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联维数可用以揭示森林群落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个体空间关联程度及个体关联的尺度变化差异。基于7个样地调查数据,应用关联维数对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中建群种和优势种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各群系的群落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由离至低依次为:云杉-紫果云杉-糙皮桦林(Q2)1.794 4>岷江冷杉-糙皮桦-白棒林(Q4)1.779 8>辽东栎林(Q5) 1.744 2>岷江冷杉林(Q3)1.699 2>岷江冷杉人工林(Q1)1.665 6>华山松林(Q5)1.640 4>紫果云杉-云杉-岷江冷杉林(Q7)1.634 2。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没有考虑空间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自身特点,提出了新的基于频度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提高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效率,并以广州市南沙地区的遥感图像分类结果为例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实验,结果证明新的算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临床医师知识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循证医学与医学知识创新的关系,提出了临床医师要扩大知识范围,注重学识积累,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树立创新意识,注重临床实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进制的空间挖掘算法在移动智能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基于二进制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针对确定的目标对象、空间对象和空间关系, 从数据库中提取空间关联规则, 为移动用户提供实用的决策信息. 实验证明其提取效率高于现有的挖掘算法, 能有效地提高移动智能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量化分析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正确评价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在制定相应的预警规则方面有重要意义。以学生往年课程成绩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组织映射方法对其进行离散化,并应用Apriori算法测度在不同支持度和置信度下的各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课程的关联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OM和A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方法在挖掘多门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模式方面发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创建学生成绩预警因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方兴未艾,为古籍知识关联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现代科技手段。对古籍内容挖掘与知识关联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古籍资源开发水平与服务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络调研,梳理数字人文视角下古籍知识关联的研究,探讨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环节,通过古籍知识关联应用举例分析古籍知识关联的壁垒。[结果/结论]数字人文视角下,从文献单元层次的组织深入到知识单元层次的组织,借助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知识关联起点是文献组织,基础是古籍数据,本质是知识组织。古籍知识关联可进行方志与家谱挖掘、钤印知识网络发现、特定时期与地域学者研究脉络与交往分析等,但在实施中仍面临知识元处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集成平台少等壁垒。  相似文献   

7.

利用知识发现工具Arrowsmith,探讨当归与痛经的相关性,发现当归中部分有效成分对痛 经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另一部分有效成分则不利于痛经的治疗,说明基于文献的知识发 现形成的知识关联结果,不仅能为实验室试验或临床观察提供可证实或否定的数据,也能 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的水稻病害数据存储和高效检索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关联特征挖掘模型.将水稻病害数据清洗后存储在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水稻病害知识图谱(Rice diseases knowledge graph,RDKG).在图挖掘算法中引入了Skip List跳跃表多维索引算法,从联系链路、社群划分、相似病害发现3个维...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推进,明确各地现状数据的工作日渐紧迫。以三调为基础的现状数据不能满足和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要求,所以在三调基础上科学准确的衔接规划编制所需的空间关联信息和现状数据,形成科学、准确的现状底图是保证空间规划编制科学有效的基础。因三调数据与其他关联数据在坐标、分类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转换。本文在梳理三调工作分类和规划用途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以鄠邑区为例,对具体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壳表面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科学.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定量化、系统化研究,使得地理学的研究从静态、定性描述走向动态、定量分析.本文讨论了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方法,以基于DEM数据进行流域单元提取为例,实现了对DEM数据的知识挖掘的尝试,并就处理过程中选用的主要算法和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支撑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下科技创新生态的知识服务新业态正悄然形成。文本挖掘作为知识服务技术的核心,在知识服务新业态环境下面临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新环境下知识服务中应用文本挖掘技术的发展策略。[方法/过程]梳理文本挖掘技术框架,论证文本挖掘技术逐步成熟。结合农业领域分析文本挖掘在农业信息检索、智能问答、信息监测和知识抽取等方面应用,展示其在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中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结果/结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文本挖掘为主的知识服务技术发展策略:(1)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专门知识服务系统;(2)重视语料库和基础知识库建设;(3)在重点领域优先开展和部署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如何利用科技文献中的知识对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训练改进,以获取知识、发现知识是情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充分挖掘和利用科技文献中的知识,本文提出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引擎的目标。[方法/过程]本文以文献情报工作为出发点,立足科技文献是人类知识的最重要载体,探究人工智能取得飞速突破的本质所在,创新性提出了文献情报领域从“科技文献库”转变为“科技知识引擎”的建设思路。[结果/结论]本文论述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AI)引擎的建设实践,探讨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挖掘知识以服务情报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学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Altmetric.com公司的用户案例为分析对象,总结了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基金会和企业这些不同主体在替代计量数据运用方面的成功经验,识别了当前替代计量数据的3种科学使用方式,即用于加强宣传推广、论证影响价值和促进科学合作。在加强宣传推广方面,替代计量数据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扩大受众范围和迎合读者兴趣。在论证影响价值方面,替代计量数据可以扩大影响力的范围、提高影响力及时性、提供资助效率反馈和用于科技考核评价。这些成功的使用方式,可以为国内研究机构、资助机构等对替代计量数据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1998~2005年)为依据,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十五(2000~2004)时期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并对二者的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广西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8~2012年福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总产出的数据,应用协整分析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总产出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不同的滞后期,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计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揭示了印度在中国市场上的科技创新态势,发现了中印两国之间可能存在的创新合作机会,并为加强中印技术交流提出了相关建议.[方法/过程]专利信息是研究创新活动的重要素材,具有直接的科技情报意义.本文通过对印度在中国注册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情况和相应的A类引文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是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基于新疆200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106.93%;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长期良性状态。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就短期而言,农业科技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托“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平台”,从总发文量、各年发文量、首发论文的学科与星级分布、期刊分布、平均下载次数及排名等方面统计、整理、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OA论文的现状。结果表明,安徽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对开放存取的参与度不理想,OA论文量少,质量不高。科研人员OA认知程度低;高昂的文章处理费;OA论文未作为科研人员晋升的依据;“在线平台”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都对OA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ata is fundamental component for developing new knowledge, advanc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reating wealth. The rapid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collecting, processing, and making available vast quantities of scienti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