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周龄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各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把2组进行笼养和林地散养,除饲养方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表明:(1)笼养组的存活率比林地散养组高出8%(P0.05),笼养组的平均产蛋率比林地散养组高12.5%(P0.05),笼养组的破软壳率比林地散养组高0.45%(P0.05)。(2)笼养组的平均蛋重比林地散养组高3.71%(P0.05),笼养组的平均日均采食量比林地放养组高2.02%(P0.05),笼养组的平均料蛋比比林地散养组高1.07%(P0.05)。总之,笼养蛋鸡的生产性能高于林地散养蛋鸡。但蛋鸡的不同饲养方式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应该结合市场价格和需求,以及所饲养鸡的品种生活习惯选择最佳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使用栖架养殖系统饲养与普通商品笼饲养的海兰褐蛋鸡在产蛋后期淘汰时,两者在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骨骼健康方面的差异。将80只1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两组,55只采用栖架散养系统,25只采用普通商品笼养。于70周龄连续3 d收集鸡蛋进行蛋品质测定,73周龄进行屠宰及采样,测定血清生化、屠宰性能及骨骼强度。结果表明,栖架饲养蛋壳强度显著高于笼养(P0.05),其他蛋品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栖架饲养与笼养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钙及血清磷差异不显著(P0.05);栖架饲养平均肝重、腹脂重降低,两种饲养系统差异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栖架饲养下骨矿密度及骨矿含量稍高,但与笼养系统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复方维生素纳米乳对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生长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6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3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 mL/kg的复方维生素纳米乳,试验为期8周,分别测定了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试验组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砂皮蛋比例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比例、哈夫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重、蛋黄重、蛋黄颜色、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比例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蛋壳厚度、蛋白重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复方维生素纳米乳可显著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并对改善海兰褐蛋鸡蛋品质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00日龄左右海兰褐蛋鸡38 1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在饮水中添加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测定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壳厚度、蛋壳重和哈氏单位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海兰褐蛋鸡死淘率和破畸形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纳米级液体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可以有效改善鸡蛋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和蛋品质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选取600只16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笼养和散养,每组300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于不同周龄对蛋鸡免疫指标、肠道微生物及蛋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除24周龄外,散养蛋鸡血液IgA、IgM和IgG含量均高于普通密度笼养蛋鸡;β-内啡肽含量除24周龄外均低于普通笼养鸡;散养方式下蛋鸡盲肠中乳酸杆菌数明显高于笼养方式,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表明散养鸡整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高于笼养鸡。笼养鸡的平均蛋重为(60.02±1.75)g,高于散养鸡的平均蛋重(59.43±2.31)g,差异显著(P<0.05);和笼养鸡蛋相比,散养鸡蛋的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较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蛋白高度相比,散养鸡随周龄逐渐下降,笼养鸡逐渐上升,但2种饲养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0日龄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成2个组,笼养组蛋鸡采用笼养,平养组蛋鸡为地面平养,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两组蛋鸡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间测定150日龄和180日龄的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结果显示:笼养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组蛋鸡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平养组蛋鸡(P<0.05);笼养蛋鸡蛋黄颜色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蛋白高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80日龄笼养蛋鸡鸡蛋哈夫单位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150日龄笼养蛋鸡血清IgA、IgG和IgM含量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笼养蛋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小于平养组(P<0.05)。结果提示:笼养模式下蛋鸡的产蛋性能最佳,但平养模式有助于增强蛋鸡免疫机能并提高蛋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海兰褐鸡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笼养和散养模式下海兰褐鸡蛋各90枚,分别测定其蛋重、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和蛋白的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笼养和散养模式下海兰褐鸡蛋蛋形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模式下蛋重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5);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散养模式极显著高于笼养模式(P0.01);且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血、肉斑数量极显著低于笼养模式(P0.01);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蛋黄粗脂肪含量较笼养模式高1.43个百分点,散养模式下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粗蛋白含量较笼养模式分别高0.59个和0.11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云南省地方鸡品种阿克鸡、武定鸡的蛋品质特征,试验以43周龄海兰褐蛋鸡为对照,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阿克鸡组、武定鸡组、海兰褐蛋鸡组鸡蛋的蛋品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蛋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分析,以评定不同鸡种蛋品质的优劣。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组蛋重(64.50 g)最大,显著高于武定鸡(54.97 g)组和阿克鸡(54.59 g)组(P<0.05);3组间蛋比重差异显著(P<0.05);武定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阿克鸡组(P<0.05);武定鸡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阿克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P<0.05);武定鸡组和阿克鸡组蛋形指数、蛋黄重、蛋黄比率、哈氏单位均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组(P<0.05)。3组间水分、粗脂肪和三酰甘油含量差异显著(P<0.05),粗灰分、钙、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海兰褐蛋鸡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阿克鸡组(P<0.05),武定鸡组与阿克鸡组和海兰褐蛋鸡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阿克鸡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武定鸡组(P<0.05),海兰褐蛋鸡组与武定鸡组和阿克鸡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  相似文献   

9.
散养模式对蛋鸡健康与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栖架舍饲散养模式对蛋鸡健康与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按照采食区、饮水区、栖息区、活动区和垫料区进行鸡舍内立体分布设计,并配置栖木、采食底网、料线、水线以及产蛋箱等规模饲养设施,建立栖架舍饲散养模式。选择日龄为140d的海兰褐蛋鸡2 000只随机分为栖架舍饲散养组和传统笼养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期为50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笼养相比,栖架舍饲散养模式使蛋鸡的发病率减少47.68%、死淘率下降43.36%、平均产蛋量提高16.32%(P0.05),鸡只外观、步态健康指标显著提高;鸡只异常行为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比例和最大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淘汰蛋鸡的胸肌率、腿肌率较分别提高了29.58%、30.72%(P0.05),蒸煮损失率与肌纤维密度分别下降了21.77%、7.99%(P0.05),而肌肉剪切力无显著差异。说明栖架舍饲散养模式可以促进蛋鸡健康,改善淘汰蛋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藏鸡最佳饲养模式,试验选择5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藏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方式饲养,测定其产蛋性能、常规品质和常规组分,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蛋重指标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均显著高于散养(P0.05);产蛋率笼养和圈养高于其他模式,散养最低;破蛋率笼养、网上平养和圈养较低,散养最高;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地面平养、圈养和散养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蛋白高度地面平养与其他模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鸡蛋组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蛋壳比例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蛋清比例散养最高,地面平养最低;蛋黄比例笼养和网上平养最低,地面平养和圈养最高;粗脂肪含量笼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散养最低;粗蛋白含量散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而笼养最低。说明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不同鸡种鸡蛋品质的差异,本研究以海兰褐、京白939、苏禽青壳蛋鸡、如皋黄鸡4个鸡种为试验素材,采用笼养的饲养方式,测定不同鸡种常规蛋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蛋黄比率、蛋黄蛋白比最大,海兰褐最小,差异极显著(P0.01);海兰褐蛋形指数最小,如皋黄鸡最大,差异显著(P0.05);京白939蛋壳颜色最浅,海兰褐最深,差异极显著(P0.01)。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蛋鸡鸡蛋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海兰褐(P0.01),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京白939(P0.05),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海兰褐(P0.01);海兰褐蛋鸡鸡蛋脂肪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它鸡种(P0.05)。4个鸡种中苏禽青壳鸡蛋硒含量最高,京白939最低(P0.05);京白939和海兰褐磷含量相对高于苏禽青壳和如皋黄鸡(P0.05)。可见不同鸡种对鸡蛋常规品质以及营养成分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蛋壳质量是衡量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关于海兰褐商品蛋鸡不同产蛋期血液钙磷与蛋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不同产蛋期海兰褐蛋鸡血清钙磷水平变化与蛋品质变化的相关性,以期为改善蛋品质,保障笼养海兰褐蛋鸡健康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单因素方差设计,选取产蛋前期(23周龄)、产蛋高峰期(43周龄)和产蛋后期(71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各8只,进行称重、采血;同时收集各时期同天所产的鸡蛋,各周龄18枚。结果显示,不同产量期血钙含量依次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血磷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蛋壳厚度和强度在产蛋后期明显降低,且与前期和高峰期差异显著(P0.05);蛋品质指标仍在正常范围内。71周龄时,蛋品质降低,机体已经出现钙磷的代谢紊乱,需要适当调整饲料钙磷添加量,以提高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生产性能的蛋鸭饲养模式,以替代传统饲养方式,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饲养方式(网上平养、笼养和散养)对山麻鸭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31 d的饲养试验,笼养组每只山麻鸭的产蛋量和总蛋重分别为179.3枚和11.95 kg,极显著低于散养组(189.9枚和12.75 kg)和网上平养组(192.2枚和12.54 kg)(P0.01),散养组与网上平养组差异不显著(P0.05);网上平养组全期料蛋比为3.68,与散养组(3.58)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极显著低于笼养组(4.56,P0.01);网上平养组畸形蛋率为3.21%,极显著低于笼养组(5.44%)和散养组(4.12%,P0.01),而笼养组极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说明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不仅不影响山麻鸭的产蛋性能,而且能降低饲料消耗,可以替代传统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取22、32、42、52周龄笼养和散养的济宁百日鸡所产鸡蛋各100枚进行蛋品质和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以了解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及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2周龄笼养组鸡蛋的蛋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而哈氏单位显著低于散养组(P0.05);32周龄笼养组鸡蛋的蛋重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42周龄散养组鸡蛋的蛋壳强度和蛋黄指数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52周龄散养组鸡蛋的蛋黄指数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32、42、52周龄笼养组和散养组鸡蛋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本研究表明,饲养方式对济宁百日鸡蛋品质有一定影响,对鸡蛋的常规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种鸡种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蛋品质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分析3个品种蛋鸡在不同饲养方式下所产蛋的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为地方特色品种鸡蛋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笔者采用饲喂到300日龄的江西东乡绿壳蛋鸡、旧院黑鸡和罗曼粉蛋鸡的各90枚鸡蛋作为试验材料,进行17项蛋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笼养的条件下,罗曼粉蛋鸡鸡蛋的蛋重、蛋黄重和蛋白高度等大部分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绿壳蛋鸡和旧院黑鸡鸡蛋的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散养条件下,旧院黑鸡鸡蛋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者(P0.05)。散养条件下,绿壳蛋鸡和旧院黑鸡鸡蛋的蛋重、蛋黄重和硒含量显著高于笼养(P0.05),罗曼粉蛋鸡鸡蛋的哈氏值及锌、硒含量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3种蛋鸡供给的主要营养成分差异不明显,而散养时部分蛋品质较笼养有了显著提升;不同的品种,罗曼粉蛋鸡在蛋重、蛋黄重、蛋壳质量和蛋白高度上较另外两者品质更优,绿壳蛋鸡与旧院黑鸡在大部分蛋品质指标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产蛋前蛋鸡胸肌和腿肌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和感官评价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海兰褐壳蛋鸡9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在1~10周龄和11~20周龄时分别饲喂相同的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日粮,3个组蛋鸡分别通过笼养、平养(稻谷粉作为垫料)和散养。试验结束后,对蛋鸡屠宰,收集胸肌和腿肌进行分析。结果:平养和笼养组蛋鸡胸肌粗脂肪含量较散养组分别显著提高114.81%和74.07%(P<0.05),但散养组蛋鸡胸肌铁含量较平养组显著提高37.99%(P<0.05),同时胶原含量较笼养组显著提高25.28%(P<0.05)。散养组蛋鸡腿肌粗脂肪和能量含量最低(P<0.05),但散养组粗蛋白质、铁、锌含量分别较笼养组显著提高8.85%、40.26%和17.16%(P<0.05)。散养组蛋鸡胸肌硬度和韧性较笼养组分别显著提高42.69%和27.76%(P<0.05)。笼养组腿肌蒸煮损失较平养组显著提高8.01%(P<0.05),散养组腿肌硬度和韧性分别较平养组显著提高35.24%和133.25%(P<0.05)。与笼养组相比,散养组胸肌风味和咀嚼性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同时散养组胸肌总可接受度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散养组腿肌风味、多汁性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笼养和平养组(P<0.05),同时该组总可接受度较平养组显著提高6.72%(P<0.05)。结论:散养产蛋前蛋鸡的感官指标表现最佳,同时腿肌和胸肌粗脂肪含量最低,粗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高,可以改善肌肉口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不同品种蛋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蛋品质的差异,试验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32~34周龄海兰褐蛋鸡(对照组)、琅琊鸡、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正常鸡蛋物理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琅琊鸡、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蛋重显著低于海兰褐蛋鸡(P0.05),而蛋形指数、蛋黄色泽、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各品种间相比蛋比重、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海兰褐蛋鸡鸡蛋哈氏单位最低,沂蒙草鸡鸡蛋哈氏单位低于琅琊鸡、济宁百日鸡,但无显著差异(P0.05);海兰褐蛋鸡鸡蛋蛋黄色泽、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与3个地方鸡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鸡蛋的粗蛋白含量均在12.5%左右(P0.05),地方品种鸡蛋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济宁百日鸡和沂蒙草鸡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蛋鸡(P0.05);而3个地方品种鸡的蛋黄卵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海兰褐(P0.05)。随着蛋重的增加,蛋黄比率和蛋壳比率明显降低,与蛋壳比率、蛋黄比率、蛋白比率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重与哈氏单位、蛋壳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体重对产蛋末期商品蛋鸡产蛋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随机选用75周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60只,按体重分为小、中、大3组,每组20只,单笼饲养2周,测定产蛋性能;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5只蛋鸡屠宰,测定屠宰性能。结果表明:产蛋末期蛋鸡体重对产蛋率、蛋重、日耗料量、料蛋比均未产生明显影响(P0.05),小体重组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产蛋末期蛋鸡体重越大,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重、腿肌重、胸肌重越重,3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比率、腿肌率、胸肌率则不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比较笼养模式和栖架养殖模式对海兰褐蛋鸡鸡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80只13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两组,25只蛋鸡采用笼养模式(笼底面积为500cm2/只)饲养,55只蛋鸡采用栖架养殖模式(网格面积593 cm2/只+栖杆长度16.4 cm/只+沙浴区域面积1.05 m2+产蛋箱面积0.675m2)饲养,在蛋鸡36、42和49周龄时对蛋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36和49周龄鸡蛋蛋黄颜色栖架饲养模式和笼养饲养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重、蛋壳颜色、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比例以及蛋清比例在不同饲养模式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王成森 《饲料研究》2020,43(4):46-49
试验研究丁酸梭菌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1组为不添加丁酸梭菌的空白对照组,试验2组、3组、4组分别添加浓度1×10~6、5×10~6、10×10~6 CFU/g的丁酸梭菌菌粉。结果显示,饲喂42 d后,试验2组、3组、4组的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显著增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死淘率也明显降低(P0.05)。在蛋品质方面,试验3组和4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颜色(P0.05),试验2组、3组、4组也明显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但各组之间的蛋重无明显差异(P0.05)。在肠道微生物变化方面,试验2组、3组、4组显著提高了蛋鸡盲肠食糜中乳酸菌的数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说明丁酸梭菌能够提高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