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对鸮形目6种鸟类普通雕鸮(Bubo bubo)、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红角鸮(Otus scops)、长耳鸮(Asio otus)进行鉴别,试验以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各量化指标的组间偏差进行评定,并以这5个量化指标为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再利用方差所占比例解释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表明:各量化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或不显著(P0.05)。说明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作为物种的鉴定具有标志性特征,以这些量化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可对鸮形目鸟类进行种属鉴定,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斌 《野生动物》2006,27(3):5-7
当森林中白天的喧闹过去,夜幕降临,一切变得寂静无声的时候,当其它鸟类回归爱巢,进入梦香的时候,鹗却睁开了它那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开始了一天的“狩猎”生活。在民间人们常将鸮称为“猫头鹰”,但并没有猫头鹰这种鸟,“猫头鹰”是人们对鸮形目中大多数常见鸮类的俗称。鸮形目分为两科:草鸮科和鸱鸮科,全世界共有约130种,我国有31种,由于数量不多,又是一种益鸟,故均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在我国常见的有雕鸮、长耳鸮、红角鸮、林雕鸮、草鸮、斑头鸺鹞等。  相似文献   

3.
<正>猛禽是指隼形目和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隼、鸮、鸺鹠等,大多以捕食其他小动物为食,是肉食性鸟类。分布遍及全国各地。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在控制啮齿类数量,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将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种全部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猛禽的栖息环境正变的越来越小,猛禽面临着更多的生存威胁。据统计,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及人类  相似文献   

4.
锤头鹳和鲸头鹳是鹳形目鸟类中古老而又特殊的种,形态和习性奇异,因而被分别单独列为一个科,即锤头鹳和鲸头鹳科。 锤头鹳(Scopus umbretta)属锤头鹳科(Scopidae),世界仅有一种,该鸟全长仅50厘米,体形咋一看像中型的鹭,但头、颈较短,前三趾间有微蹼。身体羽毛  相似文献   

5.
1金雕简介 1.1金雕形态特征 金雕属于鹰科,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全长761~805 cm,翼展达2.3 m,体质量2~6.5 kg.头顶黑褐色,后头至后颈羽毛尖长,呈柳叶状,羽端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背肩部微缀紫色光泽;尾上覆羽淡褐色,尖端近黑褐色,尾羽灰褐色,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或斑纹和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暗赤褐色,羽端较淡,为淡赤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内翈基部灰白色,缀杂乱的黑褐色横斑或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基部具灰白色斑纹,耳羽黑褐色.下体颏、喉、前颈都黑褐色,羽基白色;胸、腹黑褐色,羽轴纹较淡,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及腋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  相似文献   

6.
北京动物园饲养圣多年 ,从未达到繁殖。 1999年将多种不同种类的鸟移至新建混养大厅中 ,于 2 0 0 0年 6~ 7月间共繁殖成功 6只圣小雏。本文报道圣在北京动物园的饲养繁殖情况。圣 (Threskiornisaethiopica) ,又名白 ,属鹳形目科鸟类 ,分布于我国沿海各省和日本、斯里兰卡、印度及非洲等地。全长约 75cm ,体型中等 ,体羽全白。头与颈部裸出 ,裸出部皮肤黑色。翼下覆羽有一条棕红色带斑。腰与尾上覆羽带淡灰色丝状饰羽。嘴长而下弯黑色 ,脚黑色。此鸟栖息于树上 ,并在沼泽湿地等水域活动。常与白鹭类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长白山地区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两性的形态特征差别,试验动物采自长白山北麓,测量体长、头长、头宽、吻长、眼间距、鼻间距、眼径、前臂及手长、后肢长、胫长、体重11项形态学指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两性形态特征的差别。结果表明:雌雄东方铃蟾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的吻长极显著大于雄性(P0.01),胫长显著小于雄性(P0.05),雄性体重、头宽、胫长与体长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头宽和胫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东方铃蟾两性同形的形态特征与铃蟾属其他物种相似,可能具有种属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的“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部的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和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公鸭30~32周龄,母鸭28~30周龄,年产蛋80~  相似文献   

9.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部的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和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为公鸭30—32周龄,母鸭28—30周龄,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g,孵化期35d。成年公番…  相似文献   

10.
番鸭属乌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所谓的“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暖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和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公鸭30~32周龄,母鸭28~30周龄,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克,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约3~5千克,母番鸭1…  相似文献   

11.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部的咏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和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公鸭月一32周龄,母鸭兀一对周龄,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g,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约3-5kg,母番鸭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