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刚 《中国种业》2017,(11):13-16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种子法》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本文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品种登记范围、登记申请文件、样品提交、登记注意事项及品种登记与品种审定的异同等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豫花4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豫花9326作母本、豫花1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早熟、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的重大改革,上海市严格按照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的要求,积极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已登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2017年-2020年共受理5大类14种作物295个品种登记申请,其中219个品种符合登记要求,已经农业部公告。全市共有78家单位和个人在农业农村部种业大数据平台注册了品种登记账号,登记品种前3的单位分别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实满丰种业有限公司,品种登记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市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以外的农作物。《天津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天津品种登记办法》)中规定黄瓜、大白菜、辣椒、甘蓝、番茄、芹菜这六种是必须登记作物,其他作物为自愿登记。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不仅满足于育种单位对市场需求的选择,同时对农民选择良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陇亚杂3号是2013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16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介绍了陇亚杂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制种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品种审定制与品种登记制的分析比较,对两种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指出了我国品种审定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实现品种登记制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我国种子法修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登记作物品种总体情况,剖析品种登记数量多少不一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各省品种登记现状,对今后品种登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旨在引导业界人士理性看待品种登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谷子品种登记实施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德  程汝宏  陈应志  孙海艳  史梦雅 《种子》2019,(8):150-153,158
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特色古老作物,具有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的特点,是发展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作物。食用小米等杂粮逐渐成为人们改善生活膳食,追求健康生活的选择。当前,包括谷子在内的特色作物逐渐成为地方打破传统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作物。只有完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制度,做好特色种业技术服务,才能引导新品种选育满足特色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2017年5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正式实施以来我国谷子品种登记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新番35号(原代号石番15号)是早熟制酱专用品种,2009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公室品种登记,品种名为新番35号。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认定,编号为蒙认菜2009049号,2009年荣获农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界各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牧业产业升级,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有关文件精神,扎实稳步推进品种登记各项工作。向日葵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作物,目前已登记公告了351个品种,满足了农业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坚强的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后,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在反馈的意见中,品种审定是科研机构和种子企业关注度最高、争议最集中的问题之一。有没有必要延续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机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不是给更多品种套上了"紧箍咒"?面对各方的关注和争议,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保护农民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田园禾苗如铺锦,农谚时言九月金。9月3—4日,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培训暨杂粮等作物登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在山西召开,这是我国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的第一个登记品种评价展示活动。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郭建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登记办法》首批确定了29种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全国统一登记管理。2017年4月24~25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培训班,对《登记办法》和登记指南进行了解读,全国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机构,开始受理非主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  相似文献   

14.
热点聚焦     
正农业部: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农作物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推进种业权益改革。力争在玉米籽粒机收、水稻抗稻瘟病、小麦抗赤霉病、大豆高产高蛋白品种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加快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做好审定品种与登记衔接,推广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强化新品种保护,加快授权进度,完善测试指南和鉴定标准,加强原始创新保护;抓好品种展示示范与风险跟踪评价,创新良种推广模式;要树立"大种业"意识,尽快补上菜果茶等作物种业的短板,保持农作物种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摘要:新修订的《种子法》及农业部发布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对非主要农作物做出了新的界定,非主要农作物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作物,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结合我市在非主要农作物的发展情况及特色品牌,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品牌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等7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保油杂1号是以隐性细胞核不育系270AoBb为母本和恢复系38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1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高产、丰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油菜种植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首次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登记制度。自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颁布实施,29种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受理量已达到2.2万个,公告品种16640个。品种登记制度的实施,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有力支撑了品种市场监管。对标现代种业发展和种业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对标登记制度设立的初衷目的,结合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求,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进行了分析,并从头梳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探讨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一直以来,我国的品种管理工作都是以政府主导的审定制度为主,此次《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办法》明确要求,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过去由于没有对非主要农作  相似文献   

19.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是加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的重要举措,自 2017 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对从源头上杜绝“一品多名”等假冒侵权品种种子进入市场、有效保护育种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阐述并分析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现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符合福建省实际的对策建议,对于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开展、推进福建省特色种业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浩坤  冯佰利  邱军 《种子》2016,(2):124-126
新《种子法》颁布,提出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杂粮品种管理现状以及加强杂粮品种登记管理的重要性,并借鉴学习国外经验,提出建立杂粮品种登记管理制度的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