%、0.02%、0A0%、0.08%、0.23%。结论首次同时对黑参中的人参皂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可作为参类药材同时测定7种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人参两个栽培品种园参和移山参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新鲜园参和移山参根经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从人参中共计分离到内生真菌48株,园参中分离得到27株,移山参中分离到21株。通过形态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15株,分为14个分类单元,归属到8科9属12种。不同栽培品种的人参内生真菌形态各异,表现出了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人参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对人参生产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文研究了多菌灵与碱式硫酸铜混用对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多菌灵的处理,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平均发生率为18.8%,多菌灵与碱式硫酸铜混用病害平均发生率为7.2%,较对照下降了11.6%,达到显著标准;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6.7%,达到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药用人参最佳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方法。方法以药用人参新鲜叶为材料,研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药用人参RAPD反应体系及程序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40ng模板DNA,0.3μmol/L随机引物,0.2mmol/LdNTPs,2.5μL10×PCRBuffer,2.0UTaq酶;扩增程序为:第一步94℃预变性2min,第二步94℃变性1min,第三步36℃退火45s,第四步72℃延伸90s,返回至第二步重复40个循环,第六步72℃延伸10min,最后4℃保存以备电泳。结论建立了人参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年生种植人参食用对成年大鼠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的影响,探讨人参食用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即:对照组,5年生种植人参原粉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水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5年生种植人参醇提物小、中、大剂量(0.25、0.5、1.0g生药/kg)组,每组14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观察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醇提物中、大剂量组可使正常成年大鼠血糖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人参原粉及人参醇提物中、大剂量组均可使正常成年大鼠TG明显降低(P0.05或P0.01),人参水提物中剂量组可使正常成年大鼠T4明显降低(P0.05),人参原粉、人参水提物及人参醇提物各剂量组对正常成年大鼠甲状腺脏器系数及血清中CHO、TSH、T3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人参醇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具有糖脂代谢调节作用;人参原粉及人参水提物对正常成年大鼠的糖脂代谢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转化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使人参皂苷Rg3等成分增加。方法以红参为原料,以红参发酵液为主的辅料,经过炖制、干燥制得黑参,用HPLC法测定20(S)-人参皂苷Rg3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5倍原辅料量稀释,pH值为4,炖制时间为35小时。结论通过此工艺条件,黑参中20(S)-人参皂苷Rg3含量为原料红参的2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巴西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作物。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幼嫩雄花为试验材料来获取单细胞,利用5%纤维素酶、5%果胶酶、5% β-葡聚糖酶、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4种酶液,探索酶解四分体胼胝质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在37℃条件下酶解1 h,5%纤维素酶与4%果胶酶混合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可得到品质良好的小孢子单细胞。通过对拉制针尖细长度、磨针斜口直径以及显微操作分离体系的不断探索与试验,成功建立一套适合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小孢子单细胞的显微分离技术体系。小孢子单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对小孢子单细胞进行分离并分析可精确解析橡胶树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重组与交换,确定橡胶树基因组的变异情况。该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树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6#溶剂油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以人参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了6#溶剂油提取人参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88℃,料液比1∶7g/ml.结论 该条件下人参挥发油的得率为2.64%,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具有高效性及安全性,适合工业化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20.
探讨外源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人参抗锈腐病的效果,以期通过施入外源物质来提高人参植株的抗性.测定了0~800mg·L-1不同浓度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 mg· L-1)处理二年生人参移栽苗,接种人参锈腐菌,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浓度为200 mg· L-1的SA和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而经SA和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SA的诱抗效果优于MeJ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