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鸡红细胞、兔红细胞、蟾蜍红细胞作为同源与异源研究的试验材料,聚乙二醇作为促融剂,从聚乙二醇不同浓度、融合温度、融合时间三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探究,以期找到融合率最高的条件.结果表明,蟾蜍同源红细胞融合组的最适条件为聚乙二醇500 mL/L、37℃、10 min,其余组最适条件皆为聚乙二醇500mL/L、37℃、15 min,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融合温度与融合时间对细胞融合率的影响远小于聚乙二醇浓度的影响.此外,由于球形的兔红细胞在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明显小于椭球形的鸡红细胞和蟾蜍红细胞,使得兔同源红细胞的融合率及与兔红细胞融合的异源红细胞的融合率比其他组都高,其中兔同源红细胞最高融合率达到39.3%,而蟾蜍红细胞由于体型远大于其余两类红细胞,其融合率也相应较大.  相似文献   

2.
<正>细胞融合可以简单划分为三种方法,主要包括生物融合法、化学融合法、物理融合法[1-2]。其中聚乙二醇诱导细胞的融合在操作方面比较简练,不用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制备简单,活性不变,而被普遍应用到生物、遗传、医药等研究领域中[3-4]。但是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鸡新城疫病毒和减蛋综合征病毒的鸡胚和鸭胚尿囊液为被检材料,针对红细胞浓度,稀释液种类和pH值等因素进行试管法,V型和U型96孔微板法的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表明:鸡新城疫病毒以pH值7.0的生理盐水为稀释液,红细胞浓度为0.75%时V型板法血凝价最高;微量法比试管法反应快速、更加敏感;出现反应时间V型板法早于U型板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47-2451
为评价静注犬免疫球蛋白(pH4)对犬洋葱中毒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以临床中患有洋葱中毒的犬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5 mL/kg静注犬免疫球蛋白(pH4),以犬的临床症状、海恩茨小体数、网织红细胞数、红细胞值、红细胞压积值、总胆红素值为评价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红细胞值、红细胞压积值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值、网织红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静注犬免疫球蛋白(pH4)对犬洋葱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作为细胞融合对象,用0.25%胰酶将mESC消化成单细胞,利用细胞凝集素构建一对一的单细胞对,在含有50%聚乙二醇的ES培养液中培养1 min,随后将细胞继续培养7 d,获得既表达红色荧光也表达绿色荧光的克隆即为融合成功。结果显示,单细胞融合法的克隆效率(46.25%)显著高于传统融合的效率(0.001 7%)。进一步检测融合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虽然细胞形态与mESC具有很大的差异,但依然呈AP阳性,RNA水平上表达Oct4、Sox2和Nanog,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能力等。结果表明,单细胞融合法是一种高效构建融合细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聚乙二醇法作桑和构的原生质体融合,为了提高融合率,对融合液的温度,聚乙二醇和钙离子的浓度、PH等进行了研究。关于温度,在27℃左右,其融合率最高。另外,在聚乙二醇浓度为35%的融合液中,添加75mM的氯化钙,PH调到6.5时能进行高效率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细胞融合过程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最早是由Kohler和Milstein(1975)创立的,用细胞融合技术使经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相融合,它结合了亲本细胞双方的特性,既可产生抗体又可接受培养继续生长,建立了能定向产生抗SRBC的单克隆抗体(McAb)。  相似文献   

8.
副粘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科中一些病毒等能够明显地诱发细胞融合.细胞融合的过程是:首先是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的细胞发生细胞凝集,接着病毒粒子从细胞表面消失,在此部位邻近细胞发生细胞融合,胞浆得以交流,形成融合细胞.近年来随着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深入,已从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病毒中发现了起主要作用的蛋白质成分.如融粘病毒的融合蛋白(F蛋白)和附着蛋白(HN蛋白).对大多数副粘病毒(如HPIV3、MUMP以及NDV等)来说,细胞融合要求同一细胞存在F蛋白和HN蛋白,这表明细胞融合过程涉及到F蛋白和HN蛋白特殊相互作用.SV、HPV3以及麻疹病毒的F蛋白单独作用也可以诱发细胞融合[1,2].对HPIV3的唾液酸受体的研究表明HPIV3的F蛋白促进细胞融合的先决条件是HPIV3的HN蛋白必须与细胞受体结合,结合后导致病毒外膜与细胞膜融合,继而发生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对细胞具有损害作用,因为融合细胞失去生物功能最终导致死亡.近年来,许多学者探讨了NDV两个糖蛋白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及其他因素对细胞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构建禽流感双价或多价DNA疫苗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前期研制的禽流感DNA疫苗p CAGGopti HA5为基础[其中含有禽流感病毒(AIV)A/Goose/Guang Dong/1/96(H5N1)的HA基因],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作为第二个目的基因,利用双启动子启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介导以及通过蛋白Linker编码序列连接融合表达两个目的基因的形式,构建了双启动子重组表达质粒pH5-eGFP、IRES介导的重组表达质粒pHIE以及融合表达重组质粒pH6E。并采用脂质体介导将这3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A和eGFP这两种目的蛋白的瞬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3种重组质粒均能够正确表达AIV的HA蛋白和eGFP。其中pH5-eGFP表达出两个独立的目的蛋白,而且互相不影响各自的表达和细胞定位;pH6E则以融合形式表达两种目的蛋白,由于HA蛋白具有膜定位信号,所以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双启动子表达质粒和双目的蛋白融合表达质粒适合用于构建AIV以及其他相关病原的双价DNA疫苗。  相似文献   

10.
匍匐翦股颖和狗牙根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匍匐翦股颖克罗米和狗牙根新农1号为材料,通过愈伤诱导、继代和悬浮培养,进而细胞融合来探讨草坪草品种改良的新方法.结果表明:(1)匍匐翦股颖和狗牙根原生质体融合时酶解液的最佳组合为:1.5%纤维素酶、0.1%果胶酶、0.7M甘露醇,10h酶解时间,且酶解前应用高渗溶液预处理效果更佳;(2)细胞融合时,原生质体密度2×106个/mL,融合剂由30%的PEG4000、15mmol/L CaCl2·2H2O、0.5mmol/L KH2PO4·H2O、0.5mol/L甘露醇组成,并调pH至7.5效果较好;(3)匍匐翦股颖和狗牙根细胞PEG融合率约为5%,以30min融合时间效果较好,产生的多核融合体少,杂种细胞多呈条形,具有较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已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各种单克隆抗体。本文就几年来在鼠-鼠杂交瘤工作中的实践,谈谈细胞融合方面的一些体会。一、融合前准备1.各种试剂、溶液;每批培养液、平衡盐溶液,因批号不同,均需做细胞毒试验。对 HAT 培液,要确定“A”(氨基喋呤)的最小用量,达到既可选择性地使杂交瘤细胞生长,又减少对细胞的毒性。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12.
粘病毒的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粘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首先是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依靠膜融合进行细胞。副粘病毒与细胞结合并诱导细胞融合主要是由病毒囊膜的两个糖蛋白介导的。受体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有的细胞不存在一种病毒的特异性受体,就对此种病毒有抵抗力。大多数副粘病毒共同使用唾液酸受体、无唾液酸受体、血型糖蛋白受体的和糖脂受体。无唾液酸受体是仙台病毒等病毒的受体,主要存在肝细胞的表面,它的特异性和肝细胞的位置为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人们根据仙划性地与肝细胞无唾液酸受体结合并且诱导细胞融合,从而进入靶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治疗肝脏的基因载体转运系统。不仅探索一条转运药物的融合基因的途径,也探索一条治疗肝脏的新途径。深入研究副粘病毒的细胞受体,可以制作受体模拟分子、受体配体模拟分子等以阻断病毒感染,阻止病毒与受体的结合不人为一条防治新城疫、犬瘟热等传染病的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融合技术正日益成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利用它创建了一系列兼具亲本优良性状的生物和生物制品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生物医药的产业化。文章对细胞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 ,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与再生 ,融合子的鉴定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抗生素生产菌种改良、植物病害防治以及动物疾病防治上。展望未来 ,其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鲜血压片镜检、瑞氏染色、姬姆萨氏染色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并对三种形态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鲜血压片镜检法易受温度影响,姬姆萨染色易受pH值和染色时间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要防止颗粒沉积。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6):20-22
本试验的目的是优化转染条件,提高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下鸡TRPV6基因RNA干扰(RNAi)质粒转染入成骨细胞的效率。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IREN-retroQ-shTRPV6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至鸡成骨细胞,对转染前细胞融合度、质粒质量与脂质体体积比及转染时间进行优化,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MTT法检测在不同质粒质量与脂质体体积比条件下成骨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转染前细胞融合达到90%以上,质粒DNA与脂质体比例为1∶2.5时转染效率最高,并且在转染后48 h转染效果最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小。本试验优化了脂质体介导转染鸡成骨细胞的条件,提高了转染效率,为用RNA干扰技术研究鸡TRPV6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匍匐翦股颖克罗米和狗牙根新农1号为材料,通过愈伤诱导、继代和悬浮培养,进而细胞融合来探讨草坪草品种改良的新方法。结果表明:(1)匍匐翦股颖和狗牙根原生质体融合时酶解液的最佳组合为:1.5%纤维素酶、0.1%果胶酶、0.7M甘露醇,10h酶解时间,且酶解前应用高渗溶液预处理效果更佳;(2)细胞融合时,原生质体密度2&#215;10^5个/mL,融合剂由30%的PEG4000、15mmol/LCaCl2&#183;2H20、0.5mmol/L KH2PO4&#183;H2O、0.5mol/L甘露醇组成,并调pH至7.5效果较好;(3)匍匐翦股颖和狗牙根细胞PEG融合率约为5%,以30min融合时间效果较好,产生的多核融合体少,杂种细胞多呈条形,具有较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和动物转基因技术方法,对于植物转基因技术方法中几种较为常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聚乙二醇(PEG)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作了说明。同时就其在转基因食品、抗病性育种、控制发育、品质改良、医药研究、生产药物、农业生产、动物饲养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概述。另外,对转基因沉默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糙皮侧耳和酿酒酵母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双灭活标记方法研究融合时间、融合温度、p H、Ca2+浓度和聚乙二醇质量浓度对糙皮侧耳原生质体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皮侧耳原生质体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最佳融合条件为质量浓度35%聚乙二醇(PEG 4 000)与0.06 mol/L Ca2+的混合溶液(p H11)作为促融剂,在30℃条件下融合20 min,融合率达到2.609‰。  相似文献   

19.
预测了兽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稳定pH值。在广泛pH范围内,采用经典恒温法和单测点法对所研制的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进行化学稳定性研究,探讨pH值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预测的稳定pH值及稳定pH值范围基本一致,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最稳定pH值[(pH)m]为4.0,与经典法比较,单侧点法工作量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乙二醇(PEG,MW6000)沉淀法部分纯化的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SFV-C)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制备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筛选出9株对SFV特异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它们产生的McAb仅对SFV-C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SFV-S及BV DV Oregon株不发生反应.相加试验表明,9个McAb分别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的McAb均不具有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