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家禽养殖业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家禽生态养殖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家禽养殖业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及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种养殖新模式。本文主要以果园养鸡生态模式为例,探讨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以实现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养殖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包括家禽养殖、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三个细分产业。家禽养殖以禽肉和禽蛋为主要产出,而畜牧养殖业以猪牛羊肉为主要产出,水产养殖以水产品为主要产出。近年来家禽养殖业产出规模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而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未来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家禽细菌病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其防控主要依赖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不仅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危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出台,无抗养殖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需要从思想观念转变、慎重引种、严格养殖环境与管理、抗生素替代方案的选择、疾病监控体系的完善以及技术产品研发的加强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才能控制复杂多样的细菌病。  相似文献   

4.
浅谈家禽饲养管理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家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笔者经长期和家禽养殖专业户的接触。通过了解和观察以及个人本身在家禽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经验,发现在我国农村的家禽养殖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家禽养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利用环境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禽舍进行有效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益。标准化、规模化的程度在家禽养殖业的占比越高,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越大。通风对于环境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水蒸气、各种有害气体、粉尘以及多余的热量,从而保证鸡体健康。风机是依靠  相似文献   

6.
吴旭 《当代畜牧》2013,(14):76+8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家禽的需求不断增大,促进家禽养殖业在饲养数量和饲养规模上的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家禽养殖环境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养殖业的发展速度,禽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再加上世界上以禽流感为代表的人禽共患病的屡屡发生,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家禽饲养的粗放型管理、饲养用药存在的问题以及禽病防控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前,蛋鸡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较高,家禽养殖业整体生产力显著增强。虽然我国鸡蛋产量占世界40%左右,禽蛋总产量保持在世界前列,但我国蛋鸡养殖的主体仍然以中小型蛋鸡养殖公司和散养户为主。随着大规模及超大规模家禽养殖企业在资金、技术、科研等方面实力不断增强,禽蛋市场逐渐被这些大型家禽养殖企业占领。笔者针对中小型家禽养殖企业如何顺应国内行业及市场发展以谋得生存之地,中小型蛋鸡养殖企业如何不断跟进国家蛋鸡养殖业的趋势,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寻求特色禽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些企业面临的困境提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饲料是家禽养殖的重要投入要素。近年来,禽类饲料加工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呈现与家禽养殖业的融合趋势。文章通过对饲料业与家禽养殖业的融合形式进行调研,以发现节约交易成本,获取范围经济效益、技术共享效益和营造发展环境等融合动力,并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新型禽业经营主体,实施禽料加工与家禽养殖提升工程,加大饲料与家禽科技投入力度和出台配套政策等建议,以促进饲料业与家禽养殖业融合。  相似文献   

9.
中药在畜禽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我国的家禽养殖业在高速发展,伴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家禽养殖出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由此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特别突出的。对此我国在家禽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中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要合理使用中药,使之在今后的养殖业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1中药作用机理1.1直接抗病毒作用主要是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某一环节,如黄柏,大黄,丹参,黄芪等。在这个环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家禽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推广,得益于适时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养殖技术,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本土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尤其在家禽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生产环节上,都保持了与国际同步的发展。这些国外引进技术与国内消化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和方法,直接推动了中国家禽养殖业从传统的分散养殖转向现代化养殖的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后 ,我省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逐渐增加 ,鱼用药的研究、生产和管理跟不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水产动物的各种疾病开始陆续发生并呈蔓延趋势。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鱼用药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要问题。1 目前我省在水产用药上存在的问题  1.1 由于我国水产类疾病防治的科研严重滞后 ,许多水产疾病无法防治 ,专门用于水产类的药物很少 ,更由于许多水产养殖户缺乏防治疾病的科学知识 ,存在着严重的盲目用药情况。如水产养殖户往往在病因尚未查明之前就盲目用药 ;片面讲求使用新药及不按规定用药 ;使…  相似文献   

12.
畜、禽、水产养殖业都在提倡健康养殖,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家禽环境与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对家禽的影响及环境控制、家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家禽饲养模式与设施的改进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文章比较了不同国家的沙门菌流行状况:欧美等发达国家能够有效减少沙门菌感染;新兴经济体国家养殖业迅速发展,沙门菌流行状况呈下降趋势;经济不发达地区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在我国,沙门菌则广泛存在于养殖场、屠宰场与市场中。疫苗免疫、微生态制剂及有机酸等替抗物质的使用是养殖行业沙门菌防控的主要措施,而在屠宰场则以物理防控为主,商品化制剂的应用前景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家禽养殖业在整体市场需求增长的前提下得到飞速发展,养鸡业也在由分散性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在提高养殖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鸡病的危害。鸡群集中养殖,由于鸡的疫病种类多,且高发性、易传染,使防治更加困难。1鸡养殖活动存在的问题1.1养鸡环境卫生条件差消毒意识缺乏养鸡生产需求大,养殖集中,养殖密度过高,对养殖环境较高的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十多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在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家禽疫病频发,种类繁多,禽群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抗病力下降;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滥用,导致禽蛋肉产品药物残留,形成食品安全隐患;饲养环境污染严重,粪便污染、水污染、死禽病原微生物污染等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针对日益严重的诸多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家禽健康养殖新模式,相关科研单位、养殖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家禽健康养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家禽健康养殖的探索和生产推广,现对我国推进家禽健康养殖新技术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禽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产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家禽疾病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药物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分析家禽疾病的用药选择,阐述用药选择中的注意事项等,希望能有效预防家禽疾病,为养殖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1分析家禽疾病的药物选择特点1.1了解疾病特点进行药物选择在家禽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家禽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一些养殖企业迷信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家禽的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了饲养密度,有效利用了空间,同时也利于管理、降低饲养成本。因此,养殖人员要加强对疫病的认识,掌握家禽养殖中常发生疫病的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与治疗措施,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现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家禽进行环保养殖,这样就能防止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成为了当前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对养殖业所带来的污染防治的主要工作目标。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环保新政下怎样对家禽进行环保养殖。1家禽养殖业废物处理与利用1.1家禽养殖业的污染源家禽养殖业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恶臭。另外还有一些饲料类、药品包装、脱落的羽毛、浪费的饲料等等。由于禽类粪便中含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养鸽历史悠久,但作为肉用家禽饲养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肉鸽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现在肉鸽已经成为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大家禽类型。我国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省、上海市)率先开始引进、饲养肉鸽,使我国肉鸽养殖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迅速发展起来。广东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家禽养殖业中,有的养殖户对环境的保护、场区消毒、病死家禽尸体处理不重视,造成环境污染,发病率增高,疾病难控制,特别是白羽肉鸡发病严重,有的进雏1~2日龄就发病,10~20日龄左右就不得不淘汰,损失惨重。1气囊炎发病情况山东省是全国养殖龙头大省,气囊炎呈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