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云南陆良县一年能种植三季马铃薯的悠久历史,使马铃薯成为陆良县仅次于水稻、玉米、烟草的第四大作物,年播种面积30余万亩(1亩=1/15ha),年总产马铃薯60万t以上。尤其小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是陆良县产业结构调整中独具特色和产销优势的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蔬菜种植面积共3万余亩,主要种植意大利生菜、油麦菜、黄白等蔬菜,季节性交替轮作。为了提供在陆良县三岔河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等条件下,提高陆良县三岔河镇蔬菜产量和品质的科学施肥全程解决方案,结合云天化"镁立硼"系列复合肥产品的特性,特设计此试验。根据该肥料使用设计选取种植户1亩(两个棚一组)为试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云南陆良县一年能种植三季马铃薯的悠久历史,使马铃薯成为陆良县仅次于水稻、玉米、烟草的第四大作物,年播种面积30余万亩(1亩=1/15ha),年总产马铃薯60万t以上.尤其小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是陆良县产业结构调整中独具特色和产销优势的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会宁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今年该县计划在党家岘、杨崖集、老君坡、八里湾等乡镇示范带动全县新增中药材种植1万亩,依托现有中药材种植公司、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中药材育苗基地500亩,逐步实现中药材种植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5.
万寿菊别名臭芙蓉、金盏花,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90~130cm,全生育期165d,花期90d左右。云南陆良县自2005年引进在召夸镇试种300亩(1亩=1/15ha)以来,2008年全县种植2万亩,平均亩产鲜花2.5~3t,产值达1000~1800元/亩,平均产值1200元/亩,开拓了陆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新路子。经过近4年来的栽培实践,基本掌握了其栽培技术,重点应抓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药农的青睐,如号称"天下第一药市"的药都河北安国市,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十几万亩。分析近二十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市场看,中药材种植方式已有转变,在市场的需求下,中药材总体种植前景依然看好。1种植模式有转变以前中药材多是一家一户分散式种植,现在则有了大面积承包土地,进行了规模化种植。原来少人问津的河滩沙地,现在有药农抢着承包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土地租金也从每亩的几百元上涨到千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省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3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比2000年扩大25.5万亩,增长36.2%;2001年的全省药材总产量达11.9万吨,实现产值(现行价)10.4亿元,足见种植中药材潜力巨大.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作物,在栽培中若使用化肥不当,易出现烧芽、烧苗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西充县农民近年在种植中药材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不宜将三类化肥作为中药材在拌种时的"种肥"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康保县制定了《康保县关于支持退耕种草培育特色产业的政策措施》,集中流转土地48万亩实施退耕种草项目。同时,积极引进多家企业投资种植中药材17万亩,涉及7个乡镇95个村。其中种植当年生水飞蓟6.5万亩,多年生柴胡、防风、知母、赤芍、黄芪等10.5万亩,各种中药材长势良好,中药材种植成为康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科学规划、稳步扩模。2021年,康保县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高标准编制《康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在2020年7家种植主体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了5家市场主体,全县种植主体增加到12家,全县在12个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发展到30万亩。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近日云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及省内农机生产企业等有关专家一行9人赴曲靖市陆良县开展设施蔬菜产业机械化应用专题调研,专家组重点调研了5个蔬菜生产企业、1个蔬菜种植基地、1个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陆良县是我国蔬菜重点县之一,是云南省常年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以叶菜类为主,其生产规模名列云南省前5位。2019年,陆良县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4.4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0.8万亩(7200hm~2),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较高,但设施机械化应用水平较低,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表现突出。产前机械主要是耕整地机械如犁、旋耕机、起垄机等应用较普遍;产中产后机械运用较少。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0.
1中药材续断规范化种植情况 近几年来,云南省永胜县充分发挥当地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至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8122亩,当年实现种植产值9080万元,工业产值1.7亿元,总产值达2.61亿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永胜县山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无公害黄芪的可行性 山西省五寨县是全省中药材产区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而且还有人工栽培的传统。五寨县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芦芽山脚下,境内不仅植被资源丰富,而且生态环境和土壤资源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产种植。自1995年以来,五寨县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典型,带动了全县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上升,到2009年达1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围绕白药之乡建设,武定县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中药材企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大户、大户联农户的运作模式,稳步推进白药之乡建设,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发展,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今年,全县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样板22个共8920亩,推广种植中药材61200亩,完成州下达年度计划任务5.9万亩的103.7%,完成县下达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随着中药材比较效益的提高,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大幅提升。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为383.7万亩,产量为98.3万吨,产值超过100亿元;2015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在388万亩以上,产量预计可达100万吨。其中,  相似文献   

14.
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境内土质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宜种植各种中药材。目前,全县已经有2300多农户种植中药材,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的种植大户2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达到了87家,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4.26万亩,预计产量可达5500万斤,产值可达到3.2亿元。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了全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着重探讨伊通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情况,以期为相关地区中药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初秋,盂县西烟镇南头村的千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成片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临近收获,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南秀斌隔三差五地到地里查看药材的长势,与社员们商讨采收计划,估算最佳采收时间。从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研究野生中药材的驯化栽培技术,到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中药材产业链,43岁的"药材大王"南秀斌正一步步地实现着"振兴盂县中药材产业"的梦想。2012年,南秀斌带头流转了南头村200亩土地,出资成立了中  相似文献   

16.
<正>澄江县重征中药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保护、推广、研发的公司。公司从事中药材种植已经5年多,拥有种苗基地100多亩,标准化育苗基地30多亩,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齐全,高度仿照野生环境种植中药材品种,杜绝一切化肥、农药的使用。公司拥有员工7人,常年从事野生中药材的良种繁育,对一些难以繁殖的药材品种已经掌握了成熟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在基层农技机构从事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技术推广工作,对中药材种植中的实际技术操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中药材种植有着不同于一般农作物种植的种植风险,现就常见的技术风险阐述如下:1投资数额较高比如不考虑土地成本,生产一亩小麦或玉米,只须投入成本300-400元,而生产一亩白芷、穿心莲或半支莲约需成本2000元,药用玫瑰则需成本3000-4000元,生产一亩太子参成本更是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6,(3)
正中药材作为浙江省江山市重点培育发展的现代特色产业之一,多年来,走过了引进探索到示范推广、规模扩展到效益提升的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现状作一些思考和分析。1.发展现状(1)全市中药材种植情况2015年全市种植总面积8 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比2014年增加3 900多亩。品种主要有黄精、浙贝母、白术、元胡、铁皮石斛、金银花、灵芝、白芨、白  相似文献   

19.
正丽水市是浙江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业是丽水市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6.36万亩,其中,浙贝母种植面积4 255亩。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种植效益,在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支持下,丽水市农业局从2016年起开展浙贝母—甘薯高效循环种植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工作,在龙泉市小梅镇高际头村创建了50亩浙贝母—甘薯高效循环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21,(7):14-15
正近年来,涉县因地制宜统筹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以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以柴胡、连翘作为中药材主导品种,强力推动道地药材柴胡、连翘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科技先导、育龙头、创品牌"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强劲动力。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与做法1.突显道地品种,形成主导产业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4.5万亩,其中柴胡10万亩,连翘12万亩,中药材产值2.4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