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网地区水稻土的含硒量及根外施硒对糙米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雪林  姚鼎汉 《土壤学报》2000,37(2):242-249
本文通过对嘉善县平原水稻土硒含量特征和该区水稻硒含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1)嘉善县平原水稻土,水溶态硒含量低于一般水稻土水溶态硒的临界值(0.010μg/g),这与该区的土壤母质、地形等因素相关;(2)低硒水稻土了水稻对硒的吸收积累,因此该县出产的稻米硒含量亦普遍较低,平均含硒量低于粮食硒的正常含量范围(0.040~0.070μg/g);(3)水稻地上各部分含硒量存在差异,糠、秸杆中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状况及硅肥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群英  李孝良  张永兰 《土壤》1999,31(3):164-166
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具有明显区域分布特征。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效硅含量顺序为: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淮河冲积〉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长江冲积〉紫色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板页岩和花岗岩。土壤PH值,土壤物理性粘粒含是与土壤有效硅含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溧阳白土上小麦施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丘陵及圩区由黄土母质及湖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中所占面积很大,仅溧阳市就占总面积的42%,土壤供钾能力低,是江西省施用钾肥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可使小麦增产40.7kf/亩-90.0kg/亩,增产率达到19.1%-42.3%,显著高于70年代。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湖南省十二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比较了常见几种土壤有效硅提取方法对不同母质水稻土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PH4.0醋酸-醋酸钠提取法对性质相差较大的不同母质水稻土的测定,不仅能反映土壤性状对有效大雨含量的影响,而且测定精密度高,与其它有效硅测定方法比较,在缺硅诊断中可选用于较为广泛的水稻土类型。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湖南省主要母质类型的稻田土壤,进行土壤全硫,有效硫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在0.266 ̄0.885g/kg之间,平均0.539g/kg。土壤有效硫变动范围为17.7 ̄135.1mg/kg,平均56.7mg/kg。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n=40)。(2)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有效硫和全硫含量逐渐减少。(3)耕层土壤C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主要农用土壤中硫形态组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正义  张继榛  竺伟民 《土壤》1996,28(3):119-122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 g^-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潮土、灰潮土的总S含量相对较高,潜在供硫能力相对较强,但土壤有效硫低;砂姜黑土、水稻土的总硫含量中等,潜在供硫能力较大,土壤有效硫中等;黄褐土、黄红壤的总硫含量小,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一些土壤的钾素状况及其含钾矿物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朱永官  罗家贤 《土壤学报》1994,31(4):430-438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一些土壤的钾素状况及其含钾矿物。结果表明,土壤含钾矿物的含量和种类因成土母质和土壤发育程度而异。花岗岩发育土壤的含钾矿物随粒烃增大而增加(>50μ除外),沉积岩发育的土壤情况相反。土壤的非交换性钾与云母类矿物含量呈较好的相关性(r=0.669^*),交换性钾与土壤CEC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8^**)。不同粒级对土壤全钾量贡献不一,花岗岩发育土壤的全钾量主要集中于10-50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典型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对贵州省六个主要土类有代表性的典型土壤68个剖面,204个土样中的稀土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典型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264.44μg/g)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含量(195.7μg/g),各土类稀土元素的丰度都遵守Oddo-Harkins法则,Ce富集明显,贵州典型土壤中轻稀土元素含量(199.01μg/g)亦高于全国土壤,属典型的轻稀土土壤类型;石灰土中稀土各元素含量大于其它土类。同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论述了临沂市土壤中硼、锌、锰、铜、铁等5种主要微量元素的状况与其它因素的关系。有效硼含量0.09~3.67mg/kg,平均0.35mg/kg;有效锰22~572mg/kg,平均244mg/kg;有效锌0.15~4.02mg/kg,平均O.53mg/kg;有效铜0.09~5.78mg/kg,平均1.03mg/kg;有效铁3.2~162mg/kg,平均21.5mg/kg;有效锰2.0~131.4mg/kg,平均23.4mg/kg。不同土壤类型的以上5种微量元素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砂姜黑土缺锌,棕壤、水稻土富含铁、铜、锰、锌;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微黾元素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育在基性岩上的土壤一般含量较高,而由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则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速效锌、速效硼和速效铜与有机质的关系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540只1日龄红布罗商品代雏鸡随机分为9组,第1组饲喂以小麦为基础的诱发日粮,第2和第3组在1组基础上分别添加300(μg/kg日粮)生物素和动物脂肪(前期2%,后期3%)。第4至9组饲以玉米-豆饼型日粮,前后期分别添加0,50,90,120,150,200和0,50,70,95,120,160(μg/kg日粮)的生物素。结果表明:生物素缺乏造成足底皮肤炎,肝脏脂肪酸成分发生变化: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显著增加(P<0.01),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减少(P<0.05)。29日龄绝食24h,饲喂诱发日粮的鸡,血糖、肝糖原和肝脏总脂肪含量下降,血浆甘油三酯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豆饼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绝食后血糖、肝糖原和甘油三酯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随生物素添加水平提高,对足部皮肤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前期添加150或200(μg/kg日粮)生物素对增重和饲料报酬较好,而后期添加生物素影响不大。种鸡试验选用336只20周龄育成种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添加有0,100,150μg/kg生物素的日粮。初步结果表明:生物素对蛋重无影响,日粮添加100和150μg/kg生物素可提高受精率0  相似文献   

11.
弹尾目昆虫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许杰  柯欣  宋静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7,44(3):544-549
土壤弹尾目昆虫作为无脊椎动物和中型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概述弹尾目昆虫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中、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上的一些方法体系及检测主要指标参数(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生存率,生长率,繁殖率,金属硫蛋白和酶活指标)。最后对弹尾目昆虫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ABA对水稻花后剑叶光合产物输配作用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浩  龚荐  罗时石  葛才林  马飞 《核农学报》1996,10(4):244-250
运用示踪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 ABA 涂稻穗及剑叶后,剑叶中几种光合产物的变化,发现 ABA 涂稻穗后,能抑制剑叶中暂不输配物质的形成,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与光合产物的输出速率具促进作用。ABA 涂剑叶后,对暂不输配物质、结构物质与呼吸消耗具抑制作用,对可输配物质的形成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硼的吸附-解吸对土壤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棕红壤、黄棕壤、灰潮土在特定条件下的电荷零点(PZC) :ck—PZC(无硼 )、ads—PZC(硼吸附 )和des—PZC(硼解吸 )的研究发现 ,棕红壤和黄棕壤的ads—PZC与其ck—PZC相比 ,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灰潮土 ,由于本身碳酸盐的缓冲作用 ,其ads—PZC与ck—PZC几乎相等。在硼吸附发生后 ,3种供试土壤的des—PZC较之它们的ads—PZC ,改变甚小 ,但这时灰潮土却保持强劲吸附电位离子的趋势 ,其吸附H 离子数量是棕红壤和黄棕壤的 2倍 ,表明在灰潮土上 ,原先被土壤胶体吸附的硼这时才显示利于电位离子的吸附。研究还表明 ,硼在酸性土壤中的吸附会引起 1 0倍量的质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辐照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高能X射线辐照处理34、5、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结果表明:辐照引起幼虫的生活期延长,发育迟缓;辐照抗性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强,5龄幼虫最耐辐照,阻止其化蛹的剂量为55~60 Gy。γ射线辐照杨树木段中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结果也表明,60Gy能够100%阻止老熟幼虫化蛹。因此,可以推荐60 Gy作为光肩星天牛幼虫检疫辐照处理的有效剂量,用于原木和木质包装的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广12的父本广12,花时在9~13时,盛花在10~12时,峰值出现在11时,单株花期长达13天。母本珍汕97A花时分散。制种花时相遇在每天9~13时,集中在11~12时。花时全遇时,结实率早造达45.88%,晚造达43.75%。花时相隔48小时授粉,结实率仍可达20%。这一特征,为制种夺高产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5%~ 30.0%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1.5%~12.7%、2.4%~8.9%、11.6%~19.5%、32.5%~72.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株PL7的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线诱变的研究。结果发现,用20W紫外灯(245nm),在垂直距灯管30cm处照射90s,PL7菌株的原生质体致死率达74%。获得再生菌株234株,其中20株与亲本菌株PL7有明显的拮抗反应,6个菌株菌落生长速度提高11.0%~17.8%,液体培...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了7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中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同工酶的酶谱中,有些谱带是不育系与保持系共有的,不受雄配子的育性和胞质差异的影响。有些谱带则伴随雄配子的败育而出现(或缺失),其余谱带组分,则因胞质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据此认为,可以通过同工酶酶谱分析,对细胞质进行遗传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