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专家对库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鉴定,共整理出昆虫17目,156科,1163种,其中新种9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占68.10%;广布种次之,占23.82%;古北种较少,仅占8.08%;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而昆虫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南岳这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昆虫多样性,对于保护及利用南岳现有昆虫资源、维护其良性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岳昆虫多年的调查统计,区系成分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结果表明南岳昆虫种类繁多,资源昆虫丰富,森林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以东洋成分为主体,东洋与古北成分并存,昆虫群落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宁陕县枯叶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3属49种。云纹枯叶亚科和斜纹枯叶亚科是宁陕县枯叶科昆虫的优势类群。古北界14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57%。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8.78%。古北—东洋共有种12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4.49%。宁陕县枯叶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次之。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宁陕县枯叶科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由荒漠向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带,研究保护区植被组成及其空间分布对维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保护区内61个样点的植被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有植物15科、47属、52种,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有38种、30种和37种,3个区共有物种为22种...  相似文献   

6.
于2011年7-8月和2012年9月对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昆虫区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昆虫样本16目138科454种,根据所采集昆虫标本,从昆虫组成、昆虫地理区系成分以及不同生境对昆虫区系构成的影响3个方面对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昆虫种群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昆虫物种丰富,以鞘翅目鳞翅目为优势目,区内存在众多资源昆虫及保护种;选取鳞翅目作地理区划分析,其中以东洋种和广布种为主体,分别占50%和45.6%,古北成分只占5.6%;选取不同生境间的昆虫种群构成进行分析后,得出山地植被与湿地植被间昆虫组成存在差异,且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五郎溪昆虫名录计16目127科622种。其中鳞翅目372种,占鉴定总数的59.81%;鞘翅目92种,占鉴定总数的14.79%;膜翅目53种,占鉴定总数的8.52%;天敌昆虫约占16.56%。三道坑昆虫以东洋区占优势,占60.81%。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森林植被保存好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7属52种。云纹天蛾亚科、面形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是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区系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85%。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6.54%。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9.23%。汉阴县天蛾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汉阴县天蛾科主要组成成分。这样的区系组成与汉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秦巴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甘肃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共记录鸟类199种、亚种,隶属16目39科,占甘肃省鸟类总数的35.28%;在199种鸟类中,广布种74种、古北种69种、东洋种56种,分别占该保护区鸟类总数的37.19%,34.67%,28.14%;在保护区内繁殖的179种鸟类(留鸟和夏候鸟)中,广布种72种、古北种53种、东洋种54种,分别占在该保护区繁殖鸟类总数的40.22%,29.61%,30.17%,东洋种和古北种比例接近1:1,表明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在动物地理区系上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带.在保护区鸟类资源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1种,Ⅱ级保护物种18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143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沿海拔样方和样带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运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分析研究了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被的群落多样性及其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植物种28科76属96种,主要优势种有糙野青茅(Deyeuxia scabrescen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蒿草(Kobresia sp.).随海拔升高,亚高山草甸植被物种丰富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上升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β多样性(Wilson-Schmida指数、群落相异系数βCS及Cody指数)随着海拔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对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蝽次目昆虫88种(亚种),隶属于12科62属,其中以蝽科种类最多,有40种,其次为缘蝽科,有19种,再次为猎蝽科,有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东洋区成分显著,但具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物种占种总数37.5%,并杂有少量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为主,但与华南区和华中区有较多共有成分,西南-华南共有种占81.8%,西南-华中共有种占76.1%。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具显著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截至目前,云南省记载蚱总科昆虫有6科38属206种,是我国蚱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有154种,为总种数的74.8%;古北种有1种,占总数的0.5%;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界分布的有12种,占约5.8%;云南特有种39种,占18.9%.云南蚱类昆虫区系组成相对简单,东洋种占绝对优势,极少数为古北种,还有少部分的广布种,特有种偏少.在云南中低海拔地带(1 000~2 000 m),蚱总科种类最为丰富.就分布区域来看,在横断山和西双版纳地区蚱类昆虫及其特有种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1000余号,经初步鉴定,共记录紫金白溪自然保护区昆虫17目112科366属495种,其中鳞翅目昆虫占优势,为32科303种,占昆虫总数的61.34%,其次是鞘翅昆虫,19科61种,占总数的12.35%。通过对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掌握该保护区的昆虫种类组成、昆虫群落分布等情况,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全面规划,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积累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陕西板栗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板栗害虫的种类及其区系组成进行了连续2 a的调查。秦巴山区板栗害虫有6目49科143属184种。食叶害虫25科85属109种,分别占总科数的51.02%、总属数的59.44%、总种数的59.24%;由古北界、东洋界以及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19%、25.69%、33.03%。枝梢害虫15科25属27种,分别占总科数的30.61%、总属数的17.48%、总种数的14.67%;东洋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7.04%、29.63%。蛀干害虫5科22属32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4.28%、总属数的15.28%、总种数的17.39%;由东洋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31.25%、43.75%。种实害虫5科8属11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0.20%、总属数的5.59%、总种数的5.98%;由古北界种类和古北-东洋共有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害虫种数的27.27%、54.55%。苗木害虫有3科3属5种,分别占总科数的6.12%、总属数的2.10%、总种数的2.72%;由古北界种类和其它多界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其种数分别占该类昆虫种数的40.0%、40.0%。在这些害虫中,古北界46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00%;东洋界47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25.54%;古北-东洋界共有种64种,占板栗害虫总种数的34.78%;其它界种类27种,占该区板栗害虫总种数的14.67%。秦巴山区板栗害虫以古北界、东洋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为优势种类。符合陕西板栗分布于古北、东洋两界过渡地带的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省8个地州27个县的不同生境中进行虎甲科昆虫的种类调查,共采集虎甲科昆虫标本2 218只,经鉴定,隶属2亚科13属45种,分别占中国已知虎甲科昆虫种、属的28.13%和54.17%.在13个属中,genera Neocollyris和genera Cylindera是2个优势属,genera Neocollyris拥有最多的物种数.文章从分类阶元、特有物种、动物地理区划3个方面分析云南省虎甲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在云南省已知83种虎甲科昆虫中,64种为东洋种,19种为古北和东洋两界兼有种,广布种10种.在云南省现有虎甲科昆虫的20个属中,3个属为云南特有属,特有种35种,占云南省已知的虎甲科昆虫种类的42.17%.虎甲科昆虫在7个地理小区的分布,以西双版纳小区和元江小区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虎甲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我国东部地区,按长江、淮河、黄河等9条自然分界线,记述了官山产196种昆虫分布区的南北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巴氏罐诱法,对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的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的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隐翅虫亚科级甲虫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隐翅虫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共捕获隐翅虫标本1862号,分属于9亚科。其中,前角隐翅虫亚科为优势类群,与四眼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隐翅虫亚科和尖腹隐翅虫亚科一起构成研究样地的常见类群。2)不同功能区生境中隐翅虫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个体数量核心区最多,其他α多样性各项指标均为缓冲区最高,βw为靠近农田实验区最高。3)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核心区与其他3个生境差异性较大,缓冲区与其他3个生境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适度干扰可提高物种多样性,降低人为过度干扰有利于增加隐翅虫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共采集甘肃省森林昆虫标本25万多号,经过严格的鉴定,发现森林昆虫及螨类4 965种,其中昆虫22目264科,4 949种,有706种为甘肃省新纪录,21种为中国新纪录,并鉴定出65个新种;(2)区系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昆虫主要有古北界种类、古北和东洋共有种类、东洋界种类组成,约占总数的80%~90%,其他分布型所占比例较小,从起源上讲,甘肃省昆虫种类亦来自东方系统的种类最多,其次为印度马来西亚系统和中亚细亚系统的种类,并有一定数量的特有种类;(3)基本摸清了甘肃省主要森林害虫的生物学、寄主及分布范围,在不同地区开展了黄斑星天牛、甘伪小眼夜蛾、松梢小卷蛾、舞蠹蛾、吹绵蚧、竹缘蝽、榆举肢蛾、核桃扁叶甲、铜色花椒跳甲等重大森林害虫的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已知356种。对昆虫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经济种类进行分析,并对保护区昆虫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鳞翅目种类最多,共117种,占32.87%,沟谷及水库周边的植被上昆虫种类数量和密度均大于山顶。林业害虫有31种,天敌昆虫有57种。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揭示喜马拉雅山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珠峰段海拔5260~1840m范围的蚂蚁群落结构。观察蚁科Formicidae昆虫22796头,经鉴定隶属于3亚科、14属、23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3个:阿富汗红蚁Myrmica afghanica Radchenko&Elmes、阿氏红蚁M.alperti Elmes&Radchenko、帕氏红蚁M.pachei Forel。结果显示珠峰段蚂蚁群落中发现优势种2个(樱花帕拉蚁Paraparatrechina sakurae(Ito)和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占物种数的8.70%),常见种11个(占物种数的47.83%),稀有种10个(占物种数的43.48%),丰富的稀有种提升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珠峰段北坡和山间谷地的蚂蚁群落相似性较大,与南坡的蚂蚁群落差异显著。北坡和山间谷地海拔较高,属于古北界范围,蚂蚁物种贫乏;南坡海拔跨度大,分属于古北、东洋两界,蚂蚁物种丰富。说明蚂蚁群落结构主要受气温影响,海拔高差决定蚂蚁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本研究在珠峰段记载蚂蚁23种,其中发现中国新记录种3个、西藏新记录种4个、待定种5个,丰富和完善了喜马拉雅山蚂蚁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