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番茄脯选用果实饱满,颜色鲜红,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的成熟番茄。清水洗净,去除果柄,在果实上划几个小口,加压挤去部分种子和液汁,压成饼状。浸入0.5%石灰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清水洗净,沥干。用40%的糖液将番茄浸泡1天,第2天,取出番茄,将糖液加热浓缩到30%~35%,再把浓缩的糖液倒回番茄中,继续浸泡1天。第3天,再将糖液取出浓缩到40%~42%,番茄继续浸糖。第4天,糖液浓缩到45%~48%。第5天,糖液浓缩到50%~55%。第6天,糖液浓缩到60%。第7  相似文献   

2.
杨梅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成熟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温度、气调包装、臭氧消毒、加冰包装保鲜贮藏试验,结果表明,28~34.5℃、(22±2)℃、(11±1)℃和(24±1)℃4种温度下的保鲜贮藏期分别为25.5、60、174和384h;以10%O2、2%CO2、88%N2和12%O2、2%CO2、86%N2的气调包装贮藏21d杨梅好果率仍可达90%以上;臭氧消毒保鲜效果也较明显;泡沫包装箱内加冰块对杨梅短途运输保鲜有较好效果,常温下运输保鲜期1.5~2 d.冷链条件下可延长至3 d.  相似文献   

3.
杨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探索扦插育苗技术,针对杨梅扦插难生根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插床基质和生根促进剂,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穗条,在不同季节进行反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杨梅扦插基质宜选90%黄心土加10%河沙 ,根太阳溶液对生根促进效果最佳,扦插生产宜在春、秋季开展;选用半木质化穗条,先采用250 ml/L的去单宁剂丙酮溶液浸泡2h,再经2.50 ml/L根太阳药液处理2h,生根成活率可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4.
蜡杨梅与杨梅种间嫁接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5.
杨梅嫁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4年生枝条作接穗,采用切根法和掘根法接杨梅,杨梅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解决了杨梅嫁接成活率低的重大难题,使杨梅的结果提早2~3年,为杨梅嫁接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1 优良品种简介杨梅为雌雄异株常绿乔木 ,少数有雌雄同株 ,为风媒花 ,一般在迎风面的上端或在园的中间及栽植行的两端按 1 %~ 3%栽上雄株即可。经引种试验研究 ,适应我省栽培的优良杨梅品种有 :荸荠种杨梅 :原产浙江余姚市 ,树势强 ,适应性广 ,耐脊薄、丰产优质 ,在良好的栽培管理下 3~ 5a结果 ,经济寿命 5 0~ 70a ,品质极佳 ,较耐贮运。东魁杨梅 :原产浙江黄岩 ,树势强健 ,病重较轻 ,枝条较稀疏 ,产量中等而稳定 ,果实成熟时不容易落果 ,抗风力强 ,经济寿命可达多年 ,果实特大 ,甜酸适口 ,品质佳。是目前大量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乌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乡土杨梅进行大果杨梅嫁接改造的技术经验,从砧木、接穗的选择、处理,嫁接时间、方法和嫁接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乡土杨梅品质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梅保鲜     
适时采收杨梅采收期一般在梅雨季节,果实成熟后易腐烂、落果,所以应及时抓住晴天分批采收。采收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宜,雨天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采时要轻采轻放,尽量不要采取摇落果实的做法。对于长在高大树冠顶部的果实,可先在树下铺一层聚乙烯薄膜或草,然后摇树使杨梅掉落于薄膜或草上,但是这种杨梅不宜远销或贮藏。盛装杨梅果实的容器以高圆形、小口、有盖的竹篓为佳,开口上方应有把手,便于搬运。贮藏方法(1)冷藏。杨梅经选果后用1/1000的水杨酸浸2分钟,尔后在0℃~0.5℃,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可贮藏1~2周,保持果品风…  相似文献   

9.
杨梅在常规栽培模式下,栽植密度为330 ~ 400株/hm2,第4年开始少量投入产出,第8年开始获取纯利润,第13年产值达8.0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26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3.43.杨梅-茶-桃混交林模式,初植密度为杨梅200株/hm2,茶18 000株/hm2,桃600株/ hm2,造林后第3年少量产出,第5年即可获取纯利润,投资回收期比纯林栽培模式缩短3a,第13年产值达10.5万元/hm2;投资年平均效益系数为0.35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4.56.可见,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模式具有投入产出早、投本少、投资回收快、投资效益系数高等特点.混交林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我国主要有1属4种,即杨梅、毛杨梅、青梅和矮杨梅4个种类,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杨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长期以来,杨梅在云南大都是零星种植,或者就是野生状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汕头市新引种的“硬丝”杨梅,着重阐述该品种的生长表现,并与该地产区的乌酥、东魁、青蒂三个常见杨梅品种进行比较,认为该品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梅苗圃地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产区传统采用嫁接法繁殖,杨梅嫁接按是否移动砧木的位置被分为掘接和地接。利用1年生实生苗砧木的几乎都采用掘接,而采用地接的一般成活率仅在10%-20%。通过苗圃地接技术试验,使杨梅苗圃地接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且生长快。  相似文献   

13.
大杨梅在临沧市引种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沧市自然条件及大杨梅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大杨梅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初步探索,并取得了成功,为临沧市推广种殖大杨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山地大果杨梅良种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山地大果杨梅良种栽培的成本构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在15a一个生产周期中,其内部收益率为29.72%,投资回收期7.40a,每公顷财务净现值253363元,设计产量或价格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为57.98%。按标准贴现率5%计算栽培良种和一般品种的动态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在15a—个生产周期中,栽培良种比一般品种每公顷产值增加244574元,税后利润增加160979元,内部收益率高出10.02个百分点,多交税收80595元,投资回收期提早1.19a。在影响杨梅良种栽培经济效果的诸因素中,以销售收入变动影响最大,其次为生产成本,但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其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都比较小。从长期来看,盲目大规模发展大果杨梅生产存在一定市场风险,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杨梅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如采用与其它果树相同的种植技术成活率很低,一般只有50%左右。经过多年的摸索,摸清了造成杨梅种植成活率低的原因,并掌握了一套能将杨梅种植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杨梅(Myrica rubra)1年生嫁接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水分梯度对其的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杨梅的光合作用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范围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但水分含量过高反而会使其下降;不同水分梯度下其光合日进程均为双峰型,夏季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各处理的峰值差异显著;其叶绿素含量在适宜水分含量下最高,且与光合能力呈正相关.综合各项指标,为最大程度满足其水分需求,并达到合理用水的目的,夏季杨梅容器苗培育基质相对含水量以65%~ 7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杨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a对慈溪、余姚不同杨梅林分的害虫种类调查及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为害杨梅的害虫共有30种分属5目20科26属。杨梅各害虫因不同的生物学特牲而在林间表现出不同的时空(时间和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18.
借鉴慈溪市杨梅大道成功试种经验,探讨了杨梅树作为行道树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 ~ 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 表明:在pH值响...  相似文献   

20.
杨梅根瘤固氮活性和固氮量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南亚热带山地赤红壤上杨梅幼树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根瘤离体时间对固氮活性的影响。对杨梅年固氮量作出初步评价,7年生杨梅幼树平均结瘤量为51.8g/株,年固氮量为459.8kg/ha,对土壤具有一定的供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