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延平区水南街道办事处现有单季稻面积5000亩。80%处在海拔100-400米,年平均气温19.3℃.大部分适合种植超级稻再生。近年来,水南街道积极引导进行超级稻再生品种组合试验示范,如2007年岭炳洋村村民雷世金试种“Ⅱ优航1号”3.5亩,折算亩产头季稻595公斤,再生季351公斤,全年亩平均946公斤;  相似文献   

2.
佳绿菜豆是我县与成阳农科所,于2003年从日本引进的一个无架矮生型菜豆品种,经过两年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早熟高产、抗病耐瘠、品质优良等特点。栽培管理简单,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百丈涤镇位于文成县西北部海拔650m的高山平台,鲜食大豆年种植面积0.16万亩,种植效益显著。近年来,由于品种退化,使鲜食大豆产量和效益下降。为此,我们于2003年从省农作局引进萧农越秀品种试种。萧农越秀系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和萧山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从萧山农家品种八月拔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菜用秋大豆品种,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两年试种示范,主要表现植株高大,百荚鲜重重,鲜荚商品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鲜食夏秋大豆在浙南高山区示范种植。现将萧农越秀在浙南高山区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梅营一号红薯,是2004年从河南引进,利用红薯茎尖分生组织培育的脱毒苗新品种。该品种其食用口感细软甘甜,香味浓郁,纤维少,淀粉多,粗蛋白含量高。2004年我市引进该品种试种,2005年扩大示范,2006年全市示范推广8万余亩,2007年11.4万亩其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耐旱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5.
温220于2002~2003年在洞头县大门镇稻区试种,2004年作示范推广栽培,全县种植面积近200亩。根据对该品种的性状及产量考查,笔者认为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分蘖力一般、抗倒性中等、较易落粒等特点。栽培上要根据我县海岛实际,加强肥水管理,科学生产。  相似文献   

6.
"嘉33"系2001年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在苏南及浙江等地区作一季晚粳稻种植。河上镇2009年引进试种,2010年示范推广。经试种、示范,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我市春季大白菜生产.实现大白菜周年生产、均衡供应,2002年我市引进了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所培育的国审品种——豫新5号春白菜进行试种,2003年进行了大面积丰产栽培示范,取得了成功。示范点设在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东八里庄.丰产面积10亩(1亩=1/15公顷),平均毛菜产量8209公斤/亩,净菜产量5128公斤/亩,每亩平均效益4102.4元(安阳市2003年6月份大白菜市场零售价0.8元/公斤)。  相似文献   

8.
“嘉育21”是嘉兴市农科院和余姚市种子站协作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早籼品种。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25)。我市于1999年冬在海南繁育,2000年试种、示范,至2005年累计示范面积10900亩。2000-2005年因长粒型早籼谷价格下降,“瘫育21”仅作农户自用口粮种植,每年面积2000亩左右。经我市试种示范及农户反映.该品种苗期耐寒性好,插后起发快,抗病力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据消费者反映,“嘉育21”米质是目前早籼优质米中口味最好、市场最畅销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博Ⅱ优15系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选配的弱感光型新组合。2003年8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单位于1999年开始引种试验。2001年晚季在海南省东、北部的5市县试种488h m^2,平均单产6.32t/h m^2,比博优64增产9.86%。2002年晚季在海南的东、西、北部共8市县示范种植1.4万h m^2,平均单产6.82t/h m^2,比博优64曾产8.08%。2003年晚季种植8.77万/h m^2,  相似文献   

10.
汉寿县创丰1号示范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汉寿县于2003年开始对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专用稻新品种创丰1号进行试种、示范,2005年成片示范种植6.83hm^2,平均产量8.3t/hm^2以上。创丰1号适于米粉加工,深受示范区农民欢迎。在示范的同时,总结了该品种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甬优4949籼粳杂交新品种于2014年作一季中稻从江苏引进宜昌市试种,2015年在夷陵区分乡镇插旗村连片种植5.33hm2平均产750kg/667m2,最高单产达820kg。通过2a试种,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抗性强,结实率高,米质优的特点。2016年宜昌市农技中心利用水稻"籼改粳"工程项目继续加大了对该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在夷陵区鸦鹊岭镇长湖村进行甬优4949千亩连片高产示范展示。  相似文献   

12.
"宁油12号"特性及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油12号”由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我市从2003年秋播开始引进试种。据试种结果: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寒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特性。各示范点亩产均超过150kg,其中一块面积1.9亩的示范田亩产达180.8kg。  相似文献   

13.
““86优8”系优质杂交粳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为江苏省农林厅推荐的优良品种。我区2002年开始试种。2003年扩大示范,累计推广3500多亩。通过两年种植,我们基本摸清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初步确定其稳产高产的栽培途径及技术。  相似文献   

14.
唐永生 《云南农业》2004,(11):12-12
靖麦11号是曲靖市农科所运用人工杂交系统选育法育成的早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全市示范面积384.7hm^2(5770亩),该品种累计示范面积860.8hm^2(12912亩)。该品种2002年经过了地州市生产实验,2003年通过了云南省区域性试验,红河、楚雄、玉溪、大理、临沧等地在试验的基础上已示范应用176.4hm^2(2646亩),经多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丰产、稳产、广适等特点,尤其是在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年代更表现出卓越的抗病性,达到了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县2001年引进泸杂四号高梁种植再生季成功,该品种属粳性中熟杂交种,春季播种头季生育期135—140天,再生季90天左右,株高2—2.2m,中散穗型,每穗1900—2500粒,千粒重26-30g,抗炭疽病,适宜在海拔1000m以下的平丘及山区种植。2002—2003年扩大示范种植3万亩以上,头季亩产380—440kg,再生季280—430kg,亩产值超过1000元,亩纯增收200—400元,  相似文献   

16.
苏杂16两年在安徽省制种、试验示范证明;该杂交棉制种技术易掌握,杂交纯度为99.69%和99.92%,F1代增产18.8~29.8%,F2代增产15.9%~16.6%。该组合1992年参加全国杂交棉联合试验,在长江流域为最好组合,比中棉12增产16%;1993年列入安徽省棉花品种试验和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杂交种。江苏、安徽、湖南、山东等9省1993年试种示范32万亩,适应性广泛,有继续扩大示范的趋势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芸豆王是济南市历城区种子公司从美国引入的优良菜豆品种.我们在1998年引进试种该品种,经过3年的示范推广,芸豆王目前已成为我地一个受消费者和菜农喜欢的蔬菜新品种之一.现将其品种特征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K优8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于1996年育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2001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金湖县于2003年引进试种,2004年大面积布点试验、示范,面积达4700多亩,综合性状表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天丰A与R998组配而成的感温型杂交稻强优组合,也是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超级稻品种之一。五华县于2003年引进试种示范,到目前共推广种植61万亩。  相似文献   

20.
糯稻新品种“福糯”,对光温反应较弱,早季全生育期115-118d,晚季全生育期约113d。平均株高90cm,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8-30万穗,一般亩产410kg左右,比目前广西生产上种植的熟期相近的糯稻品种亩增产50-100kg。精米率72%,直链淀粉含量0.32%,胶稠度软,糊化温度中,糯必,食味佳,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1987-1990年,已在27个县试种27万亩。1991年12月经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