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不端作为一种不诚信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学术界广受批评。由于惩戒力度往往不够而谴责又先天乏力,学术不端行为日益泛滥,至今难以遏制,甚至愈演愈烈。学术不端之道德违反与法律触碰,也一直备受争议。在法律层面上学术成果属知识产权具法律属性。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或是学术侵权,或构成民法理论中的欺诈行为,应受法律规制。对学术不端之惩戒,除以行业纪律相约束外,亦可以法律为救济手段。侵权行为除要受民法调整外,若造成严重后果,亦难逃刑法之制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医药期刊学术不端稿件状况,探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方法总结1227篇来稿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cademicmisconductliteraturechecksystem,AMLC)查重的结果,追踪112篇因学术不端退稿后发表情况。结果来稿中疑似学术不端论文比例较高,因学术不端的退稿近半数已在他刊公开发表。结论中医药期刊编辑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甄别学术不端论文的能力;教育和适当处罚学术不端论文作者;加强对期刊的监管,防止学术不端论文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强科研诚信、促进学术自律,本刊于即日起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自动检测,该系统将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论文进行全文比对,稿件一经发现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不再录用其稿件。  相似文献   

4.
在归纳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要从加强教育引导、重建学术规范、严格导师管理、发挥学术自律、完善评价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减少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科研诚信、促进学术自律,本刊于即日起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自动检测,该系统将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论文进行全文比对,稿件一经发现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不再录用其稿件。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科研诚信、促进学术自律,本刊于即日起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自动检测,该系统将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的论文进行全文比对,稿件一经发现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不再录用其稿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统计学术不端文献,对其年代分布、基金资助情况、论文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刊声明     
《油气储运》2012,(6):449
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营造公平、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交流氛围,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本着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本刊已全面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以及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凡在本刊所投论文存在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有效预防和依法规范处理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扭转学风不良发展趋势,促进科学研究良性发展,教育部近日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使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有章可依、有规可循。该《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对预防与处  相似文献   

10.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图(表)、公式、书本和著作内容、数据的抄袭和篡改等行为失效),并探讨了如何结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对1篇科技论文进行初步判定:对于文字叙述占大部分的科技论文,可以借鉴检测结果;对公式、图表较多的文章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对应用工程类文章应视检测结果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1.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提出如下倡议。一、加强队伍建设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涉  相似文献   

12.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提出如下倡议。一、加强队伍建设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3.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提出如下倡议。一、加强队伍建设学术成果发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主体涉及作者、审者和编辑三个  相似文献   

14.
本刊声明     
《油气储运》2011,(9):714
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营造公平、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交流氛围,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并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本刊已全面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刊声明     
《油气储运》2011,(8):618
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营造公平、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交流氛围,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并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本刊已全面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成为科技界的公害,为人所诟病。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的“龙头”和“龙尾”.必然也受到其影响。研究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表现形式、编辑部的应对措施,提出加强编辑部内部、外部建设,并从编辑自身出发在编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7.
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性,是从法律角度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评价——合法或不合法,对其探讨有助于人们认识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性、推动国家对科研不端行为防治的立法。目前,传统道德手段已难以有效抑制科研不端行为的大量发生,部分不端行为又严重损害了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法律不得不介入;应该以危害科研委托或合作关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制造科研不正当竞争、妨碍科学进步和社会诚信氛围建设为标准,作为法律介入科研不端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为净化学术期刊的办刊环境,杜绝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在本刊刊发,提高本刊的办刊水平,《高等农业教育》编辑部决定从2011年第6期开始启用"中国知网"提供的"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2  相似文献   

19.
本刊声明     
《油气储运》2011,(10):792
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营造公平、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交流氛围,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并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本刊已全面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以及一稿多  相似文献   

20.
各期刊社、编辑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腐败等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期刊自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