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Ⅱ.小麦白粉病的病原菌何家泌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与形态1.1白粉菌的分类地位小麦白粉菌学名为ErysipheqraminisD.C.f.sp.triticimarc...  相似文献   

2.
深州蜜桃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的研究I.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锭格孢(Alternarta 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斑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下旬)出现,以后着病斑的发展,症状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相似文献   

3.
经鉴定,蜜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主要危害果实,病班最早在果实第2次膨大期(7月中下旬)出现,以后继续发展。随着病斑的发展,症状表现为乳突状、黄尖、红尖(红斑)、褐腐和黑斑。  相似文献   

4.
症状观察结果确认平和县琯溪蜜柚黑斑病出现2种症状类型:黑星型和黑斑型.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果实黑斑病的病原鉴定为亚洲柑橘叶点霉,叶片黑斑有亚洲柑橘叶点霉和中华柑橘叶点霉.采用科赫氏法则证实亚洲柑橘叶点霉是瑁溪蜜柚黑斑病的病原菌,中华柑橘叶点霉未能对琯溪蜜柚果实致病.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芸  王思明 《农业考古》2006,22(4):191-201,203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ruus,菊科(Compositae)一年生草本,原产美洲。向日葵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和油菜。2003年,我国种植向日葵117万公顷,总产174万吨,其经济价值超过玉米和大豆。向日葵自明代传入我国后,对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油用牡丹常见的黑斑病病原菌。[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对油用牡丹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鉴定,并利用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油用牡丹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用牡丹病害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蛋果褐斑病的鉴定和温度对病原菌生长、产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蛋果褐斑病的症状描述,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形态显微镜观察,该病原菌被鉴定为鸡蛋果交链孢(Alternariapassifloraesimmonds)。测定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7℃,最适产生孢子温度为20℃。侵入途径的测定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可直接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  相似文献   

8.
对福州建新镇花卉基地新发现的一种香石竹叶部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病原形态观察等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为香石竹叶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dianthiStevensandHal,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香石竹叶斑病在福建省系首次报  相似文献   

9.
北京生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生菜黑斑病是生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影响生菜质量并导致减产。目前报道的生菜黑斑病病原菌种类较多,为了明确引起北京地区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从北京市昌平区生菜种植温室采集生菜黑斑病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与鉴定。【方法】采用的病原菌鉴定的主要方法为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对病原菌DNA的ITS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起生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生菜黑斑病的相关研究以及今后生产上相关生菜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6个向日葵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分布于新疆的向日葵主要栽培和地方品种包括油用型的夫尼姆克和HA89,食用型的石河子食用葵花和焉耆白葵花,兼用型的和田多头和疏附葵花共6个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阐明了6个向日葵品种在细胞学上的异质性。其核型公式(2n=2x=34)及类别分别是:夫尼姆克:2M+24m+6sm+2st(2A),HA89:20m+14sm(2A),和田多头2M+20m+8sm+4st(2A),疏附葵花:2M+24m+8sm(2B),石河子食用葵花:2M+28m+4sm(1A),焉耆白葵花:24m+10sm(2A)。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菊科植物上链格孢属真菌的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链格孢属8个种,并附描述和线条图。它们是:胜红蓟链格孢、红花链格孢、向日葵链格孢、白花菊链格孢、长极链格孢、苦苣菜链格孢、万寿菊链格孢和百日菊链格孢。  相似文献   

12.
陈燕  张祥林  王翀  刘彬  王文正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54-2060
[目的]研究向日葵茎溃疡病菌(Phomopsis helianthi)生态适应性中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期建立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便有效采取检疫处理措施.[方法]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和光照),对该菌培养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和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结果]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在PDA、CM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改良的查彼培养基和W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酵母膏和硝酸钾.在6~34℃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适宜生长pH 3.0~12.0,最适pH 5.0~10.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助于菌丝的生长.[结论]通过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知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助于对该病菌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13.
张春杨  温玮  卢明锋  张壮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13-10313
从华西箭竹病理组织上分离到一株真菌,通过对其产孢模式和分生孢子特点等的形态学研究,发现该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该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向日葵黑茎病菌Phoma helianthi Taberosi生态适应性中的营养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便采取有效检疫处理措施.[方法]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对该菌培养7 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和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结果]向日葵黑茎病菌在PDA、HL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W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钾.在温度4-32℃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适宜生长的PH4.0-8.0,最适PH5.0-7.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助于菌丝的生长.[结论]通过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知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助于对该病菌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有害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Delphi4.0开发的向日葵有害生物数据库管理系统 (SPDMS) ,由数据录入、数据查询和系统帮助三大子系统组成 ,该系统收录了向日葵各种有害生物的 112 7条文献 ,并建立了关于向日葵霜霉病 (Plasmoparahalstedii)、黑斑病 (Alternaria helianthi)、锈病 (Puccinia helianthi.)、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褐色茎腐病(Phomopsis helianthi)、茎点霉黑茎病 (Phoma macdonaldii)、褐斑病 (Septoria helianthi.)、黄萎病 (Verticilliumalboatrum Reinke & Berthier,V.Dahliae)等病害 ,列当属 (Orobanche spp.)和菟丝子属 (Cuscuta spp.)等寄生性种子植物 ,以及红色种子象 (Smicronyx fulvus)、灰色种子象 (Smicronyx sordidus)、向日葵叶甲 (Zygogrammaexclamationis)、向日葵瘿蚊 (Contarinia schulzi)等重要有害生物的系统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黑斑病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我国北方严重发生,目前在生产中仍有潜在风险。黑斑病病原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萝卜链格孢的鉴定主要借助病菌形态、病原变异、核酸序列、同工酶与酶联免疫分析,其中从核酸水平进行病原鉴定更为快捷;黑斑病菌毒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是重要致病因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传黑斑病菌种的检测和鉴定。在该病害的防治方法中,种子处理及施用高效低毒杀菌剂是有效途径。今后应在分子水平上注重对病原种群构成、病害流行及种子健康检测方法的研究,同时加强该病害生物防治的基础和技术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威胁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黑斑病和褐斑病,其中菌核病危害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这三种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危害严重性,提出了较为经济适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白黄笋顶孢霉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株从马铃薯干腐病罹病薯块上分离得到的砖红色轮枝菌状真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生物学特征分析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白黄笋顶孢霉(Acrostalagmus luteo-albus),最适生长温度20~25℃,最适pH值为6.该菌对马铃薯块没有致病性,对硫色镰刀菌、草莓鲜壳孢、西瓜壳二孢、立枯丝核菌、茄链格孢、嗜果刀孢及芸薹生链格孢有明显的抑菌或溶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表明,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对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spp.)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番茄早疫病适宜使用浓度为400~800倍液,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适宜使用浓度均为800~1200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