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及饲料搭配对台湾鳗鳅仔鱼生长速度、存活率的影响,研究设置1~5次/d的不同投喂频率试验和用6种不同饲料搭配组合(人工饲料组、人工饲料+破壁酵母组、人工饲料+EM菌乳液组、去壳丰年虾虾卵组、虾卵+破壁酵母组、虾卵+EM菌乳液组)投喂的生长试验,试验期为20 d,对试验鱼初始体长、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和存活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台湾鳗鳅仔鱼的生长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存活率则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投喂频率为2次/d的存活率最高,为62.0%,投喂频率为5次/d的存活率最低,为40.0%。人工饲料组的台湾鳗鳅仔鱼的生长速度、存活率最低,终末体长、体重分别为0.81 cm、0.004 g,存活率只有40.0%;去壳丰年虾虾卵+EM菌乳液组的生长速度、存活率最佳,终末体长、体重分别为1.3 cm、0.011 g,存活率高达60.0%。说明采用去壳丰年虾虾卵、人工饲料、EM菌乳液组合,按照3,4次/d投喂,台湾鳗鳅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四、涌发益水素在半咸水养虾中的应用 试点:黄骅市茂杰畜牧水产养殖场,面积60亩,共4个池塘,其中1~#池5亩,其余三个池均为18亩。水源为盐碱地排渗沟的浅层地下水,放养前水深60~80cm,盐度分别为1~#池14.3‰、2~#池14.3‰、3~#池17.0‰、4~#池15.6‰,放养前十天即5月23日采用生石灰消毒,1~#池250kg、2~#池600kg、3~#池500kg、4~#池600kg。放养前四天即5月29日施改良剂,1~#池250kg、2~#池850kg、3~#池750kg、4~#池800kg。 放养情况:6月3日1~#池放25.5万(5.1万尾/亩),2~#池放82万(4.5万尾/亩),3~#池放76.5万(4.2万尾/亩),4~#池放81.6万(4.5万尾/亩);苗种来源为黄骅市渔沟育苗场。  相似文献   

3.
1养殖方式1.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1亩(667平方米)左右为宜,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4.
闫雪崧 《中国饲料》2023,1(4):74-77
南美白对虾(即凡纳滨对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虾类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了研究水温对不同养殖密度下南美白对虾幼体存活率及其后续养殖过程中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设计检测不同密度的南美白对虾幼体(15、25和35万尾/m3)在27、30和33℃培育时的存活率,进一步检测消化酶及后续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初期随着温度的降低,幼体存活率显著增加(P <0.05),密度培养对存活率影响较小。虾苗培育温度及密度对后期饲养过程中成虾平均体重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温高密度培育(33℃35万尾/m3)的虾苗后续平均体重最低(P <0.05)。升温导致仔虾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酶活提高,但33℃时密度过高会造成胰蛋白酶的酶活降低(P <0.05)。由此可见,高温高密度育苗不仅影响南美白对幼虾的存活率,而且影响了养成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流水养殖模式和静水养殖模式下光唇裂腹鱼肌肉营养品质差异,试验将120尾光唇裂腹鱼随机分为两组(流水组和池塘组),每组60尾。流水组和池塘组水温均控制在(16±3)℃,pH值均为8.5±0.5,溶解氧均为(7±1)mg/L,养殖密度均为30尾/m2。流水组采用流水养殖模式,水流速度为0.3~0.6 m/s;池塘组采用静水养殖模式。试验期为1年,试验结束后,每组各选择3尾体长和体重相近、体表完好、健康有活力的鱼采集肌肉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两种养殖模式下光唇裂腹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水分、灰分、粗脂肪、总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并对两组肌肉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流水组与池塘组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90%和21.33%,水分含量分别为74.93%和74.60%,灰分含量分别为1.27%和1.13%,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9%和1.63%,总糖含量分别为0.29%和0.30%。其中流水组肌肉蛋白质、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两组水分和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流水组肌肉中共检出17种脂肪酸,池塘组...  相似文献   

6.
2.鱼虾混养产量高 广东省新会市荷塘镇一养虾户,于1994年新开池塘4亩养殖罗氏沼虾,在养虾期间混养较多的鳙鱼净化水质,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共收获商品虾1527.5公斤,商品鱼650公斤,总收入6.2万元,纯收4万元。主要生产技术经验是: (1) 改善虾池养殖条件:养虾池按常规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达氏鳇幼鱼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5 000尾达氏鳇幼鱼随机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和E组),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的养殖密度(1 111尾/m3、1 481尾/m3、1 852尾/m3、2 222尾/m3、2 593尾/m3)进行养殖,每组3个重复,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终末体长、终末体重、体长绝对增长量、体重绝对增长量、体长相对增长率、体重相对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和体重特定生长率)、血清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三酰甘油、球蛋白、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含量)和脂肪酶活性,分析不同养殖密度对达氏鳇幼鱼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的终末体长、终末体重、体长绝对增长量、体重绝对增长量、体长相对增长率、体重相对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及体重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其中A组的终末体长和终末体重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E组(P<0.05),...  相似文献   

8.
鲫鱼的养殖     
1养殖前的准备工作池塘以3~20亩(每亩667平方米)、深2~3米为佳,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和池底平坦。池塘应具有投饵机,增养机(每3~5亩水面配备3千瓦的1台),大拖网(为以后抽样及出售作好准备)。鱼  相似文献   

9.
鳅池建设要科学。要选择日照充足,温暖通风,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池塘、田塘开挖鳅池。鳅池消毒要彻底。放苗前15天左右,将池水排干或保持水深6~10厘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肥水放苗是关健。施肥后7~10天左右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如枝角类、挠足类等生成,即可投放鳅苗。放养密度要合理。规格为4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30000~35000尾;规格为3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20000~30000尾。饲料荤素要搭配。在进行池塘饲养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猪血、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菜饼、豆渣、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饲料,也可用上述饲料作为原料,制成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巡塘要勤。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疾病要早防。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整、消毒,放苗时对鳅苗进消毒。  相似文献   

10.
泥鳅属小型杂食性鱼类,其养殖方法简便易行。 一、养鳅池条件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池塘、稻(莲)田、庭院小池等水体养殖。用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1~1.5米,池底淤泥厚20~30厘米,水深40~50厘米,注、排水口都要安装防逃设备,靠近排水口的池底挖一面积2~5平方米、深20~30厘米的集鱼坑,便于捕捞。  相似文献   

11.
锦鲤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而且生长快 ,杂食性 ,饵料利用率高 ,环境适应能力强 ,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在池塘养殖中既适合单养也适合配养。目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998年 12月 ,我站利用本县双兴鳗场 2 30 m2 的池塘 ,投放 2 0 0 0尾 5~ 8cm长的锦鲤 ,到1999年 11月份 ,共捕获上市观赏鱼 150 0尾 ,平均每公顷水面利润达 8.1万元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养殖方法如下。1 闲置养鳗池整理准备 选择池底平坦 ,水源充足 ,无污染 ,排灌方便不漏水的闲置池 ,每公顷用 2 2 50~30 0 0 kg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 ,1周后注入新水 ,加至1m以…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进行了以虹鳟鱼为主养的池塘套养不同密度鲟鱼的试验。在投喂相同虹鳟鱼饲料量的情况下,以单养虹鳟鱼池塘作为对照,按照试验池塘50尾、100尾、200尾三个不同密度进行套养鲟鱼试验。经过230d的养殖,通过对对照池塘和试验池塘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池鲟鱼的产量分别达到35kg、67kg、86kg;鲟鱼的投入产出比分别达到1:2.00,1:1.92,1:1.23。试验结果表明:虹鳟鱼池塘套养鲟鱼的养殖模式是可行的;当虹鳟鱼套养鲟鱼的比例不高于5%时,套养池塘的产量高,经济收益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养殖废水排放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罗非鱼养殖池塘+高效生物过滤槽+大型智能投饲增氧系统+叶轮式增氧机+臭氧射流式增氧机+大跨度柔性保温大棚"工艺技术模式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开展保温大棚池塘罗非鱼循环水养殖试验,生物处理槽水体总氮、总磷、氨氮、COD平均降解率分别为14.58%、27.32%、48.97%、51.01%,获得罗非鱼平均产量7 603.5 kg/667 m~2、平均产值9.541万元/667 m~2、平均利润2.180 8万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1.29,投资收益率29.45%。由此得出结论:集成池塘循环水、保温越冬大棚、智能投饲、增氧消毒、生物过滤槽处理等养殖设施,实现养殖池塘水体循环净化处理,涵盖养殖水体高效增氧和杀菌消毒功能,养殖密度和安全生产得以保证,养殖生产投饲管理实现自动化,进一步优化了养殖对象的摄食环境,形成了现有池塘基础的综合集成科学养殖技术模式;池塘配置生物过滤槽因地制宜,设计简单、投入省、占地少、易操作,水体总氮、总磷、氨氮、COD降解效果明显,形成养殖废水处理循环养殖利用,符合当前渔业养殖环境可持续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闲置虾池培育鲈鱼鱼种,经大棚越冬,来年再放入池塘养成。通过对鲈鱼的生态、生理特性、苗种培育、海水塑料大棚越冬及商品鲈鱼养成等方面的研究,实施有效的水质管理、营养调配和病害防治技术,从1993年到1996年,7790亩闲置虾池得以充分利用。该研究开发规模大、效益高,近8000亩虾池产鱼种1358万尾,效益1336万元,开发越冬水体53580m~3,出池越冬鱼种115万尾,效益805万元,养成鱼2094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本囊对虾不同养殖密度(150、200、250、300尾/m~2)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揭示日本囊对虾养殖密度与其生长间关系,在闲置的鲍鱼育苗池进行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增长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存活率均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P0.01),但变异系数(体长或体重)却随着养殖密度增大而上升,其中各试验组体长变异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体重变异系数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本囊对虾养殖密度为213尾/m2时,其养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尼罗罗非鱼的生产潜力,密执安大学水产系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放养方法的对此试验。将全雄罗非鱼放养在数个280m~2的土塘中,日施干鸡粪8kg/hm~2,施尿素和三元过磷酸钙4.0kg/hm~2。放养密度分别为0.8尾、1.6尾和2.4尾/m~2。养殖2.5个月,密度为0.8尾/m~2的池塘再补充放养0.8尾/m~2;密度为1.6尾/m~2的池塘埔出50%。结果发现:放养密度为0.8尾/m~2、1.6尾/m~2和  相似文献   

17.
(四)月鳢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单养:月鳢单养效益突出。每0.067公顷可年产商品鱼1000公斤,产值约10万元,投入产出比1:4左右,具体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月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对水体大小及鱼池结构无特殊要求。池塘大小视养殖规模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测定,从而科学地评定其品质特性,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除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溏养殖克氏原螯虾(P 0.05)外,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相近;检测得到了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2975%(池塘)和6.3800%(稻田),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6.2300%(池塘)和16.3450%(稻田);依据氨基酸的化学评分,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8.32(池塘)和78.07(稻田);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钙、磷和铁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 0.05)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具有脂肪含量低、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矿物元素含量高等特点,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均具有氨基酸组分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取青鱼与搭配鱼重量80∶20池塘成鱼养殖法,投放120~150 g/尾青鱼种,经263 d的精心饲养,出池成鱼规格达到1 545 g/尾,产量为900.8 kg/667 m2,出池比例达81.2%,净增10.3倍,成活率92.5%,总产成鱼1 109.5 kg/667 m2,投入产出比1∶2.29.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清水江鲤杂交改良子一代的生产性能,以清水江土著鲤作为对照,开展池塘饲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1)生长速度:试验组日增重为4.52g/尾,比对照组(2.7g/尾)提高67.41%。(2)产量:试验组平均产量为1435.7kg/667m2,比对照组(795.4kg/667m2)提高80.50%。(3)效益:试验组净产值为16058.0元/667m2,比对照组(8901.9元/667m2)提高80.40%。(4)投产比:试验组投产比为1∶1.59,比对照组(1∶1.37)提高16.06%。结论:清水江鲤杂交改良子一代池塘饲养比清水江土著鲤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