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农业》2021,(2)
教师是影响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薪资水平较差等缘故,本身对于教育人才缺乏吸引力,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是不争的事实,而近年来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教师隐性流失的情况,这无疑加剧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对农村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教师隐性流失对农村教育产生的冲击,分析了造成农村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点,教师师资力量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撑,而薪酬制度又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目前面临的却是报酬微薄、条件艰苦等现状,进而导致湖北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加大,严重地影响了教育公平。基于上述背景,以湖北省洪湖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为实证,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及建议,以期能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师发展是关乎农村学校"人力资本"提升的核心议题。对全国城乡教师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尽管农村学校生师比与城市学校基本持平,但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职称结构和年龄分布状况仍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从社会环境、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等维度对各类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是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烦躁、易怒等消极情绪.工资待遇低与工作负担重、教育环境差与教育难度大、职业要求高与自身素质低、职称评聘难与竞争压力大等是引发农村教师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农村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认知、坚定信念、悦纳自我、有效释放等策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适,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5.
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农村教育要发展,关键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这些高素质的农村教师是江西崛起的急需人才.但是,笔者对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的初步调查结果和其他贫困农村地区教育出现的情况表明,这些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现象严重,学非所教、教非所学问题突出,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部分教师师德意识淡薄.根据目前的现状,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此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现状的分析,分别从农村教师流失的数量、流失的意愿、流失的类型等方面研究,找出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提出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为各个地区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积极回应农村女性需求。农村城镇化的公共服务设施要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能够为农村女性提供丰富而有保障的生活,能够培养农村女性城镇化思想观念。为达到以上需求,要从行政管理、就业服务、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文化体育六大方面,配置和完善乡村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乡镇及以下农村中小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增幅低于县城41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底,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2006年减少了25.19%;有4个县的13个农村教学点分别只有1名教师,负责教授1-3年级学生的全部课程……这些数据,是山东省审计厅在日前举行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会议上透露的.其折射出的,是农村优质师资向城镇学校流动、教育资源日益失衡的严峻现实.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这为新时期的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事故频频在校园内发生。教师违法犯罪案件也不断出现。教师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多地遭到人们的批评。因此,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势在必行,加强对农村教师的法治教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面向农村教师的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艳 《农业考古》2007,(3):364-366
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在研究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农村教师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杨雪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716-3716,3724
针对我国农村师资"量少质低"的现状,通过广泛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使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指出农村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于海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82-1784,1819
分析了浙江省农民的收入情况,指出由于浙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的身份也逐步转变为产业工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农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民消费行为在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外,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生活方式日趋城镇化。但受物质环境、政策制度等因素影响,现有消费环境已不能满足农民身份转变及生活城镇化发展需求。最后对如何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继续扩大农民消费,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视农村教师隐性流失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教师隐性流失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制约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机会不足;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缺乏标准约束等。因此,建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农村教师知识更新平台;完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师自主发展是解决农村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师终身学习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村教师自主发展存在着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薄弱、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教师缺乏自主管理等问题,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从教师、学校以及国家三个方面提出农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问题关乎国家教育水平,关乎农村未来发展,更关乎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教育师资、教师素质和师资分布结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现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迫在眉睫,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彻底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良好的教育。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村教育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管理水平薄弱等短板。为推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农村教育经费支持、促进城乡教学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健全农村教育管理体系等措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农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对农村教育逐渐重视,但政府财政性收入不足使农村教育投入捉襟见肘;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正发生剧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仍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以岚县为例,提出治理贫困县农村教育的思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开展教育实验,积极探索穷县办优质教育的路子;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建设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重视城镇化给农村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探索出适合城镇化背景的农村教育道路;广纳贤才,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配备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公私并举,创设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私人办学;校企合作,依托产业优势和本地文化为职业中学发展打开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这为新时期的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加速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并实现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打下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给农村教育带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而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大幅增长;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有了初步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教育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峻紧迫。这些问题不解决将阻碍我县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仍较薄弱由于农村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