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猪配套杂交组合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杜洛克(D)、长白(L)、大约克(Y)、四川白猪I系(I)和本地猪(B)为杂交亲本,设置DI、DL、DY、YI、YL、LY、DYI、DYL、DLY、DLB共10个杂交组合,每组合选择8头、共80头试猪参加肥育性能和屠体品质测定,计算综合评定指数。DY、DYL、DLY、DYI4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评定值较高,其达100kkg重日龄、日增重、耗料指数和胴体瘦肉率分别为152.15天、967.38g、2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TD瘦肉鸭配套系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D种鸭繁殖性能,年产蛋力260枚,年供雏能力190只,利用选育的父系F4,F6与母系E3C,E3D,E3W杂交的商品代有良好的肉用性能,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周龄平均活重达到2264~2360g,饲料转化率(2.40~2.56):1,8周龄皮脂率19.0%~23.4%,胸肌率14.5%~16.3%,瘦肉率30.1%~32.1%。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出产的二黄糜子米进行了较全面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糜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1.26%、脂肪3.58%、V_A2.66mg/100g、V_(B1)0.59mg/100g、V_(B2)0.52mg/100g、胡萝卜素0.86mg/100g、Zn27mg/100g、Ca23.4mg/100g,还含有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糜米资源,提高其经济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培育原理从配套系猪种来讲 ,父系在生长发育(达出栏体重日龄等)、肥育性状(日增重、饲料报酬等)、胴体品质(瘦肉率、背膘厚等)上应有突出的表现。如迪卡猪的A系 ,突出膘薄和眼肌面积大 ,迪卡猪B系突出生长速度快、日增重高 ,由这样两个系合成的迪卡父母代公猪生长速度快、肥育性能好、胴体品质高 ,而且由于这两个系猪种都有丰满的腿臀、粗壮结实的体质和强健的肢蹄 ,父母代AB系公猪在这些优良性状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是商品猪生产者不可多得的优秀公猪。母系则在繁殖性状上(产仔数等)表现突出 ,猪的繁殖力性状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开展了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两配套母系75日龄至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2.5g、709g,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14.84%(P〈0.01)、15.45%(P〈0.01),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达90kg  相似文献   

6.
选用齐卡父系兔(L)、德国巨型白兔(G)、比利时兔(B)和哈白兔(H)、齐卡新西兰白兔(N)等五个品种(系)与新品系A兔进行配合力测定,提出适合我国肉兔不同生产方式的新品系A兔最佳配套利用模式(LAN)和简化制种模式(LA)。结果表明,其配套生产的商品兔,平均胎产仔数分别为8.17和8.09只,90日龄均重达2.53和2.45kg,饲料/增重为3.28:1 ̄3.34:1(含干草粉),育肥期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7.
4个来源不同、经过3a选育的肉用白王鸽品系,从中选出3个品系进行品系杂交试验(A、B、C、D组),并用4个纯系(Ⅰ、Ⅱ、Ⅲ、Ⅳ)作对照,试图筛选出杂交效果优秀的组合用于商品生产。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杂交效果不够理想。杂种优势率最高的仅为3.04%(C组的孵化率),而4周龄体重(A、C组)和4周龄成活率(B、C组)的杂交优势率为负值。正反杂交组合比较,在4周龄体重上,Ⅲ系作为父本(B、D组)显著高于作为母本(A、C组)的组合(P<0.05)。各品系的全面配合力测定,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8.
南昌白猪是用含有滨湖黑猪血统的混血杂种母猪与大约克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母本新品种。五世代头胎产仔10.28头,60日龄窝重157.27kg,经产母猪产仔12.36头,60日龄窝重172.45kg;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5.88kg,日增重630.94g,三点均膘2.28cm,料重比2.99∶1;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5.63kg,日增重560.27g,三点均膘2.45cm;同胞(半同胞)肥育测定,日增重651g,料重比3.12∶1,屠宰测定瘦肉率58.89%。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贮藏损失少,熟肉力高,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优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肌内脂肪达3.21%,超过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继承了滨湖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日增重697g,料重比3.02∶1,优势率分别为10.63%和-6.2%,胴体瘦肉率62.41%,接近双亲均值,窝产瘦肉量484.3kg。已育成4个品种和1个支系,经DNA指纹图谱分析,证实南昌白猪4个品系遗传纯度达到定型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种猪品种介绍“迪卡”是从美国引进的曾祖代配套系原种猪,包括A、B、C、E、F五个专门化品系。配套系是指由若干个专门化品系经配合力测定之后所组成的固定杂交繁育以及生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各系种猪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代次及父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SⅠ系)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为基础,以肉质性状为主选性状,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的优良肉质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具有肉质好、瘦肉率高、生长快、产仔多等优良特性,是理想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DⅣ2系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重分别为103.50和97.77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1.68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69和1.70 cm;同胞测定猪肥育期日增重714.23 g,达90 kg日龄170.02 d,饲料利用率2.8∶1.0,胴体瘦肉率60.23%, 肌内脂肪3.13%;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3.53头。以DⅣ2系作母本生产的“大×DⅣ2”、“长×DⅣ2”二元和“杜×大DⅣ2”、“杜×长DⅣ2”三元杂优商品猪,达90 kg日龄145.1~157.6 d,饲料利用率2.4∶1.0至2.9∶1.0,瘦肉率66.4%~68.1%,肌内脂肪2.75%~3.36%,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2.
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的选育以杜枫姜猪 (杜洛克猪、太湖猪与姜曲海猪杂交而成 )为基础亲本。试验结果表明 :杜枫姜猪与杜姜猪、枫姜猪、姜曲海猪相比 ,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后腿比例和胴体瘦肉率均有所提高 ,而胴体平均背膘厚、骨皮比例和脂肪比例均有所下降 ,肌纤维直径变粗 ,肌内脂肪含量适宜 ,具备了新品系选育的种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美系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及24系种猪进行选育,经过10a6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希性能指标均达育种目标。所选种猪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高质、高效的特点;母系种猪(长白、大白)有发情明显、温驯、受胎率高、产活仔数多,长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37头,大白猪平均窝产活仔10.86头。21天龄窝质量,长白猪为54.23kg,大白猪为58.81kg。父系公猪生长速度快,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二元杂交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杜长淮三元杂交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增重为杜长猪淮组557.50克,杜长组为553.00克,与淮南猪组的446.71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每增重1千克体重所消耗混合料为杜长淮组3.38千克,杜长组3.40千克,淮南猪组3.89克;瘦肉率为杜长淮组59.97%,杜长组60.03%,与淮南猪组的46.40%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杜长淮组其它育肥与胴体性状也较淮南猪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杜洛克专门化品系的选育方案及基础群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开放式育种方法对本所和引进杜洛克猪进行选育 ,组建了专门化品系基础群 ,基础群胴体瘦肉率 6 9 2 2 % ,眼肌面积超过 4 1cm2 ,腿臀比例达 32 2 % ,且肉质优良。活体背膘厚公猪 9 6 5mm ,母猪8 2 7mm。氟烷基因阳性率为 0。日增重 6 92g ,达 10 0kg体重日龄 178d。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湖北白猪Ⅳ系为基础,培育抗应激品系.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应激敏感基因已彻底清除;品系的各项经济性状达到并超过育种目标的要求.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质量分别为104.04 kg和97.83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4.76 d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为1.59 cm和1.50 cm;经产母猪产仔数达12.82~12.86头;同胞测定猪达90 kg日龄166.61 d,饲料利用率2.76:1,胴体瘦肉率61.32%.以抗应激品系为母本,与高瘦肉率的皮特蓝、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皮×抗”、“杜×抗”杂优商品猪,达90 kg体质量日龄分别为156.59 d和160.35 d,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33:1和2.34:1,瘦肉率分别为64.09%和64.64%,肌内脂肪分别为2.56%和3.12%,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7.
苜蓿草粉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苜蓿草粉对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两部分进行。试验1,选取体重约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依次为:0(对照组)、1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20%(试验Ⅲ组)、20%+1%复合纤维素酶(试验Ⅳ组),测定肥育猪饲喂含不同水平苜蓿草粉饲粮后胴体品质及血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2,选取体重约5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6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的苜蓿草粉和皂苷(对照组)、15%苜蓿草粉(试验Ⅰ组)、0.3%苜蓿皂苷(试验Ⅱ组),测定肥育猪血液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试验1中,各组的眼肌面积、肉色和大理石纹基本无变化,但添加苜蓿草粉后,程度不同地降低了背膘厚、提高了屠宰率和瘦肉率,说明苜蓿草粉对胴体品质有改善,其中以10%、15%组较优。(2)试验1中,添加苜蓿草粉后,提高了血液中GH、Ins和IGF-1含量,但明显降低了血糖和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3)试验2中,肥育猪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和草粉,降低了其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论】在肥育猪饲粮中添加15%紫花苜蓿草粉对肥育猪的胴体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有利,苜蓿草粉的降低血液胆固醇的功能主要是其中皂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乐平猪与外来瘦肉型猪杂交试验,设有二元组合3个、三元组合6个、亲本对照组5个,试猪206窝,1993头,猪宰测定189头。日粮营养水平母猪料每公斤含有消化能1.9~2.8兆卡,粗蛋白质11%~14%;肥猪料分别为2.7~2.8兆卡和15%~16%;仔猪料亦为3兆卡和18%。经六年研究,已筛选出三个较优组合:大乐二元杂交组合,平均产仔11.08头,育成8.85头、窝重123.35公斤、日增重563.9克、料肉比3.35:1,胴体瘦肉率50.68%,肌肉粗蛋白19.04%;长大乐三元杂交组合依次为12.61头、9.72头、145.17公斤、548.2克、3.29:1,56.18%和19.84%;杜长乐三元杂交组合亦为12.73头、9.85头、131.09公斤、570克,3.41:1、60.06%和19.94%。这几个组合,已在赣东北地区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猪种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差异对肉品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和约克夏猪为研究对象 ,选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生长发育性状和对肉品加工过程有较大影响的几个胴体以及肉质性状为研究重点 ,结合种猪性能测定进行了 3品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约克夏猪的生长速度最快且背膘最薄 ,长白猪其次 ,杜洛克猪生长最慢 ,背膘最厚 ;3个品种的试验猪中都没有PSE肉产生 ,具有优良的肉质性状。杜洛克猪的肉质性状最好 ,其大理石纹评分 (3 6 2 5分 )和肌内脂肪含量 (3 5 6 % )均极显著地高于了长白猪 (1 786分和 1 16 4 % )和约克夏 (2 14 3分和 1 2 39% )。 3品种中杜洛克具有最高的屠宰率 (71 5 % )和脂肪率 (2 5 92 % ) ,约克夏具有最小的 3点平均背膘厚 (1 4 0 7cm)和最高的腿臀比 (34 33% ) ;长白猪的胴体瘦肉率 (6 5 96 % )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