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云杉落针病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致密的个体群,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林地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以平行线法取样精度较高,适用于苗圃病情调查,并计算了病害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以及序贯抽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抽样调查与几种聚集度指标检验法相结合 ,说明杨尺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 ,用Iwao的方法 ,确定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检索表 ,为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用9种聚集度指标法,对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稍小卷蛾幼虫在一切种群密度下,都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是聚集分布,且其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根据生物学特性,推出卵期和蛹期也属于聚集分布.本文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计算出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确定了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4.
黑色软蚧蚜小蜂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色软蚧蚜小蜂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其聚集度具有密度依赖性。利用Iwao公式的α、β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在思茅松树干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聚集度指标测定值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短毛切梢小蠹蛀干期成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建立了树干各方位虫口密度与样地平均虫口密度回归方程,确定了最适抽样部位为树干南面;建立了最适抽样表并制定了序贯抽样方案,确定了不同允许误差时的最大抽样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德清真片胸叶蜂幼虫在竹林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了幼虫个体群大小,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同时根据Iwao方法,制订了幼虫序贯抽样表,为林间抽样、密度估算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方盔蚧空间分布型的研究,7种指标均说明,此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型分布,并由此确定各种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可在生产防治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塞罕坝地区不同林分类型以及林龄害鼠的危害,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法和回归方程分析法分析该地区主要害鼠的空间分布型,明确御道口牧场以及塞罕坝机械林场草原鼢鼠和达乌尔黄鼠空间分布类型、分布的成分以及形成的原因,并确立相关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优势种为达乌尔黄鼠,御道口牧场的优势种为草原鼢鼠,且两种害鼠均为聚集分布,其分布基本成分均为个体群,且个体间互相吸引,影响草原鼢鼠以及达乌尔黄鼠聚集分布是由于其本身的聚集行为和环境的异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种群密度的抽样方法采用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技术,确定了林间不同害鼠密度时最适抽样数。害鼠空间分布类型及抽样技术的确定为塞罕坝地区鼠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以样枝为取样单位,采用8种聚集度指标和三种概率频次分布来确定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呈Neyman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介绍了空间分布型在最适抽样数的确定及序贯抽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木毒蛾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和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木毒蛾各虫态的分布型。应用Iwao方法,计算各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低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序贯抽样。研究表明,木毒蛾各虫态(卵块、幼虫、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幼虫以聚集型扩散。幼虫在中低密度下,以对角线和棋盘式取样最佳,卵块以对用线取样最佳。对木毒蛾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坚持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