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利用氨化秸秆肥育肉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化秸杆是目前秸秆处理的好方法,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总营养价值约提高一倍左右,用氨化秸秆肥育肉牛,100公斤氨化秸杆相当于100公斤未氨化的秸杆与20~30公斤精料的营养总和。一、氨化秸秆的制作(一)氨化池的建造氨化池的大小可根据饲养牛的头数和氨化的...  相似文献   

2.
无水氨、尿素氨化秸秆饲喂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无水氨、尿素氨化麦秸、玉米秸饲喂肉牛的效果,用42头肉用生长母牛及阉牛进行了80天饲养试验。试验开始牛平均体重为135公斤,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占干物质3%的无水氨氨化麦秸组(WA)、占干物质5.4%的尿素加大豆粉氨化麦秸组(WUS)、麦秸组(W);占干物质3%的无水氨氨化玉米秸组(CA)、占干物质5.4%的尿素加大豆粉氨化玉米秸组(CUS)、占干物质5.4%的尿素氨化玉米秸组(CU)、玉米秸组(C).各组牛秸秆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按体重的1%喂给。为了平衡日粮粗蛋白质水平,W组及C组每日每头分别加喂32克和37克尿素。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含氮量提高88-151%,肉牛采食每公斤秸秆干物质的时间显著缩短。WA组、WUS组、W组、CA组CUS组、CU组和C组的日增重分别为0.66、0.54、0.52、0.57、0.63、0.56、0.48公斤(P<0.01)。添加大豆脲酶对尿素氨化玉米秸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1调整牛群结构淘汰老龄母牛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繁殖母牛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以上。2利用杂交优势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品种的杂交后代生长快,18个月龄的杂种肉牛体重可达300千克左右,比同龄本地黄牛高50%以上。淘汰本地公牛,取缔杂种公牛配种,防止杂交滥配;普及细管精液配种,以提高受配率和受胎率,扩大冻精配种覆盖面。3秸秆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等处理后,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都有所提高。饲喂5千克青贮玉米或4千克氨化麦秸,可节约1千克精料。提高养肉牛经济效益的措施@赵雪飞$黑龙江省鸡东县畜牧…  相似文献   

4.
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普通氨化、盐水复合氨化、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饲喂肉牛的效果,先后进行了60天饲养试验及常规消化试验。饲养试验用改良公牛54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两个试验组合,6个组,即精料按体重1%投喂的普通氨化麦秸组(对照1)、盐水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1),造纸废液复合氨化麦秸组(试验2);和精料按体重1.4%投喂的相对应的3个组:对照2、试验3、试验4。各组牛自由采食秸秆,VA每头每天10000Iu。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经复合氨化其含氮量较普通氨化提高6-13%;肉牛采食每kg秸秆干物质时间明显缩短;每100kg体重采食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对2、试验3、试验4分别为2.22,2.35和2.47kg(P<0.01);对照1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各组日增重分别为0.762,0.936,0.947;0.761,1.084,1.175kg(P<0.01);秸秆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7.68、50.43和66.27%(P<0.01);秸秆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1.77、55.14、57.67%;试验组每kg增重所耗NEg和CP者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秸秆利用率显著提高。在各项测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近6亿t,是发展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虽然有较高的潜在能量,但由于蛋白质含量不足,消化率低,适口性差,达不到生产目标,饲喂效益不明显。因此,通过秸秆处理改进其营养价值是提高养畜生产效益的主要科技手段。本研究通过不同秸秆处理方法对肉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旨在为建立以农作物秸秆为基础饲料的肉牛生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参试南阳黄牛与夏洛莱杂交肉牛35头,试牛平均初始体重276.3kg,年龄在12-14月龄之间。试牛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以氨化麦秸、生物发酵麦秸、生物-化学复合处理麦秸、盐化麦秸和未处理麦秸为基础饲料,补饲3kg精料/头、d(60%棉籽饼,20%玉米,20%麸皮),试期为90d。同时,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方法对秸秆饲料进行了综合质量评定。试验结果表明:(1)肉牛饲喂上述5种不同处理秸秆日增重分别为1061g、1020g、1128g、775g和718g。(2)试牛采食量、消化率、秸秆质量评定结果与试牛日增重之间有紧密的正相关。(3)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处理秸秆均比未处理秸秆饲喂效益高。其排列顺序为:复合处理提高103.4%,氨化处理提高134%,微生物发酵处理提高101.6%,盐化处理提高10.7%。试验结果表明今后应大力推广应用复合处理秸秆技术,氨化.微生物发酵处理秸秆可以为肉牛育肥阶段饲料继续推广应用,而盐化处理秸秆应用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秸秆不同处理饲喂肉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冬小麦秸秆经微贮、氨化处理后进行饲喂肉牛增重育肥试验,对照牛喂自然干麦秸。48 头供试牛(每组16 头),试验结果为:喂微贮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9kg,喂氨化麦秸组头均日增重0.84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0.57kg。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两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 0.05)。将各组耗料(包括精料、粗料)、增重按市价进行效益分析,60 天试验期结束,微贮组平均每头获得114.00 元,氨化组平均每头获利63.13 元,对照组平均每头亏损14.36 元。冬小麦秸杆处理后饲喂肉牛效果明显。微贮法优于氨化法,成本低,易操作,饲喂效果好,在农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秸秆氨化与精料添加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小麦秸氨化与精料添加对羔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麦秸氨化提高了羔羊日增重、秸秆与日粮进食量及精料转化效率,但其提高幅度随日粮精料添加量的提高而减小。提高日粮精料添加水平,羔羊日增重与日粮绝对进食量提高,但精料转化效率在氨化与未氨化组呈不同规律变化:未氨化组持续提高,氨化组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且“精料/增重”比最低的日粮精料水平为45%。  相似文献   

8.
氨化秸秆     
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浪费极大,利用极不合理。氨处理秸秆是价廉、经济效益显著的粗饲料加工方法之一。经氨化后的秸秆是反刍家畜(牛、羊、鹿、骆驼)的良好粗饲料,其营养价值几乎能与优质干草比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100千克氨化秸秆的营养相当于100千克普通秸秆与20~25千克混合精料的总和。根据笔者的试验资料,氨化后可使麦秸的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提高7.33和9.34个百分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水稻秸秆约1.8亿吨,占全世界产量的38.3%.我省年产稻秆2769.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6.1%.如何充分合理而有效的利用稻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后喂畜,可以有效地提高粗蛋白含量、消化率和采食最,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用氨化麦秆和稻秆饲喂牛羊有许多报道.但是,研究不同处理稻秆,特别是微贮稻秆营养价值变化及其饲喂山羊的效果,尚少报道.本研究用尿素和“微贮王”处理稻秆,并补以适当精料和矿推添加剂饲喂山羊,考查不同处理对稻秆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饲喂山羊的效果,为在我国南方推广氨化和微贮稻秆…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评价麦秸秆微贮后营养价值及对育肥羊增重的效果,为充分利用麦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在麦秸中添加复合菌酶制剂,发酵后通过常规养分测定评定营养价值变化;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对育肥羊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麦秸秆经微贮处理后粗蛋白质、粗灰分分别提高1.18%和2.82%;干物质、粗纤维比未处理的麦秸秆分别降低0.79%和7.38%。试验羊在同等饲养条件下,麦秸秆微贮+精料育肥羊60 d,多浪羊增重10.5 kg/只、山羊增重8.63 kg/只,较麦秸+精料多浪羊多增重2.58 kg/只、山羊多增重2.26 kg/只。麦秸经复合菌酶制剂发酵后,可有效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育肥羊增重,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氨化麦秸对滩羊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麦秸资源丰富,年产大约15亿斤,约为全区草原产草量的一半,但历年来利用不当。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小麦秸资源,我们参照国内外氨化秸秆的经验,首先试验用氨水湿法氨化麦秸,以3、5和7%3种浓度;5—10、15—20和25—30℃3种温度;1、2、3周3种时间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氨化前后麦秸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省海东地区现有农舍条件下,进行了用氨化秸秆饲喂育肥牛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增重提高29.44%,每公斤增重消耗精料减少12.73%,直接经济效益提高29.76%,说明饲喂氨化麦秸是提高肉牛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9):83-86
选择12-18月龄、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的西杂育肥公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在相同的精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水平下,分别饲喂麦秸、微贮麦秸、微贮麦秸(减少精料40%)、青贮玉米秸秆,探讨小麦秸秆微贮饲料饲喂西杂牛的效果。结果显示:微贮麦秸组日增重分别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提高25%、26%,比青贮玉米秸秆组降低10%;采食量比麦秸组、微贮麦秸40%精料组和青贮玉米组分别提高25%、7%和26%;头均日盈利分别比麦秸组和微贮麦秸40%精料组高3.00元和3.59元。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微贮后,可以提高育肥牛的增重效果,减少精料用量,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麦秸氨化是利用氨化物处理麦秸秆,增加 其营养物质的有效实用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 特点:使秸秆变质变软,改善适口 性;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采食量,提 高消化率;节约精料,增重快;成本 低,操作简便.饲用氨化麦秸对于大 力发展以黄牛为主的草食家畜有着 重要意义. 1 氨化池的修建 选择地势高、向阳通风的地方 修池.一般喂一头牛需建一个4立 方米的长方形水泥双连池,长4米、 宽1米、深1米(地上0.5米,地下 0.5米),中间隔开即可.  相似文献   

15.
满红 《江西饲料》2009,(4):41-43
山东省滕州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饲喂优质肉牛的粗饲料主要靠作物秸秆,而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营养物质低,只有进行加工调制,才能合理利用。粗饲料主要是麦秸、麦糠、玉米秸、干青草、淀粉渣等,粗饲料约占肉牛饲料喂量的40%~60%。  相似文献   

16.
本次试验测出:氨化小麦秸饲喂肉牛,日增重达863g,比对照组提高36.0%;微贮小麦秸饲喂肉牛增重达741g,比对照组提高16.7%;氨化秸秆组与微贮秸秆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6.5%;氨化与微贮相比,氨化操作较简便,微贮操作较复杂,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7.
<正> 平原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我们于1987年10月23日在无极县石家庄牛场进行氨化麦秸预饲,试验10月29日开始,12月18日结束,共50天。用黑白花杂交公牛40头,平均体重350.4公斤;据体重、年龄、膘情、随机均分四组。液氨组,喂经液氨氨化的麦秸和混合精料。尿素组,喂尿素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对照组,喂未经氨化的麦秸,精料同一组。常规组,按传统喂法:精料以棉仁饼为主,粗料以棉籽壳,谷草为主。  相似文献   

18.
平陆县是棉麦区,小麦占粮田种植面积的71.4%。每年产麦秸6.38万吨。牛的饲草80%来源于麦秸。长期以来麦秸一直是牛的主要饲草,由于麦秸营养成份低,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养牛业——乳肉高营养成份对麦秸低营养成份的需求。为此,我们结合农业部“丰收计划”育肥肉牛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进行了氨化麦秸喂牛效果对比试验,以便寻求氨化麦秸喂牛,对提高增重和麦秸营养价值与利用率等方面的经济效益,为大面积推广氨化麦秸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在农村先试验示范,而后为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经过氨化处理后饲喂育肥牛,增重效果十分显著,养牛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结合氨化麦秸饲喂育肥牛的确切效果,将麦秸更加合理的利用,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物秸秆含粗纤维多,粗蛋白少,消化率低,难吸收,多被烧掉或废弃。但经过氨化处理后的秸秆,总营养价值可提高一倍以上,用于饲喂育肥肉牛,100千克氮化秸秆相当于100千克未氮化的秸秆与20-30千克精料的营养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