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离体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AST),是指在离体条件下测定药物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试验。对于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采用抗菌类水产用兽药治疗是养殖业者常用的方法。抗菌类水产用兽药在控制水生动物细菌性传染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地、盲目地滥用抗菌药,导致很多致病性微生物已经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而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常用抗菌药物失去药效,已有的抗菌类水产用兽药对水生动  相似文献   

2.
在水生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抗菌类药物,由于抗菌类药物使用不当会使水生动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水域中病原微生物耐药状况的变化。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抗微生物兽药经过较长期使用后必然出现的现象。随着这些药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数量的增多和时间的延长,水生动物的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养殖水域中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对于正确选用药物和确定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样的资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科学、规范使用水产用兽药中抗生素类药  相似文献   

4.
<正>抗菌药在水生动物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关于水生动物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缺乏了解,在养殖过程中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加重了水生动物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使抗菌药对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还延误病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根据全  相似文献   

5.
于技 《齐鲁渔业》2003,20(6):37-38
1 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1.1 耐药性反应 在水生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应用,细菌中耐药菌株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这些细菌的耐药性可以通过耐药因子(R-质粒)在人群中细菌、动物群中细菌和生态系统中细菌间互相传递,导致致病菌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6.
正二、缺乏在水生动物养殖中科学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基础1.研究层面的问题迄今为止,已经被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大部分水产用兽药是直接从兽药、农药和化工产品中移植而来的,几乎还没有用于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专用药物。对于这些嫁接来的所谓水产用兽药对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究  相似文献   

7.
水生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夕和  许璞 《水产养殖》2002,(3):37-38,32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抗生素及一些化学合成药物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防治,或添加于饲料中以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则残留在水生动物的体内,产生了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虽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较低,但是通过食物链的长期富集,对人类健康却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人和产量的不断增多,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1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1.1耐药性反应在水生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8.
养殖环境的恶化与病害的频繁发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水产疾病防治方法主要以抗生素药物为主,滥用抗生素易造成环境残留并引发细菌抗药性。开发绿色安全的中草药备受水产业关注,相关研究也日趋增多。中草药中富含的活性成分可作用于水产动物机体的多道免疫防线,主要应用于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水产病害及作为药物治疗疾病等。随着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更着眼于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药物靶点的深入发掘以及中草药使用的最佳剂量等,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明中草药有效成分对水生动物机体的免疫调控机制与相关通路。本文综述了中草药对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的促进作用以及相关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拓宽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的研究与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3.使用层面的问题面对养殖水生动物各种严重疾病的频繁发生,养殖业者为了尽量减少经济损失而以"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用一些药物属于无奈之举。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而言,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生产的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而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决定使用水产用兽药(包括抗生素类药物)与否的正是水产养殖者自身。由于水产养殖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仅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施用药物仍然是防治水生动物病害的最主要手段,但渔药的大量使用也随之带来了诸如水域环境污染、养殖品种耐药性增加和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负面作用。在无公害水产病害防治中如何安全使用药物,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真 《水产养殖》2022,(1):72-73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鱼苗种类和养殖池塘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较大,需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避免鱼病大范围传播.使用抗菌药物防治鱼病时,需确保药物种类和剂量使用的合理性.因此,养殖人员应正确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也可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在鱼体和环境中的残留,本文就水产药物使用的历史,现状,适应症,副作用,耐药性的现状,来源,产生机制,耐药菌判定的标准,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时圣华 《齐鲁渔业》2010,(12):56-57
<正>1水产养殖药害的成因受诸多因素影响,譬如药物的滥用,使用低劣假冒药物,使用方法不当或用量过大,以及使用违禁药物和投喂变质饲料等都是直接引发水产养殖药害的主要因素,现分别介绍如下:1.1滥用药物当前在鱼病和其他一切水生动物疾病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使用化学药物仍是防治水生动物病害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化学药物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毒性和残留。水产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用于净化水质,可去除有机物。使水产品的养殖密度增加20%,同时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及其成分为材料,通过人工方法制成,使接种对象产生自动免疫、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和使用水产疫苗防控重大水生动物疾病,显得尤为重要[1]。相比传统的抗生素类药物防治方法,接种疫苗在增强水生动物机体免疫保护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因不规范使用化学药物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风险,符合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介绍水产疫苗的接种方法、常用疫苗以及接种注意事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离体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 Testing,AST),简称为药敏试验或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指在离体条件下,测定药物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试验;即从鲜活的病鱼等水生动物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并进行试验,测试抗菌、抑菌类药物在体外对病原菌是否敏感,以指导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验证药物质量,指导药物研发等,并了解常见疾病病原菌对某种药物的耐药性或抗药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渔药是针对生活在水体中的水生动物使用的。例如为了治疗鱼类的一些细菌性疾病,就需要对鱼类口服给予抗生素类渔药。对水生动物进行口服给药,药物需要拌和在饲料中投到水体中,在这种情况下饲料中的药物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水体环境和给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如养殖水体的水温和p H等均会影响到水产用兽药的用药效果。当人们对水产养殖动物口服给药时,还会受到作为水产用兽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生动物疾病的暴发及发病程度大大增加。防病、治病药物的品种和用量也不断增多,鱼药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科学的选药、合理的施药,对有效地控制水产疾病的发展,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提升水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水产养殖业效益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认为使用鱼药应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甚至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预防相当普遍,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纷纷寻求抗生素替代物的背景下,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较抗生素而言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具有提高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正逐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而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有关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等水生动物自身产生的抗菌肽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外源性抗菌肽。外源抗菌肽经摄食途径进入肠道,改善鱼类肠道的肠绒毛、肠皱襞高度及肌层厚层等组织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杀灭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加益生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环境;在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保障鱼类的肠道健康,同时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增强鱼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1-3]。笔者着重从水产养殖中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及其与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结构、肠道消化功能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保护鱼类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药物呋喃唑酮使用普遍,主要是用来防治水生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呋喃唑酮抗菌效力强,且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很小,如果了解药物性能,掌握正确使用浓度和方法,效果则非常显著。如果使用浓度不当,用药方法不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现将其药物性能、浓度和使用方法,加以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