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且活性优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以ABTS+·和O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萃取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工艺,以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H·、ABTS+·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并分析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与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 g/mL,硫酸铵质量浓度0.31 g/mL,乙醇体积分数43%,超声功率51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时提取物对2种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9.36±0.80)%,其中OH·清除率为(51.77±0.97)%,ABTS+·清除率为(65.20±1.43)%,较单一双水相法和常规醇提法均有显著提升。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得率为(12.67±0.43)%。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达到了...  相似文献   

2.
以产自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比较两地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不同试样浓度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探究黑果腺肋花楸的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是否受地域影响。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含量影响不大,对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提物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DPPH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铁离子还原力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不同试样浓度水提物内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物理特性、活性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试材,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进行干燥.通过Lab颜色模型评价果粉色泽,pH值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酚、黄酮...  相似文献   

4.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涩味较重,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在酒精中易于浸出,因此加工成露酒将有助于实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经济价值。根据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的浸提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特征吸收波长为529 nm;最佳果粉细度为40目;最佳温度为50℃,对应浸提时间为40 min;浸提溶剂为体积分数20%~60%的食用酒精;最佳料液比例1︰40;最佳震荡频率20次·min~(-1)。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得率为82.5%,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内溶物浓度达到最高,实现保健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类物质功能性研究主要以成分分析、抗氧化性与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以及对人体保健功能性研究为主。现阶段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生物酶系统免遭破坏,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目前,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类物质功能性的产品已经在欧美国家生产和销售,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条件为果粉细度40目,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40MPa,萃取时间2h,流体流量20L·h~(-1),夹带剂添加比例1∶10时,抗氧化物质得率达到最大,约为0.9%。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国内外的产业开发状况、栽植黑果腺肋花楸的立地条件、栽植技术以及苗木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黑果腺肋花楸用途广、发展潜力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值得大力推广栽植。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有益成分,研发出产品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蓝莓、荚蒾、光叶山楂、山荆子、不同光照强度花楸、引种黑果腺肋花楸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浆果中的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野生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为147.965 mg/100g,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20.93%;野生蓝莓的总黄酮含量为459.63 mg/100g,山荆子多糖含量为163.62 mg/g,是野生蓝莓的2.05倍,总黄酮含量为1403.71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3.05倍;不同光照强度花楸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随着光照强度(颜色深度)的增强而增高;引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为615.234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16倍,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7.34%,同时总黄酮含量为2271.30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94倍。光叶山楂和荚蒾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宜作为观赏植物;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又名野樱莓,不老莓,在生产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从黑果腺肋花楸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果实采收、防寒及解除防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将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黑果腺肋花楸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林小浆果灌木,集观叶、观花和观果价值于一身,且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果实富含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发展潜力较大.黑果腺肋花楸在南京地区引种栽培7 a,生长表现良好.该文重点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南京地区的生长结实表现以及其物候期、果实性状和品质等指标.并介绍了其在南京地区的栽培要点,包括种植园建立、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为黑果腺肋花楸在江苏地区的引种、栽培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化学研究和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开发进行综述,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原酒分别与3种葡萄原酒混合配制复合型果酒。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80%,赤霞珠原酒20%~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野山葡萄原酒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80%,冰葡萄原酒20%,这3种复合型果酒在感官方面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黑果腺肋花楸食用药用价值较高,文章结合实践,就施肥配比和施肥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量及稳产性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论证,提出切实易行的施肥技术,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的栽培在山西省也得到了推广。调查表明,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盲目引种、栽培管理中技术水平低、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多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并搞好技术人员培训,普及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管理技术,以实现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产区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是由国外引进的珍贵灌木经济林树种,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系统、规范的栽培技术是发挥其突出价值的根本保证。该文详细介绍了建园、果园经营管理、果实采收与贮存等关键技术,以期为辽宁省黑果腺肋花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业实用技术》2021,(4):70-72
对几种胁迫处理时间下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苗体内生理指标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结果表明,植物在面对淹水条件等逆境胁迫条件下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响应机制,黑果腺肋花楸幼苗表现为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CAT、SOD等2种酶的活性先增加再降低、丙二醛(MDA)酶活性逐渐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花楸树幼苗的初始荧光逐渐增加,最大荧光先增加再降低,花楸苗PS‖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化学活性均有所降低。由此可知黑果腺肋花楸可耐一定程度的淹水胁迫。  相似文献   

17.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笔者指出开展黑果腺肋花楸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迫切需求,以密度配置、大苗建园、改变生产作业方式、安全果品生产等为研究方向,提出各龄级适宜密度、机械化栽培管理、果实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的目标,从而实现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栽培,推动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鹏 《林业科技》2019,(2):36-39
在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加工中,需要在不改变多酚类物质原有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果汁的糖度。利用生物法,可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糖分转化成CO_2、水和乙醇,然后利用蒸馏法除去,从而实现降糖目标。影响生物降糖的主要因素包括降糖温度、通气量和降糖pH值,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生物降糖的研究,得出最佳降糖温度为果汁中心温度30℃,最佳通气量为30 v/v·h,最佳降糖pH值为4~4.5。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糖度降低到1%以下,降糖比率达到94.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马艳丽 《林业科技》2012,37(4):31-33
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成分调整、接种、发酵、降酸、澄清、除菌等工序处理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可加工成口感柔和、色泽诱人的果酒,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果实可食性差的问题,且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黑果腺肋花楸引种栽培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Korea)为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东部,后传入欧洲及前苏联~([1]),欧洲已有100余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它的果实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在欧美地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提取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和功能性食品工业,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