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森林抚育又称林分抚育,是幼林郁闭到进入成熟封育前围绕培育目标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具体包括除草、松土、施肥、间作、灌溉、排水、去藤、修枝、抚育采伐、栽植下木等工作。森林抚育主要分为商品林抚育和公益林抚育。  相似文献   

2.
森林抚育是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项目。要搞好森林抚育工作,必须针对不同林分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以达到最佳抚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森林抚育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内容,在对部分急需抚育的中、幼龄林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后,能改善林分结构、调整树种组成和密度,林分卫生环境状况,提高林分的稳定性,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同时增加林区群众和林业职工的收入。基于此,对古城区森林抚育的实施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霞浦水门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项目实施及成效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霞浦水门国有林场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实施成效的监测,探索总结了适合霞浦水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增效的抚育措施,为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产量质量,科学经营森林提供依据。监测结果表明:经森林抚育的林分比没有抚育的林分蓄积年均生长量增长5.21m3/hm2,抚育成效结果为:生长伐为主综合抚育疏伐为主综合抚育割灌除草抚育。  相似文献   

5.
小词典     
森林抚育: 森林达到成熟令以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森林生产率而采取的松土、除草、施肥、灌溉、排水、林粮间作、修枝、抚育采伐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森林抚育。 抚育间伐: 又叫抚育采伐或间伐。在森林达到成熟以前,每隔一定时期伐去部分林木或灌木,以调节林分的组成、疏密度和层次结构;淘汰不良的树木个体,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和卫生状况;调节树木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增强林分对不良的自然因素的抵抗力,提高各种防护作用;同时还能取  相似文献   

6.
笔者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森林抚育存在思想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森林抚育技术有待提升、资金投入少等问题。从加强管理、施肥、灌溉与排水、除草、抚育间伐、合理控制林分密度、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应采取的森林抚育措施,旨在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中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3年在黑龙江省内朗乡、友好、大海林以及东方红林业局中布设24块大小为20m×30m的矩形样地。其中:12块样地不采取抚育措施、保持自然生长,作为对照样地组;另外12块样地为抚育样地,采取相应的森林抚育措施作为抚育样地组。2016年对2组样地进行复测。分别采取时间序列横向对比法及组内纵向对比法,分析评价森林抚育措施对森林综合成效监测的影响及相同抚育措施对不同立地类型下森林综合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抚育样地的林分材积生长量、年均固碳释氧量、生物量年均增长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增长值均大各对照样地;2)不同立地类型的林分在相同抚育措施下,抚育成效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依据森林抚育生产中的生态建设理念,指出对沟系内各类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同时还应完善规则、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抚育补贴工作质量,以促进林分整体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本研究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历时7年,开展了不同起始期、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对黑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鲁中南山区黑松人工林适宜的抚育间伐起始期及适用强度分别为林龄10~11年、强度20%,为黑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监测成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成效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经过抚育间伐的林分在胸径、蓄积量和林下植被等方面明显优于未抚育的林分,监测区抚育间伐后2 a,保留木平均胸径增长11.7%;保留木平均高度增长5.0%,保留木蓄积量增长14.8%;草本植物、灌木(幼树)的数量、盖度和种类均有所增加。监测区林分抚育间伐后能够明显加快林木生长速度,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建议大力推广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从森林抚育工程工艺设计和工程运行两个阶段对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抚育工程系统的输入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主体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抚育目标是工艺设计阶段的指导性输入特性,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是工艺设计阶段的约束性输入特性,抚育条件和抚育对象是工程运行阶段的约束性输入特性,抚育技术要求和抚育方法是工程运行阶段的功能性输入特性。通过对输入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为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工程技术要求标准的产出提供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幕府山废弃矿地人工林的抚育效果,探讨了不同林分的最佳抚育模式,对林分抚育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能有效降低林分郁闭度,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促进林下植物的更新、生长与演替,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土壤肥力;对林分的人工扰动强度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扰动大则多样性高,但在抚育后1、2年内,林下植物多样性相对不稳定,说明植被群落处于重建和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3.
森林抚育能够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林地生产力。文章根据落阵营林场森林抚育的现状,分析抚育后产生的绩效。  相似文献   

14.
以曲靖市多年的森林抚育实践为基础,从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促进林区增收等方面对森林抚育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对森林抚育管理及技术措施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抚育措施单一,重视密度调控、忽视结构调整,重间伐轻保护、指标控制不严,抚育质量不高、作业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抚育措施合规,密度调控与结构调整并举,间伐与保护并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人员培训、提高作业质量等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秦岭旬阳坝林场和火地塘林区分别选择了油松林和锐齿栎林两种主要林型进行抚育间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森林抚育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的林分树种组成更加合理;林分株数在各径阶上的分布由正态分布变为顶峰偏左的曲线分布;林分林木在各径阶上的平均树高基本无变化;林分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林内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林国刘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2):137-142,147
在马关县金城林场森林抚育试点区具代表性杉木纯林中设置监测样地和对照样地,对观测样地于2010年进行修枝抚育,并于2010年、2011年、2013年、2016年进行增长量观测,对比观测当年较2010年增长量和增长率变化,对比分析杉木修枝抚育和未抚育林分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修枝抚育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量均明显高于未抚育林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处于上升态势。因此,修枝抚育能有效提高杉木生长量。建议加强杉木经营管理,适时开展森林抚育,改善杉木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松阿扁叶蜂近年来发生趋势持续偏高,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淄博市鲁山林场的抚育林分和未抚育林分以及不同年份抚育林分中,松阿扁叶蜂的虫情数据的分析,探讨森林抚育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从而为松阿扁叶蜂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科学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是确保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由于各地林场在自然条件、地类构成、优势树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采取的抚育管理措施也必须体现出差异化。以昆明市海口林场为例,首先概述了森林抚育在优化林分结构、提升林木质量、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最后分别从科学编制抚育计划、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做好林场林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抚育采伐是森林经营过程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森林抚育采伐对林分更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抚育采伐对林分小气候、土壤环境和林下更新的影响。特别指出,在今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实施分类抚育采伐,加强群团状抚育采伐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间伐抚育对秦岭主要类型林地生产力及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岭林区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4种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为对象,研究了森林抚育对不同林分胸径径级分布、林分高度、林分质量和林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抚育调整了林木在各径级的分布,大多径级的林木株数数量有所降低,生长能力强的林木比例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间伐抚育对林木高度影响不显著;抚育间伐提高了不同径级优质木比例,林分质量改善;降低了林分枯死木、病虫害危害木比例,使之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