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烯丙孕素片的制备及质量进行研究。以药物的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主要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制备一种延缓崩解开始时间的烯丙孕素片,以适应不同猪场和环境的湿法饲喂需求。考察烯丙孕素片的外观性状、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测定等,重点对烯丙孕素片的溶出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烯丙孕素片外观性状、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含量测定等结果符合要求,含量测定为标示量的90.0%~105.0%。崩解时限和溶出度结果表明,烯丙孕素片在遇水后7~15分钟全部崩解完毕,溶出度大于90%。研究所得烯丙孕素片的崩解时限延长了5~10分钟,且溶出度和含量均达标。由此确定研制的烯丙孕素片处方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符合拟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优选银杏叶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制备快速起效、服用方便的银杏叶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通过调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处方,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得分散片。结果最优处方为A2B2C2,即35%微晶纤维素、3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聚乙二醇-6000。此处方制备银杏叶分散片工艺简单、硬度适中,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要求。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合理,制得的银杏叶分散片具有明显的速释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制备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的工艺,本试验采用湿法分别制备酸性粒和碱性粒,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选制备泡腾片的最优工艺。结果显示:大黄芩鱼复方中草药泡腾片最优的制备工艺为泡腾崩解剂用量为60%、酸碱比为0.5:1、PEG-6000用量为4.5%、甘露醇用量为1%,且pH、崩解时限、发泡量等均符合药典中对泡腾片的质量检查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土霉素片剂的崩解和溶出,并迅速产生药效,本试验制备了土霉素分散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筛选崩解剂对崩解时间的影响,以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处方,并对分散片的片重差异、脆碎度、崩解时间、体外溶出度等数据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当处方中羧甲基淀粉钠为9%、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3%、微晶纤维素为20%时,制得的土霉素分散片符合要求。本试验制备的土霉素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能够快速崩解和溶出,能更好地发挥药物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巢脾多糖片的处方工艺,采用硫酸—苯酚法处理多种辅料,筛选出对含量测定无影响的无水磷酸氢钙、交联聚维酮、PVPK30分别作为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以上述辅料用量及压片压力为考查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得出最佳处方工艺:巢脾多糖22%,无水磷酸氢钙52%,交联聚维酮10%,15%PVPK30-90%乙醇15%,硬脂酸镁1%,压片压力4.2 N。在最佳处方工艺条件下制备3批样品,其脆碎度、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均合格,平均含量达到97%以上,10 min累积溶出度达90%以上。表明该处方条件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中的氟尼辛葡甲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制剂中氟尼辛葡甲胺的含量,并测定了其崩解时限、重量差异、脆碎度和溶出度。结果显示: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能在30 s内崩解完全,重量差异和脆碎度均符合规定;制剂在人工唾液中60 s内溶出低于10%,在pH值4.5的醋酸缓冲液中10 min内溶出超过80%,表明具有掩味效果及速释特性;TLC背景清晰,分离效果好,无干扰;氟尼辛葡甲胺在24.5~24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n=6)为0.58%。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 PV、XW、ST等辅料制备环丙沙星速溶片。以崩解时间为指标 ,用正交试验L8( 2 7)对制备工艺及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 ;确定最佳工艺与处方。结果显示 :辅料用法、辅料粒度和药粉粒度对速溶片崩解时间有显著性影响。利用紫外扫描仪在 2 76nm波长下绘制环丙沙星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 A=8.5 67× 1 0 - 2·C+ 5 .71 4× 1 0 - 3,r=0 .9995。环丙沙星平均回收率为 99.0 9% ,RSD=1 .0 63%。对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结果速溶片剂在 3min之内迅速崩解。含量均匀度符合中国兽药典含量均匀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崩解时间为指标,用正交试验L8(2^7)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与处方。用紫外扫描仪在λ为200-400nm波长范围内,对甲磺酸培氟沙星辅料分别进行扫描,甲磺酸培氟沙星在271.5nm处有最大吸收并绘制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25+0.703C,r=0.9997,线性范围4.47-26.82mg/L,测出甲磺酸培氟沙星速溶片的回收率为99.5%,RSD为1.28%。对速溶片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表明:硬度、崩解时限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恩诺沙星水溶性,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恩诺沙星-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方法及工艺。利用相溶解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处方为恩诺沙星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包合温度60℃,包合时间3h,溶解度增大了165倍。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可提高恩诺沙星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杨柳  陆洋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11):45-48
为了对犬用盐酸特比萘芬片剂进行矫味处方筛选并对盐酸特比萘芬进行含量测定,试验以片剂成型性为指标优选出含5%纯天然鸡粉、3%鸡粉香精及5%味精的片剂矫味处方,并分别按照处方对所制片剂进行重量差异、崩解时限考察,再以比格犬对各处方片剂偏好筛选出最优矫味剂为纯天然鸡粉,采用HPLC法测定该矫味处方盐酸特比萘芬含量。盐酸特比萘芬回归曲线方程为y=2.652×10~7x-2.418×10~4(r=0.9998),在0.0201~0.4026 m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0.94(n=6)。对三批片剂进行含量测定,含量在99.17%~101.24%之间,含量均匀度A+1.8S15。因此所筛选的矫味剂处方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符合生产要求,纯天然鸡粉作为矫味剂既可以迎合犬类的偏爱又不影响片剂的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主要针对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优选工艺条件,并以崩解时限、硬度作为考核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微晶纤维素50%,乳糖20%,PVPP6%,微粉硅胶3%,经混合后直接压片。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选恩诺沙星淀粉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试验将反相乳液聚合法与包埋载药法结合起来,以可溶性淀粉为载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恩诺沙星淀粉微球;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载药微球的粒径大小及形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4 g、恩诺沙星0.04 g、交联剂1.0 g、乳化剂0.8 g、反应时间2 h;按照此优化工艺参数制得的载药微球的总载药量为2.53%、包封率为89.72%;恩诺沙星淀粉微球大小较均匀,形态圆整,分散性较好,粒径为60μm左右;在最初2.5小时时释药量约为43.12%,至第8小时时释药量达80.69%,之后逐步释放,到第10小时时累积释药量占总药量的82.51%。说明此制备工艺可行,所制得的恩诺沙星淀粉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3种不同质量比的两嵌段共聚物制备的聚合物胶束,优化恩诺沙星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并考察该胶束的理化性质和体外释药特性。以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恩诺沙星聚合物胶束,并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处方;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特性,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红外分光光度法(IR)确证含药胶束特征。结果显示,采用PLA16000-mPEG2000(聚乳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共聚物为载体,以丙酮为有机溶剂,所制备胶束平均粒径为(117.2±8.2)nm,载药量为(3.3±0.17)%,包封率为(32.3±1.70)%;相对于另外2种材料制备的胶束有较好的载药量,且IR确证药物已被包封在胶束中。恩诺沙星胶束体外释药试验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4.
研制以恩诺沙星为主药的凝胶剂。拟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可行,处方中的赋形剂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结论该凝胶剂处方设计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口腔崩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是指不需用水,直接将片剂置于舌,遇唾液迅速崩解,借吞咽动力,药物即可入胃起效的片剂,因其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而成为片剂研制开发的重点,目前美国在兽药方面已成功研制出该剂型,而国内兽药市场尚未有该技术的报道,也未有口腔崩解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口腔崩解片作为药物的一种新型固体分散制剂,因其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和口感好等优点成为片剂研发的重点。近年来,口腔崩解片的开发研究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兽药新剂型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恩诺沙星纳米乳并确定其抑菌效果,试验采用低能乳化法中的相转变法制备恩诺沙星纳米乳,对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进行了乳液类型的判定、形态观察、粒径分布测定,研究存放时间、存放温度对制备的恩诺沙星纳米乳外观状态及粒径的影响,以及测定恩诺沙星纳米乳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聚氧乙烯蓖麻油-40 (EL-40)为表面活性剂、乙酸为助表面活性剂,纯化水为水相制备的水包油(O/W)型恩诺沙星纳米乳外观澄清、透明,电镜下观察恩诺沙星纳米乳粒子呈圆球形,分布均匀,不粘连;粒径范围为10~100 nm,粒径大小在纳米乳标准范围内,乳液多分散系数(PDI)为0.192;8 000 r/min离心15 min不分层,乳液性质稳定;10%恩诺沙星纳米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2,2.71,3.82 cm, 10%恩诺沙星可溶性粉为2.73,1.30,2.84 cm, 10%恩诺沙星溶液为3.55,2.56,3.64 cm; 10%恩诺沙星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0.062 5μg/mL,对大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纯中药制剂复神丸,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将处方组成的中药经粉碎、过筛、混匀、加工制成丸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丸剂项下有关规定检验,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陈皮和石菖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神丸经过检验,其崩解时限、水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丸剂项下有关规定,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行。结论:复神丸的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环糊精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FF-2-HP-β-CD-PLGA NPs),筛选出其最优处方并进行评价。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F-2-HP-β-CD-PLGA NP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乳化剂浓度、药脂比、药物浓度和2-HP-β-CD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制备FF-2-HP-β-CD-PLGA NPs的最佳工艺为PVA浓度2%,药物与PLGA用量比1∶15,药物浓度2.0 mg·mL-1,2-HP-β-CD浓度为1.5%。测得平均包封率为(82.02±0.82)%,处方的重现性较好且工艺稳定可行。在体外药物释放试验中,FF-2-HP-β-CD-PLGA NPs释放速率明显较FF慢且平稳(P<0.05),后期可持续平稳释放至72 h,累积释放率为(82.08±1.71)%。结论表明,制备的FF-2-HP-β-CD-PLGA NPs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缓释行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