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81.07万亩,较2015年新增79.77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352.57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达35.61万吨;"稻鳖共作"13.4万亩、"稻鳅共作"15.1万亩。为了进一步推动稻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我们深入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乌林镇李桥村个体养殖户,对从事水稻种植及稻田养殖的年限、水稻种植方式、销售情况等进行调研。一、调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下辖9个乡镇,北依松花江,建有四大灌区,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稻种植面积130余万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稻田养鱼的优越条件。桦川县稻田综合种养历史悠久,最早应追溯到1989年的稻田养鱼,到2015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2万亩,产量达192吨,产值实现230.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2015年萝北县水稻种植面积54.5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且前景看好。今年我县承担了省农委“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工作,示范推广面积“水稻-鲤鱼”共作600亩,其中稻田养殖鲤鱼商品鱼150亩,稻田养殖鲤鱼夏花450亩。经过项目组共同努力,亩投放春片3.3公斤,平均亩产15.5公斤;亩投放夏花70尾,平均亩产15.4公斤,全面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宿迁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总面积稳定在327.7万亩,沿湖、沿河约有95万亩低洼稻田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以及稻渔综合种养具有"投本少、易种养、周期短、产品优、效益高"的优点,全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到2018年,宿迁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23.8万亩,取得了较好社会、经济、生态效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稻种植第一大省,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稻田养鱼高峰转入低迷,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稻田养鱼规模开始逐年扩大.特别是2013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农业部及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来,至2016年已经发展27个示范区、近2万亩,分布于全省大约20个县市,辐射带动面积30余万亩.养殖的鱼类主要是鲤鱼、鲫鱼、泥鳅等.黑龙江省是水稻之乡,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同时,在转变思想,抓住契机进行稻田养鱼,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对建立一个绿色农业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稻田养鱼是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转型的需要.稻田养鱼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转型升级,以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我县承担并实施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在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波贺岗水稻园区建立示范区,示范区面积1280亩,集成示范"稻蟹共作"辐射带动面积7000亩。同时尝试了"水稻—泥鳅—沙塘鳢"(套养)模式20亩。取得很好的成效,圆  相似文献   

7.
正东台市渔业技术指导站2017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在东台市五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开挖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00亩,开展稻田小龙虾轮作、共生综合种养试验,实现小龙虾亩产94.2千克,水稻亩产374.44千克。与传统稻麦种植对比利润提高10倍,投入与产出比1∶2.0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8年示范推广稻渔  相似文献   

8.
稻鲤共作综合种养技术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我市承担了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稻鲤共作”种养模式.示范面积600亩,计划亩鱼产量20kg,稻谷亩增产5~7%,实施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增效3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在省专家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该项目充分利用我市水田资源,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在稻鱼互促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下,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产出的稻鱼价格较高,从而提高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综合效益.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6年富锦市水稻种植面积230万亩,为中国水稻第一县,发展稻田养鱼潜力巨大.2016年我站承担并组织实施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项目示范区采用“水稻~鲤鱼”、“水稻~泥鳅”共生二种模式,示范面积510亩,其中“水稻~鲤鱼”养殖模式210亩、“水稻~泥鳅”养殖模式300亩,示范辐射面积6000亩.在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项目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项目要求的各项任务和目标,稻鲤养殖模式平均亩产22.5公斤,亩效益160元;稻鳅养殖模式平均亩产20.6公斤,亩效益293元,鱼稻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10.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幅员面积3600平方公里,大小河流32条,水域面积6.5万亩,水资源总量为9.3亿立方米.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约有30万亩适合稻田养鱼.2016年,木兰县水产总站承担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以“抓样板、树典型,以点带面”的办法,加快推进全县稻田养鱼的发展步伐.现将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11.
稻田综合种养是指在单一的水稻种植环境中引入水产养殖,浙江省的稻田养殖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海盐县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全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水稻种植面积24万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现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模近1万亩,规划发展目标至2020年达到1.5万亩的种养总规模。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盱眙县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00多万亩,沿淮河、洪泽湖周边有20余万亩低洼稻田,水稻收割后即空闲搁置,没有加以利用。为满足小龙虾市场需求、充分挖掘低洼稻田的生产潜力,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稻虾共生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成为现代渔业新的增长点。盱眙的稻虾共生种养起源于2005年,起先由老百姓在当地低洼稻田的空闲期开始零星养殖小龙虾。近几年发展很快,盱眙小龙虾协会高为淼会长介绍说:2014年稻虾种养面积1000亩,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稻鲤共作”模式示范,示范面积600亩,计划亩产10kg,实施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效益增加5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汤原县从2015年起组织实施了省农委批准的“水稻鲤鱼综合种养示范推广”项目,2016年是实施项目的第二年,经过努力,较好地完成了项目中的各项任务指标,现将一年来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按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2015年荣丰村建设的300亩示范基地的基础上,2016年又在胜利乡伏隆村集中水稻区内的金谷源水稻种植合作社建设了互联网+农业基地,面积600亩.重点搞好以稻田养鱼为中心的绿色水稻种植示范区,两处示范区面积为900亩,辐射面积达到6100亩.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是个农业大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淮地区。长期以来农民沿袭"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一年双季稻"等传统种植模式,种植单一产量低,技术老化质量低,产品价格上不去,产出效益低。传统农区、传统粮区、传统种植模式下,农业如何转型发展,走上生态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安徽省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给出了回答。目前,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到300多万亩,占全省稻田面积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模式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颍上县地处沿淮,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皖北的鱼米之乡。全县拥有耕地面积15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62.5万亩,其中宜渔稻田面积约20万亩。两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颍上县邱家湖辉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地认真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取得显著成效。至2016年底,全县共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其中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我站首次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示范稻鲤共作、稻鳅共作等两种模式,其中:“稻鳅共作”模式核心示范区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巨贤村和高家村,示范区面积210亩,开展了泥鳅鳅苗培育和成鳅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宁安市新起点水稻专业合作社位于宁安市东京城镇东康村,地处山青水秀的平顶山脚下、马莲河边,是由本村的朝鲜族稻农于2011年自愿和自发并注册成立的一个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入社会员10户,水田面积1500亩,注册资金200万元,拥有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灌溉机械等农机具10台(套),各类农业技术人员4人,农机操作人员6人.合作社土地集中连成4大块,全部进行无地界、大条块的机械化耕作,基本实现了订单农业.2016年,合作社实施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改单一种植模式为稻鱼共作、稻鱼鸭共作等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生态模式,调整了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谷物的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在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同时,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及生态农业、增效、环保等诸多概念的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以水稻为主、兼顾养殖的互利共生的稻田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在提升粮食产量、提高粮食品质的同时,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但出售养殖动物可增加收益,由于品质的提高,水稻的产出效益也明显增加。经过多年的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从原来单纯的稻鱼共作向稻虾共作、稻蟹共作、稻蛙共作、稻鸭共作等诸多种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6年饶河县水产总站及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制定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以饶河县挠力河河蟹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在大佳河乡桦林村建立饶河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积600亩,其中稻田养蟹面积500亩,稻田养鱼面积100亩.重点实施稻蟹综合种养,经测产验收,综合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