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播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强筋小麦9356、中筋小麦扬麦158和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极显著影响,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播期和品种的互作效应.3个供试品种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峰值时间随播期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但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强、中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与弱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有明显的区别,强筋和中筋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受播期的影响较弱筋小麦大.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与播种至成熟期降雨量均呈负相关,与开花至成熟期的降雨量均呈负相关,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呈正相关,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与播种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生长秀节对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8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析了淀粉在春季和秋季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生长季节不影响淀粉的结晶类型,供试糯玉米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均表现出典型的“A”型衍射特征。然而,淀粉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在生长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和春季糯玉米淀粉相比,秋季糯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糯玉米淀粉的回复值较低,且秋季糯玉米淀粉显著低于春季糯玉米淀粉。淀粉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和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结晶度和各尖峰强度呈两两显著正相关。结晶度和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85),和谷值黏度、糊化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55),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49)。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生长季节中的变化主要由淀粉晶体结构(结晶度和尖峰强度)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Brabebder淀粉粘度仪,详细研究了糯型与非糯型大米样品在特殊情况下其糊化特性有明显的差别.在糊化特性曲线上发现糯米型最高粘滞峰值低于非糯型,它与这两种类型大米的α——淀粉酶含量成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芋头淀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浓度下芋头淀粉和其他种类淀粉的性质。结果表明,10%的淀粉乳产生的凝胶韧性很强,随着芋头淀粉浓度的增加,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逐渐下降,黏度逐渐增加;食盐、蔗糖都有助于提高芋头淀粉的黏度,而析水率下降,食盐能降低其透明度,蔗糖有助于提高其透明度;pH值接近中性,其黏度较高,在较高和较低的pH值,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都较高;淀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生态条件及栽培方式对稻米RVA谱特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明确稻米淀粉及蛋白质品质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其互作的关系,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及两者互作效应均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有极显著影响。海拔高度与峰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显著负相关;随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显著降低。秧龄和移栽方式的改变,均导致淀粉RVA谱特性的变化。秧龄不同,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等7项RVA谱特征值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峰值黏度和冷胶黏度均随秧龄的减小而降低。移栽方式不同,淀粉RVA谱特性也存在差异,单苗优化定抛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低于双苗手插处理。除糊化温度外,峰值黏度等7项特征值的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变异系数可看出,生态条件和栽培方式对崩解值的影响最大,消减值次之,对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影响最小。此外,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样受生态条件影响,其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花后弱光影响小麦淀粉分子积累和结构形成,进而使面粉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变劣。本研究以非糯小麦轮选987和糯小麦农大糯50206为材料,设置3个花后遮光处理(不遮光、遮光30%和遮光60%),研究了花后不同强度遮光对小麦籽粒中淀粉组分及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弱光胁迫使小麦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减少,A-型淀粉粒比例增加,淀粉相对结晶度增大。花后光照强度降低,轮选987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稀澥值和反弹值增大,而农大糯50206淀粉的上述参数则呈减小趋势。轮选987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随弱光胁迫的增强而降低,而糊化焓呈增加趋势;相反,农大糯50206淀粉的上述热力学特征参数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A-型淀粉粒体积比例与相对结晶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稀澥值、糊化时间和糊化焓呈显著负相关,与最终黏度和反弹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小麦花后光照强度降低影响籽粒淀粉组分和粒度分布,从而改变了淀粉的晶体、糊化和热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施氮量对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含量及特性的影响,以‘心香’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设置0kg hm-2 (CK)、57.5kghm-2 (N1)、115kghm-2 (N2)3个氮肥(N)处理在栽插当日施用。在栽插后60、80、100、120和140 d取样,研究了施加氮肥后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淀粉的含量、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凝胶质构特性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块根膨大过程中,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2个甘薯品种淀粉含量。块根膨大前期施氮显著降低‘心香’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后期显著降低‘商薯19’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显著提高‘心香’淀粉糊化特性的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2) 3个处理下,淀粉凝胶硬度和咀嚼性随块根的膨大逐渐降低。在块根膨大后期,N2处理可显著提升2个品种的淀粉凝胶硬度;(3)2个品种淀粉凝胶呈现弹性性质, N1、N2处理可提高‘心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降低‘商薯19’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4)块根膨大前期,施氮降低2个品种α-淀粉酶...  相似文献   

8.
以籼米和糯米淀粉为原料,经部分和完全糊化后,在25℃下贮藏3 d,及在4℃和-18℃下贮藏14 d过程中,测定其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0 d的样品相比,在4℃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13.60%和12.53%,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8.45%和6.60%;在-18℃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11.75%和9.77%,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4.61%和2.75%;在25℃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7.97%和6.08%,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仅分别增加了2.68%和1.05%。综合结果表明,部分糊化的淀粉表现出较快的结晶速率;在4℃下贮藏,部分和完全糊化淀粉的结晶速率较快,-18℃次之,25℃最慢。  相似文献   

9.
以糯米淀粉为原料,经完全和部分糊化后,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测定其结晶性和消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完全糊化糯米淀粉在25,4和-18℃贮藏过程中,结晶度分别从0增大了1.05%,2.75%和5.42%,快速消化淀粉含量不断减少,抗性淀粉含量变化不大,慢消化淀粉含量不断增加;部分糊化淀粉结晶度分别从22.30%增大到22.98%,26.91%和30.759%,快速消化淀粉含量不断减少,抗性淀粉含量变化较小,慢消化淀粉含量增多;部分和完全糊化淀粉相比较得出部分糊化糯米淀粉结晶速率较快,糊化程度越小,结晶越多,慢消化淀粉的含量越多;与-18和25℃贮藏温度相比,4℃结晶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0.
淀粉的糊化与凝胶特性及食用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保鲜与加工》2021,21(2):67-73
不同种类的淀粉具有不同的理化、感官特性,为了实现从原料推断产品的好坏,本研究以市场上常用的各种淀粉原料作为试材,探究谷类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薯类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豆类淀粉(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的基本成分、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凝胶特性及感官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豆类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多,薯类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谷类淀粉的糊化温度相对较高,稳定性最好,薯类淀粉糊化温度最低;马铃薯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回生值最大,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最小,玉米淀粉的回生值最小;豆类淀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及凝胶强度最大,黏度最小;薯类淀粉的黏度最大,硬度、弹性、咀嚼性及凝胶强度最小;豆类淀粉的感官得分最高,薯类淀粉的感官得分最低,其中豌豆淀粉的感官得分最高,为8.14分(满分9分),该产品色泽剔透、质地紧密,弹性好,更为消费者所喜爱。综合各项指标得出豆类淀粉中的豌豆淀粉的糊化凝胶特性及感官指标相对较好,可将其大力开发成凝胶产品。  相似文献   

11.
钟连进  程方民 《作物学报》2003,29(3):452-456
对籼、粳、糯3种类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酶活性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不论是早籼品种浙733,还是早粳品种浙农104,其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灌浆初期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随着灌浆时间的推移,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灌浆后期则略有降低,而对早糯品种早香糯而言,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太湖地区地方特色糯稻品种稻米品质性状,为后续特色糯稻种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以鸭血糯和苏御糯及对照品种红壳糯和白壳糯为材料,分析了稻米的基本理化品质和淀粉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鸭血糯和苏御糯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鸭血糯和苏御糯米粉和淀粉均表现出较低的黏滞性,通过淀粉粒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较小的淀粉粒可能是导致鸭血糯和苏御糯米粉和淀粉黏滞性较低的重要原因;热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鸭血糯淀粉具有最高的糊化温度和热焓值并且较易发生回生,其次是苏御糯淀粉;晶体结构分析表明,4个糯稻淀粉均表现为典型的A类型晶体结构,但鸭血糯淀粉的长程有序程度和短程有序程度均最高,其次是苏御糯淀粉。  相似文献   

13.
鲜食糯玉米采后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的糖代谢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含量都有较大下降;采后第1d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达到峰值,之后直链淀粉变化不大,支链淀粉的含量略有下降,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与20℃贮藏温度对比,贮藏温度为0℃时蔗糖、还原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低。【结论】鲜食糯玉米采后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的合成代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贮藏温度为0℃时能够延缓可溶性糖向淀粉,以及直链淀粉向支链淀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面制食品的品质与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关系密切, 糯质和非糯质小麦籽粒淀粉组分有明显差别。本研究比较了糯小麦(宁糯麦1号、扬糯麦1号)和非糯小麦(扬麦16、中国春)的淀粉与面粉的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势、溶解度等参数, 旨在阐明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4个品种籽粒淀粉粒均以C型淀粉粒(粒径<2 μm)为主, 占96.14%~97.36%, 糯小麦C型淀粉粒的比例高于非糯小麦。籽粒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低于面粉中破损淀粉含量; 籽粒淀粉的膨胀势、透光度、热焓值和回生度高于面粉, 溶解度和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最终温度低于面粉。与非糯小麦相比, 糯小麦面粉具有较低的破损淀粉含量、黏度参数特征值和淀粉回生度, 较高的溶解度、膨胀势、透光率和热焓值。外源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 面粉中α-淀粉酶活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蔗糖和氯化钠均影响面粉的糊化特性, 是造成淀粉与面粉理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云南传统栽培稻品种waxy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waxy基因对栽培稻的品质改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是亚洲栽培稻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传统品种丰富.本研究依据云南不同稻区、不同海拔选取99份传统栽培稻品种,对waxy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中waxy基因序列包含36个单倍型,其中52个品种存在23 bp碱基的插入,而47个...  相似文献   

16.
对绿豆羧甲基淀粉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糊的冻融稳定性、抗生物降解能力、抗老化能力、糊透明度、pH值、介质(蔗糖和NaCl)对糊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羧甲基淀粉冻融稳定性好,抗霉菌能力及抗老化能力强,透明度高。糊的热黏度稳定性降低,冷黏度稳定增加。NaCl强电解质对绿豆羧甲基淀粉糊黏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Starch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tilization of cereal grains as food and feed. Starch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rice cooking, processing and eating qualit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genetics of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we developed molecular markers for five of the major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in the endosperm: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rice branching enzymes 1 and 3 and 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 These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in a cross between specialty rice varieties of diverging amylose content and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xy locus, encoding the gene for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ak viscosity, hot paste viscosity, cool paste viscosity, breakdown and setback viscosity. We estimate that the tightly linked (5–10 cm)locus for starch synthase may have a lesser, additive effec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鲜食糯玉米采后籽粒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货架期糯玉米籽粒中几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3种熟期鲜食糯玉米籽粒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晚熟玉米下降幅度较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下降幅度达到97.3%~99.8%,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早熟玉米上升幅度最大,货架8 d时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超过了20%,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主要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货架2~4 d,其趋势在变化时间上与几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能够契合;室温货架期间,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于贮藏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和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的亚种间差异初析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舒庆尧 McCl.  A 《作物学报》1999,25(3):279-283
用粘度速测仪(RVA)测定了72个水稻品种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发现不同亚种之间RVA谱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AC)相似的水稻品种,崩解值大小依次为爪哇稻>粳稻>粕稻,而消减值呈相反趋势。在43个釉稻品种中,AAC与RVA谱的热浆粘度、冷胶粘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  相似文献   

20.
食用氯化钠替代明矾在马铃薯粉丝(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变马铃薯粉丝(条)生产工艺参数,用食用氯化钠(食盐)替代明矾,达到或超过传统工艺马铃薯粉丝(条)产品所具有的透明、耐煮、不断条、不浑汤、不黏连、口感筋道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