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泡桐蛛蛾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泡桐蛛蛾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零频率方法分析泡桐蛛蛾幼虫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逆零频率制约型”。根据泡桐蛛蛾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抽样技术 ,并根据零频率方法研究结果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避债蛾,蓑蛾。近年来暴发成灾。1983年菏泽地区仅泡桐受灾面积即达35万亩。该虫食性杂、食量大,危害时间长,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尤其对泡桐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3.
泡桐蛛蛾Epiplema moza Butle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泡桐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咬成千窗百孔,影响生长,甚至枯死。在江西南昌地区一年发生3—5代,5代为主,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中越冬。其各代发生期、各虫态历期及生活习性基本上搞清。自4月下旬至11月初,野外均可采到幼虫,但以第2、4代危害最烈。树高2—7m,郁闭度大的泡桐树受害最重。采用中耕除草和喷布有机磷、有机氮农药,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袋蛾又称避债蛾,属鳞翅目蓑蛾科。该科种类较多,在我地区危害四旁绿化林木较普遍的有大袋蛾(Clania varicgata Hampson)与小袋蛾(Acanthopsyche sp.)。受害的树种有水杉、悬铃木、香樟、长山核桃、泡桐、乌柏、枫杨、栎树、金钱松、桕类及果树等,以幼虫取食叶片及嫩枝外表,在大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蓑蛾是核桃树重要害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危害核桃、山茱萸、苹果、梨、桃、泡桐、法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掌握大蓑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处理对大蓑蛾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避债蛾(Cryptothelea formosicola.Strand)属(鱼令)翅目,蓑蛾科(Psychidae),是阔叶树的严重害虫之一。几年来,大避债蛾在我区由南向北逐渐蔓延,危害甚大,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生长。据调查,我区即墨、莱阳、莱西、掖县、荣城等十多个县都有发生,以莱阳、即墨、莱西、掖县南部发生较重。一、危害情况大避债蛾食性杂,不仅为害多种林木,亦加害多种果树、农作物及蔬菜。阔叶树以泡桐、刺槐、榆树、柳树受害重,杨类次之,国槐、臭椿很轻。大避债蛾的越冬袋囊缠绕枝上,使枝条缠处缢细,损伤输导组织,影响枝条生长。初令幼虫,多集中于枝梢部、叶缘危害。虫令增  相似文献   

7.
亳县是我省泡桐重点产区,但近几年,受大袋蛾危害相当严重,给发展泡桐带来很大威胁.为了及时扑灭,确保泡桐的健康生长,五马公社农技站从七五年起,连续三年进行了袋蛾越冬观察和药防试验,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和意义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是乌桕、香椿、泡桐等经济、用材林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涂环防治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措施,为使广大防治人员更有效的掌握和运用涂环防治技术,以达到控制乌桕金带蛾危害之目的,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大袋蛾学名避债蛾,俗名大裒蛾、布袋虫、吊死鬼等,是对泡桐树危害最大的害虫。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于袋内,每头雌蛾产卵3000粒左右,6月中旬孵化出的幼虫开始群集危害树木叶片。该虫食性杂,除危害泡桐外,还危害法桐、杨、榆、桑、槐、苹果等十几种林  相似文献   

10.
我省近几年主要发生的林木害虫有马尾松毛虫、大袋蛾、泡桐叶甲、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草履蚧等。 从八十年代以来,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系统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使来势凶猛、危害严重的大袋蛾、泡桐叶甲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其余如马尾松毛虫、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草履蚧等仍在我省各林区猖獗发生,现对这些害虫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大蓑蛾,俗称布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该虫近年来在我县大量发生,为害泡桐和多种树木,泡桐被害后生长受到抑制,个别植株甚至濒临枯死,对我县泡桐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双泉公社南龙大队林场的泡桐片林中进行了大袋蛾防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一、林地立地条件和大袋蛾为害情况南龙大队林场泡桐林地地形平坦,土层较厚,土质垆土,肥力中等,地下水位较高(3米以上)。林地面积217亩,其中5年生泡桐纯林97亩,桐、杨混交林80亩,3年生桐粮间作40亩,泡桐株行距为3×3米,已经郁闭。共有泡桐树1万株,株高平均10米。  相似文献   

12.
大腹圆蛛(Araneus ventricosus)在吉林省2年完成1代,跨3个年度,以1-2龄和6-7龄若蛛越冬。该蛛除卵期及1、2龄蛛外,其它龄态的若、成蛛均张网捕食生活。该蛛喜居有光的栖境,在林缘、林窗处、路旁处结圆形垂直网,昼伏夜出,在小雨条件下可以正常活动。大腹圆蛛对小型猎物可直接取食,对中、大型猎物,需缠绕成束的捕获丝缚住再取食。在林间大腹圆蛛可取食多种蛾和叶蜂成虫,包括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毛虫、黄褐幕枯叶蛾、舞毒蛾、栎毒蛾、松皮小卷蛾、松廮小卷蛾、伊藤厚丝叶蜂和落叶松叶蜂等多种落叶松害虫,是一种有效的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13.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俗称合辣子、乌桕毛虫,属鳞翅目,带蛾科。由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定名为一新种。主要危害乌桕、泡桐、杨树等13种经济和用材树种,是贵州乌桕产区最严重的害虫,年发生面积约100多万亩。不但造成乌桕籽大幅度减产,而且降低乌桕籽出油率近10%,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鞘蛾的天敌种类很多,我们主要调查其中的蜘蛛类、捕食性昆虫。1蜘蛛类:2003~2004年,以黑龙江省海林市海南林场28年生的落叶松纯林为主要基地,共调查并鉴定了20种网罗、捕食鞘蛾的森林蜘蛛:它们隶属于新蜘亚目(Araneomor-phae)中的11个科。圆蛛科(Araneidae):八斑园蛛(Ara  相似文献   

15.
泡桐叶甲生活史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泡桐叶甲的分布与危害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la Boh)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在贵州主要分布于贵阳、平塘、黎平、雷山、安龙等县,而安龙仅兴隆区发生。主要危害泡桐,其次危害楸树和梓木,在没有泡桐树的地方,危害楸树和梓木。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七年由于测报工作没有跟上,防治技术单一,以及等、靠国家拨款等原因,致使袋蛾在全省危害成灾。袋蛾种类虽多,但河南省主要是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主要为害泡桐。该虫在河南一年1代,幼虫有群集性利于化防,虫袋醒目易于人工摘除,雌  相似文献   

17.
<正> 大袋蛾又名避债蛾,在我省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时间长达5—6个月。大袋蛾主要危害泡桐、刺槐、法桐、榆、枣等多种树木。大发生时,可将林木叶子吃光,还能啃食枝条皮层及果实。近几年来,我省林木受大袋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现有林地面积 2 9944 4hm2 (包括大四旁折实面积 ) ,大多为天然次生纯林和人工纯林 ,主要树种的病虫害种类有 70 0余种 ,其中发生面广 ,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种类有松材线虫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杨树溃疡病、赤松毛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大袋蛾、枣尺蠖、双条杉天牛、杨树食叶害虫 (主要是春尺蠖、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雪毒蛾、杨白潜蛾等 )、杨树蛀干害虫 (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 )、侧柏食叶害虫 (侧柏松毛虫、侧柏毒蛾等 )等 2 0多种。这些病虫害几乎连年发生 ,每年的发生面积 5 0 0 0 0 0~ 90 0 0 0 0hm2 。由于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19.
经过调查发现,危害样点区域的桉树尺蛾主要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和小用克尺蛾(Jankowskia fuscaria(Leech)),灰茶尺蛾和油桐尺蛾在各调查点基本均有分布,小用克尺蛾分布区域较小。3种尺蛾对桉树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油桐尺蛾取食量最大,对桉树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大锯龟(虫甲)[Basiprionota cbinensis(Fabr.)]又名泡桐龟(虫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铁(虫甲)科(Hispidae)龟(虫甲)亚科(Cassididae),是泡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多为害3—4年生泡桐。1980年我们在垫江县对其进行了饲养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材料整理于后。一、分布及危害据初步凋查,大锯龟(虫甲)在我省分布于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