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抗盐碱转基因大豆及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抗盐碱转基因大豆种植后对盐碱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盐碱转基因大豆能够降低盐碱土壤pH值,对盐碱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碱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期性,对交换性钠、碱化度和钠吸附比无显著影响。在鼓粒期抗盐碱转基因大豆有提高盐碱土壤速效氮的潜力,在大豆生长旺盛时期能够提高盐碱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以上说明抗盐碱转基因大豆能够影响土壤的部分化学特性,但短期内对其他化学特性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2.
<正>在河北省试验探索夏玉米大豆间作技术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玉米宽窄行种植,在保持玉米亩株数与常规种植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宽行间种植一定面积的大豆的种植方式。即玉米采用宽窄行播种,播种2行玉米,玉米大行距为160 cm,小行距为34 cm,株距17 cm。玉米宽行间种植3行大豆,大豆行距40 cm,株距10 cm,距玉米40 cm。玉米播种密度4 000株/亩,大豆播种密度10 000株/亩。  相似文献   

3.
河套灌区有484万亩耕地含有不同程度盐碱,改造利用潜力大。河套灌区热量资源、年平均日照时数可满足一季水稻的热量需求。该研究在盐碱地采用膜下滴灌直播、水田插秧、育苗移栽三种种植模式,明确了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省时省水,但在盐碱地种植后期需大水漫灌压盐,适宜在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推广种植,同时发现种植水稻土壤盐碱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科左后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随着2003年高油大豆项目的实施,大豆面积得到了迅速增加,2005年全旗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高油大豆面积达14万亩,单产水平150千克左右。近几年由于大豆收购价格不稳原因,大豆面积逐年下降,2011年种植面积4.7万亩。为进一步改进科左后旗大豆种植方式,发挥其自身资源优势,提高单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总种植面积从2010年6560万亩逐年递减至2012年3218.4万亩。2011、2012年度减幅分别在29%、31%左右,总产量亦呈相同趋势。又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共进口大豆4833万吨。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大豆种植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的危机。新疆在种植条件上完全满足大豆的生育需要。新疆天业集团已研发推广出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大豆栽培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相结合,是满足国家需求并实现大豆高效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优质大豆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大豆年均种植面积不足150万亩,单产150 kg左右,总产22万t,人均占有量3.5 kg,需从外省调进或进口大豆及其制品约400万t。近两年,本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回升,2017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212.34万亩,较"十二五"平均面积增加41%,单产141.56 kg,总产30.06万t。在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加快了优质大豆的开发利用,高蛋白(蛋白质含量高于45%)大豆、双高(含油量大于20%,蛋白+脂肪含量大于63%)大豆、鲜食大豆迅猛发展。2017年,本省种植高蛋白大豆152万亩,双高大豆30万亩,鲜食大豆30万亩。本省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产区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7.
东平县常年种植大豆14~16万亩,是农业的主导产业,大豆主要集中在州城、新湖、商老庄、戴庙、银山、斑店、旧县等湖区乡(镇),土壤类型为湿潮土,地质肥沃,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同时也是山东省大豆主产县(市、区)之一,大豆生产在整个泰安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豆良种繁育技术已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已获得相关协会认证的绿色大豆生产基地5000亩、有机大豆生产基地2万亩,注册了"东优"商标。外销周边7省(市),年销售量达1~1.5万吨,享誉整个黄淮海地区。  相似文献   

8.
宁夏银北地区位于青铜峡引黄灌区下游,土壤盐碱严重,72%的耕地受到盐碱危害。1998年以来,该地区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色素菊花种植。从多年的情况看,色素菊花在盐碱地上平均亩产2000kg,亩纯收益1000~1250元,与其它作物相比亩增加收入585~835元,增收14  相似文献   

9.
正一、嫩江县大豆生产基本情况(一)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定。嫩江县是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域,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种植面积,历年大豆种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总产55万吨左右;县域内大豆种植面积达800万亩,总产大豆达到110万吨左右,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嫩江县周边300公里半径区域内年均大豆种植面积可达2000多万亩,总产接近320万吨。(二)嫩江大豆均属非转基因大豆。嫩江县生产的大豆都是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由于不可预见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0.
正1濉溪县大豆生产基本情况濉溪县地处淮北平原,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87万亩,主要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近年来,因原有普通播种机性能不能满足秸秆禁烧条件下播种要求,致使大豆面积有所减少。2015年大豆种植面积40万亩,主要集中在濉溪西部和北部乡镇。品种以中黄13和徐豆14为主,产量在150公斤左右。所产大豆为优质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到45%,主要用于制作豆制食品。  相似文献   

11.
盐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碱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及抗氧化性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碱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盐、碱及混合盐碱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低浓度的盐、碱及混合盐碱培养条件下,大豆胚芽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在高浓度的盐、碱及混合盐碱条件下培养,大豆胚芽中MDA的含量高于对照.无论在何种浓...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舞钢市主栽作物,多年来全市大豆种植面积在3.8万亩左右,在秋作物中面积仅次于玉米。2010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3.59万亩,占全市秋播作物面积23.25万亩的15.4%,总产量4359t,  相似文献   

13.
在2015年春播条件下,在江西省进贤县和东乡县开展了国审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播期与种植密度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品种"天隆一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均对春大豆"天隆一号"的农艺及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其中4月18日播种、种植密度5万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高达159.5 kg/亩。在江西春播,春大豆"天隆一号"的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中旬,以5万株/亩种植密度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一、爱辉区种植业现状爱辉区现有耕地170万亩,2011年以前种植大豆的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近几年,为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区政府对连片种植和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农户进行优惠政策扶持,使爱辉区的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在2012年分别达到了23.3万亩和1.078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下降至82万亩。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选用1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徐豆18、灌豆1号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徐豆18产量最高,达148.23 kg/亩,分枝多,荚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田间表现好,无倒伏现象,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灌豆1号产量次之,达139.98 kg/亩,分枝较多,籽粒较大,百粒重大。徐豆18、灌豆1号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表现较好,适宜在灌云县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条件下作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鲁黄1号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鲁黄1号大豆在泰兴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3 000株/亩,其产量最高,各个农艺及经济性状最合理.  相似文献   

17.
正东平县是山东省大豆主产县(市、区)之一,耕地面积102万亩,大豆常年种植面积13.05万亩,历史最大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集中在东平湖以西斑鸠店镇、银山镇、戴庙镇、商老庄乡、旧县乡5个乡镇。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东平湖以东乡镇的部分种粮大户开始调整种植结构,改玉米为大豆,种植面积得到逐步恢复。2017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13.2万亩,单产203.1 kg,总产26 800 t。  相似文献   

18.
任志 《新农村》2010,(7):22-23
大豆在山东枣庄市常年种植面积为40余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大豆经济效益的提高,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山东市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煤矸石改良盐碱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介休县北辛武乡村,地势平坦,气候干旱,地下水位在0.5~2.0m,春秋两季蒸发量是年降雨量的6~7倍,含盐碱的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留存,约有1000余亩土地下湿盐碱,亟待开发利用。铺砂种植西瓜、甜瓜能够提温保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乡领导和农科人员从此受到启发,转而利用煤矸石改良盐碱地。1989年冬季提出,铺粗煤矸石好还是铺细煤矸石好?地表覆盖好还是地表覆盖和地下混入相结合好?每亩覆盖混入的量多少最适宜  相似文献   

20.
正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大豆种植面积接近300万亩,90年代以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和鼓励大豆生产发展,部分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豆积极性增加,全市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2020年对东明县2万亩大豆绿色高产田进行实打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