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连续3年在淮安市稻麦示范基地开展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杂交粳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的稻田群体茎蘖动态消长平稳,成穗率高,穗数适宜,每穗粒数多,结实率和千粒重适宜,产量高,在淮安及相似生态条件地区杂交粳稻钵苗机插适宜播种期在5月20日左右,基本苗在3.2万~3.5万/亩为宜。  相似文献   

2.
淮北地区麦茬钵苗机插水稻的增产优势及其形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钵苗机插技术在淮北稻区的适应性,本研究在淮北地区麦-稻两熟制条件下,以杂交粳稻(2640、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种植方式,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秧苗素质、光合物质生产、生育期、温光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产量均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而杂交粳稻在钵苗机插条件下的增产优势更为明显。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表现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且三者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相比较钵苗机插水稻,毯苗机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各生育期延长,成熟期分别推迟1~2 d和3~5 d;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钵苗机插毯苗机插直播。表明钵苗机插稻向前扩张了生育期,增加了对温光资源的利用,熟期相对较早,更利于高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苗机插是采用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的行株距均匀无植伤地移栽于大田的先进技术。钵苗机插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素质好、植伤轻、分蘖早生快发的优点,有利于水稻高产或超高产栽培。肥西县通过2014-2015年示范种植,已初步探索并研制出适合肥西县稻麦两熟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水稻钵苗机插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应用近年兴于江苏等南方单季稻区,肥西县于2014—2015年开展水稻钵苗机插试验示范,总结了水稻钵苗机插的基本特点,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栽培技术,同时剖析了当前钵苗机插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械摆栽技术是现代稻作生产的一次重要技术革新。该文简述了五图河农场麦茬钵苗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并分析制约水稻钵苗机插存在的问题,为推广麦茬水稻钵苗机插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挖掘淮北地区偏迟熟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潜力,以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扬农香28为试验材料,在淮安市稻麦示范基地开展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CK)2种机插方式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并系统比较2种机械移栽方式下偏迟熟优质软米粳稻的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钵苗机插偏迟熟软米粳稻成熟期提早4 d左右,全生育期延长6 d左右,群体茎蘖数增降更平稳,成穗率约为75%,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最终实产高出5.57%~8.44%.相比常规毯苗机插方式,钵苗机插改善了当地偏迟熟软米粳稻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变差,直链淀粉含量降低3.43% ~12.50%,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分别提高了4.54% ~4.95%和2.02% ~2.08%,钵苗机插可提升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并可优化水稻淀粉RVA谱,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更佳.表明钵苗机插稻通过培育长秧龄壮秧延长偏迟熟软米粳稻生育期,可充分利用当地水稻季温光资源,熟期提早、增产提质的效果较为明显,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因为密播及秧龄的限制,常规毯苗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机插植伤重,大田前期生长势弱,中期由于密度过大而导致群体质量差、后期早衰,因而产量难以突破人工育插高产水平,限制杂交水稻高产潜力发挥。安徽粮丰水稻项目组探索出钵苗机插新途径,研发的钵苗机插平衡栽培技术,攻克了传统毯苗机插水稻的"3个不平衡"问题,实现了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机插单产突破"吨粮"的超高产水平。本文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大田整地、精准机插、精确施肥、浅湿交替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沿江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机械化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2012年邳州市承担了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示范工程",对水稻机插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适合邳州市水稻生产的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为邳州市发展水稻机插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钵育机摆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插栽培技术,近年在安徽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2015年在无为、白湖两地百亩以上超高产攻关示范上双双亩产超吨粮。总结了无为、白湖两地超高产方栽培关键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归纳出钵育机插平衡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用技术原则,钵育机摆栽的育秧、机插和肥水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以规范钵育机插平衡栽培绿色超高产技术,加速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