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FSH分泌细胞在皖西白鹅脑垂体中的分布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并结合DAB显色技术时皖西白鹩脑垂体结构和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和定位.结果发现,皖西白鹅的垂体前叶由远侧部和结节部构成,没有中间部.垂体FSH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广泛,但前叶远侧部分布较多,从而表明皖西白鹅整个垂体都有FSH分泌,主要分泌部位在垂体前叶的远侧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观察7月龄雄性羊驼脑垂体的组织结构,为研究其内分泌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3只7月龄未性成熟的雄性羊驼,解剖取出脑垂体制作标本,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结构。结果显示,羊驼垂体位于颅底蝶骨构成的很浅的垂体窝内,与水牛相似,为椭圆形小体,背侧平,腹侧凸,由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和神经垂体组成,存在垂体裂和不发达的垂体腔;远侧部约占矢状总面积的近40%~45%,中间部和神经部也较发达;远侧部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所占比例为8∶1∶11;电镜下观察到羊驼脑垂体远侧部中的生长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和滤泡细胞,且生长激素细胞数量最多。结果提示,7月龄雄性羊驼脑垂体结构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但有其特有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季节因素对母马的发情有一定影响,光照周期短的冬季母马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乏情期,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延长光照周期,同时也可使用孕酮、孕激素或注射马垂体提取物,以促母马排卵发情.  相似文献   

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测学的方法 ,观察了 7匹公马和 6匹在 1~ 2岁期间被摘除了睾丸的阉割马的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 (GTH )细胞的数量和面积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血浆中垂体促卵泡激素 (FSH)和垂体促黄体激素 (L H)的水平。结果表明 ,公马阉割后 GTH细胞的数量和在垂体前叶实质细胞中的百分率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但 GTH细胞的面积却明显增加 ,血中 GTH水平也明显升高。研究结果提示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马睾丸可能抑制脑垂体中 GTH细胞的合成与储存 ,也抑制 GTH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对母牛进行超数排卵是为了增加卵巢中发育的卵泡数,并确保这些卵泡最后排出健康的卵母细胞。目前,超排处理都使用胎盘或垂体促性腺激素制剂,如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或垂体促卵泡激素(FSH-P)。在用 FSH-P和 PMSG 超排处理中由于和 FSH 活性相关的促黄体激素(LH)的活性较高,而对超数排卵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男有报道,PMSG、FSH-P或 hMG 过量会产生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直肠为消化道的最后一段,牛、马、驴的直肠相当于最后腰椎到第二尾椎的水平线,全长为30~40cm,直肠管粗细不同,前后两段狭窄,中间肠腔部扩大,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因有腹膜覆盖,所以称为腹膜部;后部狭窄为直肠狭窄部,其肠壁由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肉层和浆膜层组成。  相似文献   

7.
牦牛脑垂体神经部的组织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成年牦牛垂体神经部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牦牛垂体神经部约占垂体正中矢状面的33%,较其他牛的大,位于垂体的前腹面,主要由5种垂体细胞,4种神经纤维以及窗孔型毛细血管构成。  相似文献   

8.
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运用超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青年雌性SD大鼠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观察其对ER、NGF在垂体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ER、NG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垂体中广泛分布。ER主要分布于中间垂体、腺垂体和神经垂体;NGF主要分布于中间垂体和腺垂体。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核膜,NGF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但在部分区域可见胞膜和胞浆中有阳性产物表达。去卵巢大鼠垂体中ER、NGF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的总趋势是显著降低,而补充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6周后,两种阳性产物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随着补充剂量的增加而有较显著回升。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促进ER和NGF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垂体的功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另外ER、NGF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二者在大豆异黄酮对垂体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1 创伤的检查 1.1 询问病史 主诉:2006年5月18日上午干活,中午将马拴在路边柱子上,从患畜后边来了两匹母马,此时公马猛拉绳索,将柱子拔出带着柱子追赶母马.同时公马将柱子夹在两后肢中间,猛踢,就在后躯抬高时,将柱子顺立在两后肢中间阴囊部此时后躯落地,柱子正刺人阴囊右侧,随后患畜疼痛剧烈奔跑,而且不断猛踢,又将柱子刺入左侧阴囊处,当时见马倒地不起,流血多,当天下午来院就诊.经院大夫诊疗3 d,未见好转,病情恶化不吃不饮,后躯发硬,阴囊部肿大发亮,小便受阻,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0.
伤湿止痛膏治疗系部皮炎系部皮炎,亦名系部皲裂性皮炎或系部皲裂症是马、骡和驴的一种常发疾病。主要症状系部皮肤病变部肿胀,潮红以及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可致跛行。如果病原菌侵入,则病势加重,有浆液渗出,被毛部分脱落或互相粘着,甚至附有粘稠的脓液。局部皮肤肿胀...  相似文献   

11.
<正> 先天性心脏缺损,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种心脏先天性畸形。通过调查,我场共有三代22匹马中发现患马10匹。现将临床观察和遗传方式作初步探讨。1 综合症状患马在休闲期出现两后肢跗关节及下部浮肿,乘骑或放牧后消失,周而复始,10多年后球节上方发生溃烂,流出黄色透明液,伤口经久不愈,浮肿也再不消退,部分患马系凹部龟裂,但始终不发生跛行。2 心脏听诊右侧有吹风样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增强,有的在第二心音后可清楚地听到附加音,中间  相似文献   

12.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是存在于妊娠母马或妊娠母驴血清中的一种胎盘激素,属于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作用类似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对产后三个月以上不发情的奶牛或屡配不孕的奶牛均可产生催情和提高受孕率的效果。我场在治疗难配母牛过程中曾使用内蒙古生物药厂生产的冻干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含量455单位/克),呈粉末状用普通塑料袋包装。在给6头不发情美国荷斯坦奶牛肌注该激素后,即有3头奶牛发生严重全身性过敏反应。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引起奶牛过敏性反应,笔者尚未见有报导,现将发病情况报导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1兽医教学医院的规模和概况1.1大动物医院本兽医院共有20名大动物临床教师,内含有以下部门或专科门诊:(1)马病医院(12名教师),这包括马病内科(有住院部、门诊部及出诊和急诊部);马产科部;马病外科门诊部;(2)鱼和水产病门诊(1名教师);(3)食...  相似文献   

14.
用“水乌钙液”结合碘高消合剂治马疖病才仁山德布(德令哈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817000)马疖病一般是因乱用被病马脓汁、汗液污染的鞍具、汗褥或马互相啃咬等途径而感染,病程多为慢性经过,时愈时发,严重者失去乘用能力。症状:有甲部、背部、腰部出现毛囊皮...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马、鹿,甚至人都可以发生的寄生性蠕虫病,人们亦常称之为肝蛭病。夏、秋季节。气候条件适宜及中间宿主(主要是水陆两栖而近陆栖的淡水螺一小椎实螺)存在的草原地区,鹿在低洼地放牧或采食低洼地的牧草,就容易引发肝片吸虫病。即使在冬季,如果随便给鹿饲喂污染牧地或低洼地的干草时,也会使鹿遭受侵袭。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中一般把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与生殖机能关系密切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这些激素有的来源于生殖器官之外的组织或器官,有的则是生殖器官本身所产生的。例如,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自垂体或胎盘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马血清促性腹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及两性性腺所产生的激素等。基于这些生殖激素在生产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我们根据这些生殖激素的来源和生理功能以及生产实践应用实例略谈几点。1神经激素(如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催产素等)1.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这种激素可以引起垂体促…  相似文献   

17.
结症又称肠阻塞,是由于肠管运动机能紊乱、粪便停滞,而使某段肠管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腹痛病,常发生于马。完全阻塞性结症主要发生于小肠、小结肠、骨盆曲或左上大结肠等部;不完全阻塞主要发生于盲肠、左下大结肠及胃状膨大部。  相似文献   

18.
1适应症 马、牛、犬等动物发生肠套叠后,在套叠部肠管尚未发生坏死前,可进行肠套叠整复术。若套叠部肠管已经发生坏死,即应进行坏死肠管切除吻合术。2术前准备马、牛、犬等动物肠套叠,多发生于空回肠段,或回肠与结肠的套叠。肠套叠发生后,家畜因腹痛、  相似文献   

19.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是母马在怀孕后45—120天,在子宫内膜层产生的一种促性腺激素,出现于血液中,一般又称为孕马血清(PMS)。其作用类似于马的垂体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但主要类似于促卵泡素,促黄体的作用很小,在家畜繁殖工作中,如对母畜的催情,提高配种率、受胎率、双羔率,胚胎移植中对供体母畜诱发超数排卵,促进雄性动物  相似文献   

20.
精索炎多由于阉割时切口不正,排液不畅或操作粗暴,创口不洁所引起的精索部感染性、化脓性炎症。有时创口部已愈,但精索局部形成硬结,附有根蒂,半年至二年后复发,局部破溃,化脓,甚至形成精索瘘。本病也见于马付伤寒,布氏杆菌病等传染病的继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