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场标准化运行对现代奶业发展和我国乳制品企业的国际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对于乳制品安全治理政策实施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过程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将牧场标准化运行过程分为启动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然后对每一阶段运行的过程机制进行阐述,其中启动阶段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融资机制和利益机制;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技术推广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成熟阶段主要包括牧场标准化监督管理机制、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接着,以黑龙江省乌力吉图牧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揭示牧场标准化运行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操作过程。最后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黑龙江省牧场标准化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1现代化牧场的建设和管理 规模化牧场的发展是奶牛养殖业的必然趋势,但从世界奶业规模化牧场发展规律来看,并不是以企业为主导型的,而是以家庭为主导型的,如美国。家庭牧场和企业牧场在运行过程中,对牛的投入,对牛的感情,对产业的态度,在危机处理时是不同的。而我国规模化牧场大多是企业型牧场。  相似文献   

3.
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是肉羊产业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利弊,认为现阶段取消肉羊分散饲养方式是不可能的,限制和逐步淘汰小养殖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后应对拥有一定饲养规模、有环保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肉羊养殖户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并逐步引导他们扩大饲养规模和标准化养殖,通过体制和制度的创新,沿着肉羊散养户、家庭牧场或股份制牧场的轨迹,引领肉羊产业逐步走上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肉羊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以农村经济为主,经济基础、知识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的县域经济中,技术创新更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体制一元化的重要生产力,它通过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县域经济产生影响。然而,县域中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面临着种种问题,缺乏财政资金和外来资金支持,缺乏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区域间的企业合作,此时政府应当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为企业找资金、招人才、促合作,把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企业应当从自身出发改变发展理念,改变管理模式,提高要素效率;通过政企合作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壮大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3-6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土默特左旗、和林县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等地部分牧场(小区),就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呼和浩特市奶牛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呼和浩特市从2006年开始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散养户进入小区,实行人、牛、奶、料、粪五分离,实现了奶牛养殖从小生产向大生产的过  相似文献   

6.
施博  柴永强 《中国奶牛》2014,(16):57-59
牧场防疫对奶牛的健康及牛奶的质量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在规模化牛场养殖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推动奶牛养殖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以牧场设备维护为出发点,探讨奶牛防疫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方式正在从传统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奶牛饲养者吸收先进的牧场经营管理理念,转变牧场经营思维,提高奶牛饲养技术,避免饲养过程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农业部、省畜牧兽医局积极提倡各地加快创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无论从技术方面,还是资金补贴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目前,绝大部分还是小型养殖场、家庭式养殖场,这些小型养殖场是场主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向规模化养殖场转型的过程中缺少资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维持现有状况。近几年小型养殖场效益低、投入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月,在"国科·司达特2016环保型智慧牧场企业家高层论坛"上,总裁李蔚提出了"智慧牧场"的概念,引起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在我国奶牛养殖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的过程中,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牧场是主要方向,而"智慧牧场"融入了哪些先进理念,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本刊记者对李蔚总裁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奶牛养殖逐渐进入规模化时代,但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备受关注,因此确定奶牛适宜养殖规模成为迫切问题。河北省是我国奶牛养殖大省,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奶牛养殖场的调研,统计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单产、每头牛的年利润,运用C-D函数分析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技术进步和资本利用程度的规模效应,针对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存栏600头以下的小牧场,提高养殖技术是关键;1 000头左右的牧场应该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3 000头以上较大规模的牧场注重保障粪污处理能力,万头牧场应有选择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南京溧水区天伟蛋鸡养殖场和英特蛋鸡养殖场分别获得农业部颁发的"蛋鸡标准化示范场"称号。现代畜牧业在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标准化生态型健康养殖已成为时代要求。溧水区天伟蛋鸡养殖场和英特蛋鸡养殖场从经营理念、设施设备、粪污处理利用、养殖场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提档升级。溧水区天伟蛋鸡养殖场投入资金1600万元,建成标准化鸡舍12栋13000平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规模牧场,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降低疫病风险,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控制乳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然而,规模化饲养,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集约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广规模化的目的,因此,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决定着规模化推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湖北畜牧兽医》2012,(9):42-43
呼和浩特市2012年将投资1.5亿元资金重点推进千头以上牧场建设,目前全市已开工新建千头以上牧场14处,预计新增奶牛7.7万头。享有"中国乳都"美誉的呼和浩特市将奶牛规模化养殖作为2012年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以龙头企业、奶联社、合作社和专业化养殖公司为主力,通过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推进千头以上奶牛牧场的建设和经营。  相似文献   

14.
粪污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已成为规模化牧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笔者以规模化牧场的三种粪污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了以“固液分离系统”为技术核心的各工艺应用过程及效果,以期为其他牧场开展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奶牛养殖方式的加快转变,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已经成为奶牛养殖的中坚力量。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犊牛作为奶牛场后备力量,其早期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会直接影响牧场生产性能的提升与养殖效益的增加。犊牛一般指出生后至6月龄的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2021年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和防控状况。[方法]本文选择105个规模化牧场进行调查,包括酮病发病率、诊断和监测方法、治疗方法、治愈率、防控方法和治疗成本等。[结果]牧场奶牛平均单产为9.7 t,酮病平均发病率为17.9%,高于国外控制目标。大多数牧场奶牛酮病诊断和监测,主要采用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方法,奶牛酮病治愈率无论单一或综合措施都达90%以上,奶牛酮病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措施。[结论]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率控制目标、诊断和监测、治疗和防控仍需更多研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为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的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可持续价值方法,利用实地调研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29个奶牛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从实物资本、土地资本、人力资本、能源资本以及环境治理资本五种资本出发,对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养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度量和评价。结果显示,牧场的可持续性效率高于养殖小区;而牧场中大规模牧场可持续性效率最高,小规模牧场次之,中规模牧场可持续性最低。五种资本中土地资本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性贡献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和环境治理资本,而实物资本和能源资本的贡献最低。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有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加强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以及加强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引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奶牛养殖集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应用,中国的奶牛尤其是规模化牧场奶牛的养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规模化牧场奶牛的营养多依赖有经验营养专家进行调整,还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对营养进行分析调整,针对规模化牧场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这一问题,综合国内外先进的饲养技术构建一套科学的奶牛营养评估体系,并对该体系的背景、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效果,提升牧场生产水平。[方法]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3 个规模化牧场2019年和2022年的奶牛体型线性评估结果,结合DHI测定结果,进行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分析。[结果]根据2019年缺陷性线性遗传评估结果,通过遗传改良手段进行针对性改良后,2022年3 个牧场主要缺陷性状比例大幅度下降,平均日单产较2019年提升5.8 kg(P<0.01),平均体细胞数较2020年下降23.7 万个/mL(P<0.01),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奶牛体型缺陷性线性评估方法,对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牧场牛群生产性能,快速改善群体遗传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在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前期的规划设计很重要。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牛奶质量和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规模奶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规模奶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规划设计是奶牛养殖业的重要内容。下面对奶牛场选址与规划布局中的注意事项作介绍,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1牧场选址原则牧场选址应符合《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农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