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伟  陶飞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155-158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检测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有效实现农产品营养成分和质量安全的检测,亦可用于农产品产地溯源和作物育种.该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近红外光谱与中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进行无机元素分析检测,具有快速、无损、绿色环保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农业、食品、生物、医药及石油化工等领域。究其原理,无机微量元素虽然在红外区没有吸收峰,但是被测物中的有机质、金属及非金属氧化物可与无机微量元素形成螯合物或络合物,这就使得近红外光谱与中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检测无机微量元素成为可能。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与中红外光谱在沉积物、土壤、堆肥与动植物样品中无机微量元素定性、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以及富集技术结合近红外光谱实现水溶液中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光谱技术,优势突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烟草等行业.为全面了解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烟草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分析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应用现状,既包括对烟草常规化学成分、重要致香成分、物理指标、卷烟烟气指标、无机元素等的定量检测,又包括对烟草品种、产地、部位、等级、卷烟制品真伪、卷烟辅助材料等的定性判别,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快速光谱分析的新方法,伴随着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法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各行业信息化水平。基于近红外光谱在家禽养殖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总结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饲料成分检测和禽肉检测中的应用。在饲料检测和家禽肉类检测方面,通过将禽肉样品的光谱信息与质量指标的参考值相关联,建立了预测饲料和待测肉类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计算速度快等优点。本文还归纳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品质检测和肉类品质检测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近红外光谱在家禽养殖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可能性。同时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和畜产品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谱技术的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禽蛋品质检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传统禽蛋品质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准确率波动大等弊端。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无损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禽蛋内部品质检测领域发展迅速。本文基于禽蛋的新鲜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血斑肉斑、受精信息、种蛋性别、胚蛋活性等内部品质指标检测的有关研究,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及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与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蛋品无损检测研究及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与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高效、准确的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茶叶种植及生产经营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本文综述了近红外与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茶园管理、生产监测、质量等级划分、种类及产地鉴别等茶叶质量安全控制环节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技术方法能更好、更快地应用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领域,从而促进茶产业健康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磊  王旭峰  邓丹雯  耿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1100-1110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应用于饲料的检测分析。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光谱的预处理、多元校正方法等,以及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准确、无损、快速的检测技术,在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方面 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茶树鲜叶分级、茶叶加工过程监控、 茶叶智能化审评、茶叶品质成分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定等茶叶品质调控环节中的研究,并 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该技术更好、更快地应用于茶叶标准化加工、品质智能化识别和产 地溯源。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应用于饲料的检测分析.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光谱的预处理、多元校正方法等,以及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应用于我国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文章在纵向梳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水果品质与安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我国水果品质(包括内部糖、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内部霉变、坚实度及外部缺陷、损伤检测)与安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在我国,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果各品质指标检测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拉曼光谱技术在我国水果品质分析领域获得成功应用较少,但在水果农药残留量检测方面比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具优势。【结论】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在水果品质与安全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但存在较多问题。同时检测指标多、通用性强的便捷式检测系统和痕量检测是未来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质量检测与分级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和湿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结果评价主观性强、测定费时、费力等局限性,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手段,具有快速、无损、结果客观等优势,在茶行业上得到应用。本文在概述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基础上,主要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鲜叶品质分析、成分检测、茶叶等级识别、茶种类鉴别、茶地理溯源和茶叶深加工产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快速、无损地检测番茄灰霉病的抗病性,根据番茄的近红外光谱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与LabVIEW技术的番茄灰霉病抗病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初始化模块、参数读取模块、光谱数据实时采集模块和算法模块。利用该检测系统对番茄叶片进行抗病性检测实时分类试验,以验证系统性能。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收集的番茄叶片样本进行实时处理。结果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与LabVIEW技术的近红外光谱番茄抗病检测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对番茄叶片样本的分类。  相似文献   

13.
岳征文  张瑞强  阎立功  刘铁军  高天明  刘召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77-11479,11562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快速测定新方法。[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9种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的吸水倍率进行研究.[结果]保水剂样品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法预处理后,应用PLS法建模预测效果最佳。真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达99.55%,模型预测准确率都在96%以上,可应用于生产实践。[结论]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PLS法可以准确预测出保水剂的吸水倍率,是一种快速、无损、环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烟草中化学成分含量而在烟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主要应用对象,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针对烟草分析的主要建模方法,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郭建峰 《北京农业》2013,(3):156+163
近红外光谱作为光谱分析技术中的一种检测技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有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同类检测技术中比较快速、准确、稳定性强和操作方面等突出的优点,而且在各类植物害虫的检疫领域都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但是目前在我国特别是一些县级的小型植保站中,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都相当少,或者是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原理进行简单的阐述,以及将其在部分植物害虫检疫中的应用做了概括性的探讨,指出了其在植物害虫检疫中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等实际优点,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植物害虫检疫中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业内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研究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即时测定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方法。以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天然胶乳的干胶含量作为标准值,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多元信号校正模型,并使用内部交叉验证及外部验证集验证评价模型,对天然胶乳中干胶含量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相关系数达0.977 8,模型的预测均方差为0.105,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10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水平。通过F检验和t检验进一步对比模型检测值和国标法检测值,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准确度、精确度良好,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与交易中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其具有快速,不破坏样品,操作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首先对54 份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近红外光谱图吸收峰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对普洱茶的年份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随着普洱茶年份的增加,其内含主要化学成分不断减少,近红外光的吸收值也不断减少,因此波峰的尖锐程度也不断减少。随后应用聚类分析技术对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进行定性分析,从聚类分析得到的三维立体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普洱茶有比较明显的聚类现象,其中有3份茶叶样品被判断为错误,识别准确率为94.444%。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快速、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茶叶及茶制品的理化检测、品质评价等方面显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技术在茶叶理化成分定量分析,茶叶种类、产地及品种的判别以及茶叶等级判别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对该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其具有快速,不破坏样品,操作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首先对54份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近红外光谱图吸收峰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对普洱茶的年份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随着普洱茶年份的增加,其内含主要化学成分不断减少,近红外光的吸收值也不断减少,因此波峰的尖锐程度也不断减少.随后应用聚类分析技术对不同年份的普洱茶进行定性分析,从聚类分析得到的三维立体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普洱茶有比较明显的聚类现象,其中有3份茶叶样品被判断为错误,识别准确率为94.444%.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木材工业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新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工作原理、分析程序、工作特点以及在企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讨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制浆造纸、木材性质预测和木材加工利用及木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