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稻1187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津稻1187品种从引进到大面积推广,在我区已有近十年的历史,最近五年为推广高峰期。全区水稻4万亩,津稻1187品种占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除1991年突发性稻飞虱危害以外,其余年份该品种产量均在千斤左右。1989年我区高产栽培试验261亩,平均亩产650公斤。1992年不同密度试验,每亩净产稻谷801公斤。后沽乡、大田乡大面积种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津稻1187品种自1985年开始引入我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推广面积自1987年以来一直占全区水稻总面积的60%以上。为进一步提高津稻1187的高产潜力,使广大农户深入了解和掌握其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现初步总结几年来在试验示范栽培中所掌握的津稻1187品种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津稻1187具有抗病、抗倒、适应性强及综合性状好等特点,我乡已连续种植十余年,在几代水稻当家品种中,这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最长。全乡每年种稻面积1万亩,近几年津稻1187一直保持0.8万亩左右,对提高我乡稻谷产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积极扩大津稻1187种植面积的同时,注意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 津稻1187品种于1986年引入我县种植,通过几年的实践,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耐肥、耐盐碱、抗倒、较抗病及高产稳定的特点,已成为我县农民喜爱种植的水稻主要当家品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越来越强,迫切需要能够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农业的技术措施,希望制订一套适应于本地区应用且比较系统的津稻1187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规程或规范。为此,笔者撰写了《宁河县津稻1187水  相似文献   

5.
<正> 津稻1187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增产潜力大,稳产性能好,1986年我县从天津市农作物所引进试种,由于我们良种良法一起抓,加快了津稻1187的推广速度,七年来推广面积一直呈上升趋势,累计推广面积47万亩,连续四年成为我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其中1992年津稻1187种植面积达18.7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73.3%,占春稻面积的90.8%。  相似文献   

6.
<正> 津稻1187(以下简称1187)是一个适应性广,杆硬抗倒,抗病性较强,而且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该品种自推广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亩产稻谷500-550公斤,高者可达600公斤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深受广大稻农的青眯。截至今年止,在天津的种植面积占全市水稻面积的80%左右,1989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由于它的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显著,农业部已确定为全国推广品种,1992年获全国农业博览会奖。我认为它是唯一可以  相似文献   

7.
<正> 我县1986年自天津市作物所引进津稻1187,1989年以后连续四年成为我县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1992年津稻1187栽插面积达18.7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73.3%,占春插稻田面积的90.8%。为更好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探索宁河地区津稻1187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1989年以来,我们开始了津稻1187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津稻1187超高产示范区和试验点,面积60多亩,平均单产670公斤,最高达700公斤以上。1992年俵口乡兴坨  相似文献   

8.
<正> 津稻1187系天津农科院作物所近年育成的水稻优良品种,因其具有稳产、高产、优质、抗盐碱、抗稻瘟和抗稻飞虱等独到特性,深受广大稻农青睐。我县自1986年引种以来,面积不断扩大,到1992年津稻1187种植面积已达187500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71%。几年来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550公斤,很多高产地块达到650—700公斤。如1991年,潘庄镇新垦稻田,土质盐碱较重,分蘖初期水质很差,抽穗后稻飞虱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9.
津稻1007(原名津优9702)系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育成,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编号:国审稻2004043),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1372E)。2005年、2006年江苏省把该品种列为水稻良补品种。津稻1007在我省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育成的水稻品种繁育方法都是采取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即原原种、原种、生产一级种。原原种由育种者繁育,原种由本所试验场繁育,生产一级种由本所繁种基地繁育。多年来一直是坚持这样的良种繁育制度,津稻1187育成后同样采取上述繁育制度。一、原原种的繁育(一)津稻1187于1979年育成,当年的稳定系全部收获,测产后保存在干燥器里,根据试验和繁种需要每年取出一定数量供试验和繁种用。当保存的种子少了就放在一个  相似文献   

11.
Ⅱ优航2号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Ⅱ优航2号水稻是由福建省水稻所育成,已通过福建省和安徽省品种审定,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续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我市开始引进并进行推广。该品种在我市主要以烟后稻、菜后稻种植为主。2008年在曹远镇清水池种植烟后稻500  相似文献   

12.
<正> 津稻1187水稻新品种以高产、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经过5代培育和选择于1979年稳定,1980年参加品系鉴定,1981—1983年连续三年试验,同时进行了较大面积生产试种。由于津稻1187稳产、耐肥抗倒伏、抗病性较强、米质优、成熟时青枝绿叶,深受群众欢迎。1985年通过成果鉴定,1987年通过天津市审定,1992年4月通过河北省认定,1992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目前正在全国适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1986年我场原主栽品种冀粳4号种性退化、抗病力减退,产量下降,由此引入津稻1187。七年来,它在我场乃至冀东部分地区表现了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至今已遍及津、冀东、鲁东,推广面积逾240万亩,受到新老稻区农民的赏识和欢迎。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山东主要种植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水平,在山东不同水稻种植区收集20个水稻品种,利用苗期集团筛选法进行抗性评估。结果表明,圣稻14和圣稻15属于高感品种,其余18个品种(武育粳3号、紫香糯、津稻179、津稻263、润农H2、润农1307、盐丰47、圣稻16、圣稻17、圣稻13、圣稻19、圣稻20、圣稻2572、临稻10、临稻15、临稻16、临稻19和临稻21)属于感虫品种。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用生命表等方法系统评价山东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宿迁地区机插秧种植的水稻品种,以满足当地对机插栽培早熟品种的需求,同时扩大机插秧面积,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方法]比较16个水稻品种在宿迁地区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指标。[结果]秀水519、皖垦糯1号、圣稻740等品种全生育期较长;圣稻20、圣稻020、精华2号、临稻11、新丰5号等品种株高都在105 cm以上,后期存在倒伏减产的风险;圣武糯0146、津稻253等品种株高较矮,产量潜力受限制,圣稻19与对照相比穗型略小、产量略低;阳光800、临稻16、中06-1、中作稻2号4个品种全生育期短,株高都在100 cm左右,抗倒伏能力强,株型适中,穗型较大,产量潜力高。[结论]阳光800、临稻16、中06-1、中作稻2号等品种具有高产潜力,适宜在宿迁地区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津稻565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24):96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 049品种名称:津稻565申请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种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津稻5号/津稻263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8 d,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0.4 d。株高103.8 cm,穗长17.2 cm,每穗总粒数177.8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4.1 g。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  相似文献   

18.
水稻在我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有的水稻当家品种辽粳5号、秋光等,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出现了品种混杂、退化现象,丰产性和抗逆性明显下降,严重阻碍我区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日本引进4个水稻品种做了对比试验,目的是从中选出适于我区栽培的水稻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契机,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针对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开展攻关研究,突破关键单项技术,将取得的关键技术与常规技术集成创新,建立适宜于我区水田生产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用以指导水田生产。一、品种选择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垦稻12号、龙粳31号、绥稻1号,搭配种植龙粳36号、龙粳38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根据滇中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现状,用高产品种楚粳17号作母本,稻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系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试验示范表现早熟、品质较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于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