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为探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甘薯品种黔薯6号为试材,设置5种不同有机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甘薯藤蔓生长及块根的膨大,其中产量以上蚕力有机肥(T4)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9.9%。不同有机肥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而对干物质的累积不明显。另外,种植甘薯显著降低了土壤的养分含量,而施用不同有机肥可以补充甘薯对养分的部分需求,但对土壤pH的影响不明显。施肥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URE)、酸性磷酸酶(ACP)、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和纤维二糖酶(CBH)活性,明显降低了硝酸还原酶(NR)和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而对其他酶活性影响有升有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肥中不同成分对甘薯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肥料的pH及有机质投入量主要影响块根的品质,而纯氮投入量则与块根产量和品质均密切相关。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受有机肥的pH、有机质及纯氮投入量的影响,而与纯磷和纯钾的投入量相关性较小;同时,有机肥与土壤MBC、土壤URE、ACP、NR、PPO和LAP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出较适宜彰武县种植的甘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0个甘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研究,比较其特征特性及鲜薯产量。[结果]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明水一号,薯块均匀、薯型适中,且皮色、肉色为大众偏好,有利于生产和销售;红香蕉、济薯21为市场短缺品种,有一定发展潜力;龙薯9号、辽薯26、红香蕉、济薯21、早丰、商薯19、王府等品种的鲜薯产量比对照增产11.0%~44.5%,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辽薯26、龙薯9号、商薯19、红香蕉、济薯21等品种表现较好,生长势好,大、中薯比例适中,外观质量好,产量高,品质好,可作为彰武县今后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广西合浦县甘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引进10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比较各试验品种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烘干率等性状。[结果]结果表明,广薯87、桂粉3号、桂薯131、外婆藤、桂薯6号5个甘薯新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性状优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大中薯率均优于对照,适宜在广西合浦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结论]广薯87、桂粉3号、桂薯131、外婆藤及桂薯6号5个甘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合浦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有机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3000、4500和6000kg,hm。3个处理,分析有机肥对西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增施南阳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西瓜植株生长发育,降低坐瓜节位.提高单个瓜重,提高西瓜中心糖分含量,改善西瓜口感和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结论]南阳生物有机肥对西瓜生产有增产增收的效果,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原料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性状及冬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明月海藻有机肥(CH01)、海腾鸡粪有机肥(HK05)、荣达豆粕有机肥(BT03)和博泰虾肽氨基酸有机肥(CJ01)4种不同原料商品有机肥养分含量,研究其对土壤肥力和冬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有机质含量最高,豆粕氮含量最高,鸡粪磷和钾含量最高;经过360 d的培养实验后,海藻对有机质提升效果最好;豆粕对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提升效果最好;鸡粪对速效磷提升效果最好;鸡粪和虾肽对速效钾提升最大。对土壤pH和CEC提升效果最好的有机肥分别为鸡粪和海藻。大田试验中豆粕对碱解氮含量提升效果最好,海藻对CEC提升效果最好,鸡粪对pH提升效果最好,与培养试验结果相一致。但各处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pH和CEC差异不显著。施用虾肽能显著提高冬瓜产量,其余处理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原料商品有机肥培肥土壤的能力受到有机肥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增产效果与其钾含量高低有关,施用虾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冬瓜产量。短时间的田间试验无法体现商品有机肥的肥效。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筛选适合于东南沿海沙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引进福薯34、福宁紫4号、龙紫12号、金薯17、莆紫薯18等5个紫肉甘薯品种,在福建长乐滨海沙地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的产量、品质等表现存在差异,其中福宁紫4号鲜薯产量最高,每667m2产量达2 901.5 kg,比对照增产30.5%,龙紫12薯干产量最高,达753.5 kg,比对照增产13.98%。福宁紫4号和金薯17两个品种在鲜薯产量、品质、薯形、结薯习性、商品性等综合表现较好,可在当地沙地区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明水1号在彰武区域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为实现甘薯增产增收提供施肥技术指导。[方法]通过氮磷钾三要素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施肥量与明水1号甘薯薯蔓比、产量关系。[结果]氮磷钾施肥水平高低与甘薯薯蔓比、甘薯产量成正相关;在氮磷钾肥配施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薯蔓比随之增加,甘薯单株产量也增加,最佳施肥量为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明水1号甘薯在彰武县的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紫肉甘薯新品种渝苏紫43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进行介绍。分别于2007—2008年参加重庆市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对渝苏紫43鲜薯产量、藤叶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薯块干物率、淀粉含量进行测定;2008年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测定鲜薯薯块总花色苷含量,薯块萌芽性好,上薯率85%以上。该品种可作色素、淀粉、保健综合利用型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红壤旱地甘薯适宜的栽培方法,以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不同栽培措施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栽培,其它栽培措施均能增加地上部分产量、鲜薯产量、生物产量、蔓长和单薯鲜质量,降低经济系数、单株结薯数、干物率和R/T值,但仅黑膜覆盖和增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菜用甘薯采收后追施氮肥量, 以 ‘徐菜薯 1 号’ 为试材, 在采收后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 品质的影响, 并探讨了施用氮肥后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菜用甘薯蛋白质、 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 黄酮、 维生素 C、 总糖、 多酚含量先升高后下降, 还原糖含量则不断下降。 总体来看, 选择施用 225.0 kg/hm2 氮肥, 菜用甘薯产量最高, 但营养品质差, 施用 75.0、 150.0 kg/hm2 氮肥, 菜用甘薯产量较高、 品质最优; 施用氮肥后菜用甘薯内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 在7 d 左右达到最大值, 而后不断降低, 在 11 d 左右降低到未施用氮肥水平; 菜用甘薯叶色值与氮肥施用量, 蛋白质、 硝酸盐含量等显著相关, 间接反映出菜用甘薯氮素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 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菜用甘薯产量、 营养品质, 降低硝酸含量。 氮肥施用后应留足够的间隔期才能采摘, 以免硝酸盐过量。 测定叶色值可以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黑穗病是广西蔗区最主要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结合病区大田自然发病的方法,用4对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单倍体菌株分别注射接种,对本实验室培育的甘蔗新品种(系)中蔗1号、中蔗6号和中蔗9号及广西主栽品种ROC22进行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甘蔗品种对黑穗病抗性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中蔗9号>中蔗1号>中蔗6号>ROC22。对重病区田间一年宿根自然发病进行全年跟踪调查,中蔗1号和中蔗6号黑穗病发病率为零,中蔗9号发病率为0.4%,ROC22为6.8%。结论:中蔗系列甘蔗品种有很强的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浙优8号、野香优3号、桂育9号、桂禾丰、Y两优1号、昌两优8号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宽窄行和等行距两种栽植方式,以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肥,对适合稻鱼系统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Y两优1号和中浙优8号的产量高,可分别作为双季稻稻鱼系统早季中偏晚和晚熟品种种植,桂育9号生育期、株高、产量、叶面积指数各方面表现适中,可作为稻鱼系统中熟品种种植。栽植方式对各水稻品种的分蘖、株高、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宽窄行栽植能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适合稻鱼系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机直播稻发展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科学试验和文献查询等方法,全面掌握了广西直播稻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广西机直播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宜品种、现有直播机的适应性不广、一次性成苗全苗困难、杂草防治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气候室模拟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胁迫,以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为评价指标,对40个华南优质稻品种材料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材料间耐热性与产量潜力存在显著差异;N22、黄华占、HQ5、桂1025、广恢998、金香糯的耐热性强,粤晶丝苗2号、SH14、力源占2号、柳沙油占202、玉桂占的耐热性为中等,OM4900、882H、93-11等为高温敏感型品种。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主产区之一。水果产业是广西农业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极具特色,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利用详实的统计数据,对广西近年来水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广西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糯稻特色产业对提高稻农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桂红糯1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常规红米糯稻品种,不同播种量、机插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试验表明,桂红糯1号机械化栽培需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机插密度,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本文介绍了桂红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2011—2018年连续7个杂交季节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杂交基地的25个桂糖系列亲本的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亲本始花期、抽穗率和花粉染色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02、0.9631和0.9236,均属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始花期最早的亲本是桂糖28号,最迟的是桂糖11号,2011/2012年杂交季节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早,2017/2018年杂交季各亲本的始花期普遍最晚;抽穗率低的亲本是桂糖11号、桂糖21号、桂糖32号、桂糖43号和桂糖47号,这5个亲本属于难开花亲本,其余20个亲本均属于易开花亲本;花粉染色率低的亲本是桂糖24号、桂糖34号、桂糖45号和桂糖48号,这4个亲本的花粉染色率历年均低于30%,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桂糖28号、桂糖41号和桂糖44号的花粉染色率最高。以上结果为桂糖系列甘蔗亲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老挝琅勃拉邦与广西在同一施肥条件香蕉在果指特征、品质指标以及果皮、果肉中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发现: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无显著性差异,老挝香蕉瓤皮比高于广西香蕉,且果皮色泽比广西香蕉好;老挝香蕉与广西香蕉果皮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果肉中只有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果肉中磷、钾含量吾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香蕉的施肥调控管理以及市场定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8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生态适应性进行试验,为扩大其种植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桂育8号生态适应性好,在桂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中稻种植以及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平均生育期与产量分别为123d和7.32t/hm^2、121d和7.70t/hm^2、131d和7.53t/hm^2,产量较高,作中稻生育期适中,但作双季晚稻生育期稍微偏长;结实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田间农艺性状及综合抗性较好,未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米质优。因此,桂育8号适宜在广西桂北稻作区作中稻和一季稻种植、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夏季不同采收时间对香蕉果实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周  王斌  刘林  李宝深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272-2278
选取威廉斯 B6 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cv. ‘Williams B6’)为试材,分别于断蕾后 50、60、70、80 d 采收 (对应果实分别记为:F-50,F-60,F-70 和 F-80),以探究夏季不同采收时间对香蕉果实品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主要 考察指标有单果重、可食率、果实失重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肉硬度、果肉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结果表明:F-80 的单果重和可食率(分别为 189.7 g 和 65.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失重率、果肉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显著低于 F-50 和 F-60;F-6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 F-70 和 F-80。因此,适当延长采收时间可提高果实单果重和可食率, 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多酚含量和褐变速率。综合考虑香蕉产量和品质变化,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 的时间采收香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