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是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其不仅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对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制约着常规饲料转化效率的提高及饲料的开发利用,有效掌握消除抗营养因子对饲料不良影响的方法,对饲料生产和畜禽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畜禽饲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利用水平.因此,人们对大豆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并对使大豆抗营养因子失活的方法和发酵豆粕的营养特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豆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和油脂来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畜禽饲料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原料。但因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集素、脂肪氧化酶、脲酶等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又限制了大豆及其制品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1~2]。因此,为了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使用效率和水平,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钝化和灭活大豆及其制品中的抗营养因子。已有研究表明,降低或去除大豆及其制品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有热处理~[3~4]、蒸汽处理~[5]、挤压膨化~[6~8]和益生菌发酵~[9~10]  相似文献   

4.
文章总结了畜禽生产中可利用的藻类及其营养成分,重点介绍了含藻饲料对以猪和鸡为代表的畜禽生长、免疫、肌肉品质、产蛋性能和禽蛋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还指出了藻类在畜禽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藻类资源在猪、鸡养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藻类分布广、易生长、产量大,尤其是海藻,含有陆生植物不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色素的微藻添加到饲料中能改善畜禽肉品质,提升禽蛋品质;将富含多糖等活性物质的大型海藻添加到饲料中有助于提升畜禽免疫力。饲料中添加少量藻类可提高饲料稳定性,提升畜禽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当藻类添加量过高时,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会对畜禽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可消除部分抗营养因子,减轻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总结了畜禽生产中可利用的藻类及其营养成分,重点介绍了含藻饲料对以猪和鸡为代表的畜禽生长、免疫、肌肉品质、产蛋性能和禽蛋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还指出了藻类在畜禽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藻类资源在猪、鸡养殖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藻类分布广、易生长、产量大,尤其是海藻,含有陆生植物不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色素的微藻添加到饲料中能改善畜禽肉品质,提升禽蛋品质;将富含多糖等活性物质的大型海藻添加到饲料中有助于提升畜禽免疫力。饲料中添加少量藻类可提高饲料稳定性,提升畜禽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当藻类添加量过高时,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会对畜禽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可消除部分抗营养因子,减轻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抗原的组成、抗营养作用、作用机制,对仔猪产生的影响、加工处理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利用大豆作为畜禽饲料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豆粕是指大豆采油过的残渣经过适度加热、干燥、粉碎而成的副产品,其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比较平衡,被作为植物蛋白质原料广泛的运用于畜禽、水产、宠物饲料生产中。但豆粕中含有非淀粉多糖、大豆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使用。目前,关于抗营养因子问题趋向于用生物学方法来解决,几乎所有的大豆或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都可以通过体外加酶的办法得  相似文献   

8.
大豆作为一种优质低价的植物性蛋白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畜禽饲料中,但大豆蛋白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使其在断奶仔猪和犊牛饲料中的应用受到影响。本文就大豆抗原蛋白的组成、作用以及对断奶仔猪、犊牛产生的影响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信息采撷     
饲料污染的六种途径在畜禽养殖时,来自饲料方面的种种污染,往往导致养殖损失。在使用养殖饲料时,要严防以下六种污染:1虫害鼠害污染在温度适宜、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螨类对饲料危害较大。鼠害不仅会造成饲料损失,还会造成饲料污染,传播疾病。2微生物类污染饲料滋生有害微生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赤霉烯酮等对畜禽有害的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强。3抗营养因子污染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等,它们的存在会干扰畜禽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4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工业“三…  相似文献   

10.
在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它直接影响了配合饲料的成本价格和内在质量.大豆是理想的高热能、高蛋白质原料之一,据测定全脂大豆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在36%以上,粗脂肪含量在17%以上,粗纤维含量5.6%,粗灰分含量4.2%,其中赖氨酸含量可达2.77%.但是,生大豆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皂角苷、红血球凝集素等,不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使饲料的代谢能降低,还使动物泻痢、胰腺肿大,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对热都不稳定,通过加热可以破坏它们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1.虫害鼠害污染。虫害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鼠害不仅会造成饲料损失,还会造成饲料污染,传播疾病。  2.微生物类污染。饲料孳生黄曲霉菌、青霉菌、赤霉菌和镰刀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赤霉烯酮等对畜禽有害的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强。  3.抗营养因子污染。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矿物元素生物有效性抑制因子、拮抗维生素作用因子、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作用因子等。它们的存在会干扰畜禽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4.有害化学物质污…  相似文献   

12.
<正>豆粕作为优质的植物源性蛋白质饲料,基于其粗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的优点,在畜禽饲料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研究表明未经处理的豆粕还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植酸、非淀粉多糖、酚类化合物以及脲酶等,这些抗营养因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畜禽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尤其是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的幼龄动物,更是  相似文献   

13.
大豆寡糖(SBOS)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尤其是豆科植物,具有维护肠道健康、保护肝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在畜禽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SBOS为抗营养因子,易导致动物机体发生胃肠胀气、腹泻,但其维护肠道健康、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SBOS的生理功能及不同含量SBOS在畜禽营养方面的作用,为SBOS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饲草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对畜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营养因子(anti-nutririon faetor,ANF)是指某些牧草和饲料作物在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并通过不同机制对畜禽营养过程产生负效应的一类物质。一般来讲,它可引起畜禽生长减慢、饲料转化率降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和器官损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降低畜禽对饲料蛋白质消化利用1.1 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豆科植物,并以果实中居多(大豆叶子中含量也很高)。已经证实,蛋白酶抑制剂分为二种:即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豆粕是豆油加工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中一类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由于豆粕中存在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凝集素、脲酶、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低聚糖、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利用率下降以及动物生长停止等一系列中毒症状,进而影响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梁威 《饲料研究》1990,(12):19-20
蚕豆作为人的粮食和畜禽饲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很少发现对人或畜禽产生不利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蚕豆中含有数种营养抑制物,能够降低畜禽生产的饲料利用率。蚕豆抗营养抑制物主要为:缩合单宁、蚕豆嘧啶核苷、伴蚕豆嘧啶核苷、植酸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以其蛋白质品质好、能量高而被饲料加工业普遍接受,但因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使其各种成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外,为提高畜禽饲料能量水平,有些地方在饲料中添加5%~6%的脂肪,但不论是流体还是固体油脂,粘滞性都比较大,添加在饲料中都增加了混拌难度。随着人们对膨化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和膨化工艺的逐步完善,膨化全脂大豆作为高能高蛋白饲料资源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肉鸡、子猪等饲料中,在饲料生产中使用膨化大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8.
齐丹  周涛 《饲料研究》2023,(22):175-179
豆渣是大豆加工后的副产品,营养价值高,除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豆渣可直接应用于畜禽养殖,也可以经微生物发酵以及菌酶协同发酵改善品质,降解豆渣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豆渣饲料营养价值及其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发酵豆渣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改善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文章在介绍豆渣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豆渣饲料化应用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以期为豆渣在养殖业中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大豆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资源,其中含有35%的粗蛋白,经过加工而成的大豆饼粕含有42%左右的粗蛋白,而且必需氨基酸丰富平衡,因此是动物日粮中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其中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s),加工或饲用不当,不仅会造成营养价值下降,而且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禽生产性能(表1)。1大豆及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表1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及对动物的危害1.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 PI)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数百种蛋白酶抑制剂,大豆中普遍存在的为胰蛋白酶抑制剂( Trypsin…  相似文献   

20.
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品质的保障是改善畜禽养殖健康状况,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关键。部分农作物副产物以及饲料原料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或者品质较差等原因限制了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通过液态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同时降解大分子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价值,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