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44-12445
[目的]测定奶酪中食盐的含量。[方法]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通过试验优化仪器和滴定反应的条件来测定奶酪中食盐的含量。[结果]试验得出,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回收率在99.0%~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1.23%。[结论]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奶酪中食盐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黔产千里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生物碱的含量及其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并采用牛津杯法观察各提取物的抗菌作用。[结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千里光中总生物碱浓度在0.011 0~0.055 0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3.654X+0.021,平均回收率为99.2%,R=0.999 9。千里光浓度60%醇提液总生物碱含量为38.71 mg/g,浓度95%醇提液生物碱含量为52.25 mg/g,水煎液总生物碱含量为60.50 mg/g。浓度60%乙醇提取液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浓度95%乙醇提取液抗菌作用较弱,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黔产千里光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千里光提取物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其抗菌作用无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冯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45-1246,1251
[目的]分析陕西汉中地区延胡索生长期块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变化及生物碱的积累动态。[方法]用称重法测定延胡索块茎的干物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含量,进而研究干物质和生物碱在延胡索块茎中的积累动态。[结果]延胡索块茎的干物质积累呈“S”型变化,3月21日到4月30日,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最快,含量从21.95%增加到了37.65%。3月1日至4月10日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缓慢增加。4月15日到4月30日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快速增加,由0.074%增加到了0.142%,5月7日后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出现下降趋势。原阿片碱的快速积累期略晚于延胡索乙素,但其在块茎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延胡索乙素。[结论]生育后期延胡索的干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大枣煅制前后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总生物碱四类成分含量变化。方法:煅制大枣(去核),粉碎,过筛。80%甲醇超声提取样品,然后测定样品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含量;用酸-碱提取法提取总生物碱并测定含量。结果:大枣在经过扣锅煅后样品吸光度低于生品大枣的吸光度,总的成分含量低于生品。结论:大枣在经过扣锅煅后有机化学成分减少,可为大枣后期的炮制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龙庆徳  张旭  袁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9-1875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酒制、酒炒、醋制、醋蒸、清炒、盐制、蜜制和姜制等15种炮制方法炮制虎耳草,并设对照。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虎耳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醋制1(100 g药材中加入3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最高;醋制2(100 g药材中加入40 g米醋,加热至100℃,炮制时间30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最高;醋制3(100 g药材中加入2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最高。综合各种不同的炮制方法,醋制优于其他炮制方法,且以醋制1的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稳定虎耳草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半夏中总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半夏中总生物碱及鸟苷的含量变化进行动态研究,为半夏的合理采收及GAP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州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不同海拔高度半夏中总生物碱、鸟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半夏中总生物碱范围在0.0090%~0.0320%,鸟苷范围在0.0004%-0.024O%,贵州威宁县10月采收的半夏总生物碱及鸟苷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GAP种植半夏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缓冲液-甲醇(65:35,三乙胺调pH值至6.0),检测波长为280m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77和0.651mg/g,2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RSD=1.87%)和98.63%(RSD=1.43%)。[结论]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较高,符合2005版药典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麦冬、去心麦冬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麦冬去心前后及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芦丁为对照,采用NaNO_2-AlCl_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10.88%、酒炙品6.92%、清炒制品10.48%、米炒制品6.81%,去心麦冬生品11.73%、酒炙品8.46%、清炒制品11.01%、米炒制品8.54%。总黄酮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0.83%、酒炙品0.76%、清炒制品1.03%、米炒制品0.95%,去心麦冬生品0.78%、酒炙品0.70%、清炒制品0.99%、米炒制品0.84%。[结论]麦冬去心后,多糖含量增加,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经炮制后,多糖的含量均有减少;麦冬总黄酮含量在去心后减少,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炮制后,除酒炙品以外,总黄酮的含量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张艳焱  徐剑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2-13323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磷酸水溶液(V/V,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总生物碱、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9.8%;RSD分别为2.71%和0.40%。[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中多糖含量进行提取分析。[方法]采用恒温水浴法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品的多糖进行提取,测定多糖含量,考察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炮制辅料用量对山茱萸不同炮制工艺(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的影响。[结果]得出山茱萸在不同炮制条件下多糖溶出的变化规律,酒制和蒸制可使山茱萸中多糖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研究可为合理制定炮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方法]调查承德坝上野生野罂粟及人工种植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单株鲜重、干重,测定植株不同部位的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总结出野罂粟的产量构成要素。[结果]野生野罂粟的单株干重差异较大,干重产量为1650.0 kg/hm2。一年生、二年生野罂粟的鲜重产量分别为9354.0、11638.5 kg/hm2,干重产量分别为1402.5、2034.0 kg/hm2。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在野罂粟植株各部位的分布顺序均为壳>种子>花>叶>莛>根,但各部位的含量有明显差异。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野罂粟植株中总生物碱和野罂粟碱含量最高的时期。[结论]野罂粟产量的直接构成要素是单株产量、单位面积植株数,间接构成要素是不同的采收时期和采收部位。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方法]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混合物制成植物源调节剂,用80 mg/L的植物源调节剂水溶液,对水稻品种9526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洒,清水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植物源调节剂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6%、穗粒数23.5%、穗重10.6%、株干重22.43%,降低千粒重12.03%。植物源调节剂处理后,水稻生长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4.41%,而收获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降低9.76%;提高了水稻中可溶性糖含量15.57%、游离氨基酸含量18.52%、淀粉含量1.59%,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22.22%、粗纤维1.95%、粗脂肪1.22%。[结论]植物源调节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3.
烤烟油分与烟叶理化特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章海  刘登乾  韩忠明  周慧玲  黄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88-1089,1105
[目的]探讨烟叶油分与烟叶理化特性的关系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K326和云烟85品种为供试材料,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和植物生长必需元素3个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油分烟叶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化学成分方面,油分"多"的烟叶比油分"有"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高1.43和3.24个百分点,总氮和氯离子含量分别低0.01和0.08个百分点。在物理特性方面,油分"多"的烟叶比油分"有"的烟叶叶质重高1.27 mg/cm2,平衡含水率高0.13%,自由燃烧时间长2.6 s。[结论]烟叶糖分(总糖、还原糖)含量与烟叶油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总氮含量与烟叶油分呈极显著负相关。Mo含量与油分呈正相关,而Al2O3S、iO2和Cl含量与油分呈负相关。烟叶油分不足会导致烟叶糖碱比不协调,烟叶偏薄,吸湿性和燃烧性变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高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处理含氟废水提供方法支持。[方法]从天津芦台农村地下水取样,分别用AlCl3改性海泡石和粉煤灰及其混合物处理水样,并在处理前后测定水样的氟离子浓度。[结果]改性海泡石的除氟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pH值的增加有明显变化,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处理时间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不大。改性海泡石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0~30 min,在室温下其处理效果最佳,其吸附量在pH值为6时达最大值。改性粉煤灰的除氟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变化,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改性粉煤灰在室温下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结论]海泡石和粉煤灰协同处理含氟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为6,粉煤灰-海泡石的用量为4 mg/ml,在20℃下处理30 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免耕覆盖在四川省西昌市主要轮作方式中的技术措施及其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开始在西昌市小庙乡进行水稻-小麦轮作免耕覆盖的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处理(①翻耕并将秸秆带离本田;③秸秆翻耕入土;⑤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定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并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比较。[结果]处理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81%和0.93%,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66%和2.67%,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较处理①提高了5.26%和8.34%;处理⑤土壤含水量较高,表土温度较低,水稻产量较高。[结论]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调控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制作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工艺,为保健醋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酿造醋、黑木耳、香菇、苹果为主要原料,选择复合果蔬保健醋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原材料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Vc与柠檬酸混合液作护色剂;木耳与水的物料比为16∶0,在60~80℃浸泡60 m in;香菇与水的物料比为11∶0,高温微波5 m in。最佳配方为:米醋10%,苹果汁12%,木耳汁2%,香菇提取液3%,蜂蜜0.5%,甜味剂5%,酸味剂0.1%,甜蜜素0.05%。饮料色泽、风味、口感等指标符合标准。[结论]该产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17.
罗伟  戴希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53-11454,11456
[目的]提高谷物导热系数的测量精度。[方法]采用热线法分别测定4种不同含水率小麦、高粱、水稻、玉米的导热系数,并考察4种谷物含水率与其导热系数的关系。[结果]含水率对4种谷物热传导性能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即各种谷物的导热系数均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在谷物含水率从5%~20%的变化过程中,小麦、高粱、水稻、玉米的导热系数分别提高了0.072、0.035、0.022、0.027W/(M.K);4种谷物中,小麦含水率的变化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最大。[结论]采用热线法测定谷物导热系数具有简单、快捷、易操作等优点,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测定其他颗粒材料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