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龙江省向日葵螟虫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军 《杂粮作物》2009,29(4):285-286
叙述了向日葵螟虫的发生、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和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明确了螟虫危害的发生条件,提出了较为实用的防治措施,为综合防治向日葵螟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新疆兵团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2011年新疆兵团棉花病虫害的发生概况,总结了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蓟马、棉盲蝽以及棉花苗期病害、棉花枯、黄萎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分析了201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黑龙江省亚麻田同虫害历年发生情况,针对亚麻主要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田间主要害虫的危害、防治方法及亚麻常用杀虫剂特点与用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港市水田发生落粒稻危害,介绍了落粒稻的随种子引入、化学诱变、生理诱变等发生机制,并就落粒稻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加强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病虫害防控的指导,总结了近期会商预测的2022年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及其依据。综合分析2021年秋季棉花病虫害越冬基数、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种植结构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预计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主要病虫害整体中等发生,局地偏重发生,累计发生165.33万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130.66万公顷次,病害发生34.67万公顷次;棉花蚜虫、棉叶螨、棉蓟马中等偏重发生,棉花蚜虫在局地有重发趋势;棉铃虫、棉盲蝽偏轻发生;苗期病害局地中等发生;黄萎病中等发生,局地偏重发生;枯萎病中等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东港市水田发生落粒稻危害,介绍了落粒稻的随种子引入、化学诱变、生理诱变等发生机制,并就落粒稻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通过对菏泽市棉花种植结构、害虫及天敌发生动态、第一、四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第五代棉铃虫发生特点、棉铃虫发生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汤原县稻瘟病发生危害概况,分析总结了近两年发生原因及特点,据此,提出了全程控制、超前预防的防治对策,旨在为今后有效预防稻瘟病发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金海 《北方水稻》2011,41(5):53-54
寒地水稻种植通常采用旱育秧模式。对水稻旱育秧苗期可能发生的白苗、药害、立枯病、青枯病、生理性失水、盐害、细菌性褐斑病等危害作以介绍,分析了这些危害发生的人为或非人为原因,总结了危害发生的特点,提出正确的诊断及处理方法,以便危害发生时能得到及时补救,减少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水稻稳产高产基本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丽敏 《中国稻米》2007,(1):68-69,73
针对黑龙江省近几年水稻生产灾害发生频繁、发生范围广,致使稻谷产量及品质都发生丁大幅度下降的这一现象,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稻作发展的现状及影响稻谷产量、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稳产、高产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国内外苎麻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培养等几个方面以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苎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是保存苎麻种质资源、进行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并且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苎麻品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研究学者开展了苎麻组织培养研究,本论文从不同基因型、不同的外植体、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的激素对苎麻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苎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苎麻高产高效种植是以多用途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有别于传统的苎麻以收获韧皮纤维为主的种植模式.通过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实施,提高单位面积苎麻纤维产量、苎麻嫩茎叶产量和麻骨产量,开发苎麻嫩茎梢叶青贮喂肉牛、麻骨麻屑栽培食用菌的用途,大幅度提高苎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苎麻/黄(红)麻织物服用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泽光  郁崇文 《中国麻业》2004,26(6):286-289
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与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比较,结论表明苎麻/黄(红)麻混纺交织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苎麻纺织加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芹  刘学锋 《中国麻业》2005,27(4):209-212
分析了纯苎麻纤维的特点及在纺织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苎麻纺织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近年我国苎麻的生产加工能力与出口创汇情况,概括总结了苎麻的环保生态效益。提出了苎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影  曹武  曾宋君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8):1536-1541
叶子花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其种苗繁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还能为其性状改良提供有效的遗传转化系统。从叶子花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选择和组培苗的移栽等方面综述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的再生方式和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叶子花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组织培养是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转化的重要技术基础。组织培养包括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再分化等过程,最后形成新的植株。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不断发生变化,表明植物细胞发生了大量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事件。一般来说,DNA甲基化可以促进或加快组织培养过程,对于许多很难进行组织培养和再生的植物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规律和分子机制,以及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旨在为开展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宁孝勇  曾厚明 《中国麻业》2003,25(4):196-201
四川省达州市苎麻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且优良品种多达9个,纤维支数均在1800支以上。麻纺工业发展较快,麻纺产品以外销为主。但布局不合理,原麻质量滞后;麻纺设备相对陈旧,生产工业落后。实现苎麻产业化的措施是:引进优良品种,建设高支良种繁育体系;实行规模种植,建设丰产麻园;推广科学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引进麻纺新设备,实行精深加工,努力开拓市场,创出名牌;创新体制.实行化经营:加大政策扶持.确保苎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苎麻麻条牵切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苎麻纤维长度及其分布,超长、倍长纤维对苎麻纺纱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牵切提高苎麻纤维长度整齐度,减少超长、倍长纤维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