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贵州省毕节地区属低纬度高海拔高寒山区,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较多,为了发挥旱作农业优势,提高旱地生产水平,结合术区实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山区旱地粮肥分带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体系以粮肥分带,间套轮作为基础,以提高科技含量,推广应用规范化增产集成技术为手段。实现旱作农业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
郑彦伟 《种子科技》2023,(13):84-86
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基础,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安全。应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发挥山区优势,大力推进小杂粮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实施主体为主力军,以发展绿色小杂粮有机农产品为抓手,创新山区小杂粮绿色农业品牌的发展理念,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和顺县以小杂粮荞麦为种植优势农产品,着力研究其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和顺县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春末夏初,全国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绛县召开。绛县地处黄土高原,全县70%的面积为山区,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近年来,积极提升旱作节水技术,已经成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条必经之路。在古绛镇万亩旱作小麦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基地,“探墒沟播+长效肥”技术体系,让旱地小麦根系深扎3.2 m,为抗旱保墒丰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横水镇西灌底村,千亩樱桃智能水肥一体化和集雨节水补灌技术,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南樊镇万亩山楂微喷示范  相似文献   

4.
凌莉 《中国种业》2023,(11):13-15,20
水分是陕西旱地春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当前水分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该区域春玉米生产高产高效的根本途径。从节水抗旱玉米新品种鉴选、沟垄覆盖集雨、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综述了陕西旱作春玉米种植体系水分高效利用技术进展,并指出构建抗旱品种生物节水、覆盖深松农艺蓄水、智能灌溉高效用水“三位一体”旱作春玉米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充分挖掘陕西旱地春玉米水分生产潜力,以期为该区春玉米节水增粮增效栽培技术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山区,小麦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为了使小麦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区实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了黔西北山区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西部,总耕地29.5万亩,旱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9.5%,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旱作农业县,农业主导产业以粮、果、菜为主。全县年均降水量653毫米,且降水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降水量357毫米,占年度降水量的54.8%。10月至翌年3月降水量较少,造成严重的冬春干旱,直接影响到粮经作物的种植效益,因此推广以蓄水、保水技术为核心的旱作节水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千阳农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井陉县位于太行山东侧山区,是国家级旱作示范县,从1989年开始,经过多年扎扎实实的旱作农田基本建设,对旱地进行多方面改造,建成了许多高标准的"三保田",有效地控制了旱地的水、土、肥流失,提高了旱地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四川旱地多熟种植已发展到110多万hm^2。1997年以前均为中带(1.67~2m)对半多熟间套。改中带为宽带(4m)种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麦玉薯3熟周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固带距行比增大,不仅耕种方便,而且有利实行粮经、粮饲、粮肥间套,实现稳粮增收和用地养地结合。在城市郊区、粮经混作区和夏旱常发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001年四川已推广6万多hm^2。  相似文献   

9.
黔南州地处山区,旱地面积大。有土125.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1%。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无霜期长,具有发展旱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广犬农村也历来有旱地间套作习惯。玉米和黄豆是本地区重要的粮(豆)作物,但由于生产条件差、科技水平低、作物品种单纯、配搭不合理、耕作管理粗放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常年玉米亩产三、四百斤,黄豆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四川东部边缘,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两岸山区。境内山高坡陡,立体气候,耕地零星小块,自然灾害频繁。全县耕地932500亩,旱地占77.9%。由于耕作落后,实行间套连作,加上自然灾害,旱地多熟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以1970年为例,全县旱粮  相似文献   

11.
挖掘旱地农田增产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益,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麦/黄烟∥甘薯周年覆膜旱作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蓄水保墒方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调整了粮经结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适合北方一年一作或二年三作的黄烟、甘薯产区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旱作农业的发展,在小麦生产上对旱地品种的选育普遍引起重视。目前以评选优良小麦旱地品种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试验也相应地加强。但在评价品种的优劣上仍沿用各点亩产均数法。从旱作农业上来看,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为了较确切地评价旱地小麦品种,我们提出了三个评价参数:稳产指数、旱作潜力系数、稳潜积。现以81—82年度,黄淮旱地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来探讨黄淮旱地小麦品种评价指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旱地冬小麦膜侧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主要技术,主要采用单垄全地膜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通风透光为一体,最大限度集雨、保墒、增温、增光、通风,是旱作农业中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浙江省磐安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药粮经多熟间套,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典例,认为药粮经多熟间套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达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药粮经多熟间套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浙江省磐安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药粮经多熟间套,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典例,认为药粮经多熟间套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达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瓮安县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推广回顾与发展前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是耕作制度上一项重大改革,是农业生产上一项重要增产措施,它是采用间套轮作技术,在同一块旱地上一年时间内把适宜作物安排在最佳的种植期和生育阶段,使各茬作物充分利用地力、时间、空间和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实现一地一年收获多季作物,改一年一熟、两熟为一年多熟的种植制度。根据我县生产实际,从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经验证明,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能科学地合理组配粮食、经济作物及绿肥作物的种植,确保粮、经作物生产正常进行,协调各作物之间相互关系,变相互矛盾为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用地与养地…  相似文献   

17.
旱作农业增产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提高降水利用率,开发旱地覆盖节水型农业增产的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旱作农业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行生物覆盖并结合化学覆盖,巧妙地安排间作套种,条带种植和沟垄种植,建立相应的合理轮作换茬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土壤蒸发、最大限度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有效水分的生产率,充分利用旱地  相似文献   

18.
旱地聚垄耕作及粮肥轮(间)配套技术的改土培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毕节地区海拔高 ,气温低 ,是一个山高坡陡 ,自然灾害频繁 ,以旱作为主的山区。全区旱地面积 97.78万hm2 ,占耕地面积的 91.9% ,其中pH值小于 5 .5的酸性土壤 19.8万hm2 ,占旱地面积的 2 0 .3% ;粘重板结型土壤 18.93万hm2 ,占 19.4 % ;低产土 87.0 7万hm2 ,占 89.1% ;耕层小于 15cm的浅薄型旱地 5 1.4万hm2 ,占 5 2 .6 % ;坡地面积 78.2万hm2 ,占80 %。坡度大于 2 5°的陡坡占 2 1.2 %。极大地制约着作物产量的提高 ,一般玉米单产仅 2 2 5 0kg/hm2 左右 ,且土壤肥力存在着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了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推…  相似文献   

19.
旱地宽厢宽带分带种植是目前发展较快的旱地复合种植新模式,特别是玉米宽厢宽带间套其它作物在贵州许多地区推广应用,增产增效作用日趋明显。但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旱地宽厢宽带在提高作物之间、时空之间以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最大边际效应,有许多技术环节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熟化。为此,进行了玉米宽厢宽带间套花生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在红花岗区播种面积较大,分布较广,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做好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实行科学合理分带粮经作物间套栽培,对确保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00年开始,红花岗区推广应用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到2009年发展到1333hm^2,玉米平均单产达421kg/667m^2,平均产值达1350元/667m^2。现将红花岗区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