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除盐味精废液和玉米秸秆经微生物发酵,研制高蛋白秸秆生物饲料。对用该方法生产的秸秆饲料粗蛋白、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其粗蛋白含量高达34.42%,粗纤维含量17.46%;利用其饲喂奶牛与饲喂常规饲料相比,奶牛产奶量和乳质量差异均不显著,但饲料成本降低7.3%。这项试验研究高蛋白秸秆生物饲料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发酵饲料代替部分精料,肉兔平均日增质量及料重比等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富硒青稞秸秆短期饲喂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选择12头体重(400±25) kg、胎次(5±1)次、泌乳天数(223±25)d、产奶量(11.3±1.6) kg的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每头奶牛基础日粮包括精混饲料(TMR) 10 kg和普通青稞秸秆12.5 kg,试验组使用...  相似文献   

3.
牧源秸秆发酵剂是内蒙古赤峰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于2001—2003年研制生产的高效秸秆生物饲料技术产品。该产品主要由霉菌、酵母菌、芽杆菌、光合菌、乳酸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具有酶系发达、活性高、稳定性好、安全环保等特点。特别是针对玉米秸秆含粗纤维高的特点,产品含有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产量高的酵母菌,使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料质地柔软,味道芳香,粗纤维含量大大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奶牛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冀东地区玉米、麦麸、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等原料和在市场上及奶牛养殖场采集的饲料样品中的镁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和奶牛日粮配方进行镁的盈缺分析,为奶牛的镬营养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显示,玉米、麦麸、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中镁含量分别为930.01、1 760.28、1 664.65和1 561.39 mg/kg,玉米和麦麸中镁含量高于国家饲料数据库值.日粮中镁盈缺分析,对产奶牛以精料补充料为基础配制的日粮中镁含量达到NRC推荐值,以浓缩饲料为基础配置的日粮镁含量略低于NRC推荐值:对干奶牛无论以精料补充料还是以浓缩饲料为基础配制日粮中镁含量均超过NRC推荐值.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龙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龙飞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奶牛产奶量增加5.94%,奶品质中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含量均明显优于饲喂常规饲料.用龙飞菌种发酵生产的饲料是一种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饲料.  相似文献   

6.
秸秆压块饲料饲喂泌乳奶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是农区饲喂牛、羊的主要粗饲料。利用秸秆生产压块饲料是近年来在河北省新兴起的一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这一秸秆利用方式.使秸秆第一次变成了在本地工厂化生产、远途运输到异地消化利用的商品。那么压块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如何?秸秆压块饲料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为了进一步科学地证明秸秆压块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现将用秸秆压块饲料饲喂泌乳奶牛的研究、试验和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我国奶业得到蓬勃发展,奶牛存栏数及产奶总量也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奶牛单产水平较低仍是奶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优质饲料的短缺是限制奶牛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但目前农业上种植的玉米品种绝大多数属于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农区饲喂牛、羊的主要粗饲料。利用秸秆生产压块饲料是近年来在河北省新兴起的一种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这一秸秆利用方式,使秸秆第一次变成了在本地工厂化生产、远途运输到异地消化利用的商品。那么压块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如何?秸秆压块饲料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为了进一步科学地证明秸秆压块饲料饲喂奶牛的效果,现将用秸秆压块饲料饲喂泌乳奶牛的研究、试验和使用情况介绍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牛的选择和分组1.1.1育成牛选择11~12月龄幼牛,按月龄大小相近配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1.1.2选择一胎泌乳奶牛24头按泌乳月…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让     
《中国牧业通讯》2007,(5):100-103
牛粪与有毒饼粕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固体发酵水生植物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饲料配方的优化配置方法;防止饲料受潮的喂食器及喂食方法;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及制作方法;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期试验观察测定洱源养殖大户和个旧规模牛场奶牛采食苜蓿、一年生黑麦草和传统青绿饲料,以及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类饲料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在高比例粗饲料日粮中,对秸秆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对乳脂肪、乳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但对奶产量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的粗饲料报酬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以精饲料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奶牛,采食不同青绿饲料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乳成分和饲料报酬无显著影响(P>0.05).(2)奶牛采食不同比例的苜蓿和一年生黑麦草,对秸秆采食量、奶产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 >0.05).  相似文献   

11.
油菜秸秆生物发酵喂猪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秸秆草粉生物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提高33.15%.采用30%的油菜秸秆发酵草粉和70%的精料混合喂猪在试验期比对照组(全精料)平均每头猪日增重多35 g,饲料成本降低31.35元,纯收入增加44.77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玉米青贮饲料作为奶牛的青绿多汁饲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中,既为奶牛提供了优质的青饲料,也使玉米秸秆过腹还田,减少了由于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日粮纤维是奶牛泌乳和健康的重要保障,这已经得到国内外奶业科学家及生产者的普遍关注。但在我国目前的奶牛生产中,奶牛饲养者并未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导致奶牛产奶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和营养代谢紊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怎样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就地转化增值,是提高农业总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农作物秸秆饲料种类很多,有玉米秸、麦秸、稻草等。由于秸秆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其消化率较低,通常可采取物理、化学、生物、补充营养物质等方法,来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消化率,以满足奶牛饲养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唐山地区奶牛饲料的质量与营养价值,试验用氮磷钙测定仪以半微量蒸馏法对唐山地区奶牛饲料中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奶牛饲料粗蛋白质与真蛋白质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63.2 %的精料补充料和88.9 %的浓缩饲料的粗蛋白与真蛋白含量相差均超过5 %.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7,(10):30-30
这几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养殖场迅速发展,而玉米秸秆又是鲁中地区最重要的贮备饲料,所以玉米秸秆就成了奶牛养殖场全年贮备的睑手饲料。他们通过使用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加工奶牛饲料,每年青贮氨化秸秆4万立方米,使4万多亩玉米秸秆变废为主,为全区4000头奶牛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成为该市绿赛尔孔业、得益乳业两家大型牛奶生产企业的奶源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复合酶制剂-秸秆分解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制剂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根据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分解的作用,深入研究找到一种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消化能力的物质—外源性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为了验证和推广酶制剂产品,本试验研究了在秸秆中添加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并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尤以复合酶制剂效果显著,产奶量提高9.62%,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提高9.3%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提高8.8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产业形式,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以畜牧饲养为支柱产业。奶牛饲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饲料,我国的作物秸秆产量比较多,应用不合理就会对饲料产生严重浪费,也不利于实现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综合效益。因而,该地区相关畜牧兽医部门对地区背景及产业进行综合考量,借助EM菌剂发酵作物秸秆制得优质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使其更具适口性,增加牛奶中蛋白质、乳糖和乳脂含量,提高奶牛饲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秸秆生物饲料喂生长肉猪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观测 2 2头生长肉猪 (2 5千克起试 )利用秸秆生物饲料的生产效果。结果表明在 30 %秸秆生物饲料与 70 %基础饲料搭配的条件下 ,试验猪日增重 40 3克、饲料报酬 5 39∶1,低于喂配合饲料对照猪日增重 5 6 1克和饲料报酬 3 5 9∶1的水平。因此 ,不论从增重、饲料报酬上 ,还是从经济上考虑 ,用秸秆喂猪都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11):1-8
我国有丰富的作物秸秆饲料资源,如能有效利用在奶牛养殖中,不仅能够缓解我国优质粗饲料短缺的问题,还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除了已知的秸秆饲料营养价值较低以外,奶牛对秸秆的消化和代谢机理研究较少,自身调节和应答机制解析不足,这都限制了对秸秆利用的系统认识。文章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同行及本研究室对秸秆类粗饲料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特别是基于本研究室利用现代营养生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秸秆饲料做出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从秸秆物理性状、养分组成与消化率,秸秆饲喂奶牛造成的氮代谢与氨基酸利用,葡萄糖代谢等营养缺陷,代谢物质及代谢通路下调等代谢缺陷和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秸秆作为粗饲料应用于泌乳奶牛的可行性以及探究提高其应用的调控措施,为实现秸秆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