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中草药提取物饲料添加剂对皖西白鹅雏鹅的饲喂效果,选取40只3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雏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浩农宝",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其他饲养条件均一致,试验期30 d。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鹅的平均日增重、成活率及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鹅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7.05 g/d,提高了10.85%(P〈0.05);试验组雏鹅的精神状态良好,无疾病发生,成活率为100%,比对照组高10%(P〈0.05);试验组雏鹅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8.96%(P〈0.05)。中草药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浩农宝"能够显著提高皖西白鹅雏鹅的平均日增重、成活率及料重比,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给育肥羊补饲青贮鸡粪饲料200g?只.d,试验期40d,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86.69g,增重效果明显(P〈0.05),只均纯收入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248.1元,提高64.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析了中草药散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9.3%(P〈0.05);每千克增重耗料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少消耗0.49kg饲料,饲料转化率提高16.3%(P〈0.05)。同时,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多盈利57.5元,经济效益提高34.6%。  相似文献   

4.
将24头三元杂交(甘肃黑猪×杜洛克×大约克)保育期仔猪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增加0.8%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和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0d,用以测定该种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饲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保育期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仔猪提高9.43%(P〈0.05)和4.80%(P〈0....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内蒙古五原县肉羊产业发展,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探讨不同饲料对肉羊育肥增重效果的影响,为科学养羊提供依据,选取3月龄体格、体重相近的小尾寒羊公羔1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试验组羔羊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精、粗料混合饲喂技术,试验期75 d。试验结束时,比较2组羔羊的增重指标和饲料利用率指标,并进行养殖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肉羊的日增重、总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的饲料实际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羔羊的饲料损耗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了4.36%,试验组羔羊的料肉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单只羔羊育肥的纯收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肉羊育肥过程中,饲喂全价颗粒饲料能显著提高羊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降低人工成本,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选取40日龄布列塔尼亚兔7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试验兔场原用饲料,试验Ⅰ、Ⅱ组分别饲喂两个按不同配方配制的饲料,测定40-70日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兔40-7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69 g、69.44g8、4.39g,试验Ⅰ、Ⅱ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7.28%、12.43%;Ⅰ、Ⅱ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17%,只均获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12%、66.91%。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散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草药散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16.4%(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千克增重耗料量减少0.45 kg,提高饲料转化率14.2%(P〈0.05);同时,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多盈利51.4元,提高经济效益30.0%。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秦州区平南镇盛丰种养殖合作社内血缘关系清楚,同一胎次的15日龄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新西兰仔兔为研究对象,在110 d内,采用分两个阶段饲喂两种饲料模式与传统“一料到底”的饲喂模式,对肉兔开展育肥增重及产肉性能等对比试验。分两个阶段饲喂两种饲料的为试验组,一料到底的为对照组。通过试验,试验组断奶重比对照组增加37.2 g,显著提高7.31%(P<0.05)|2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52 g,增加4.27%,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77 g,极显著增加20.43%(P<0.01)|4月龄试验组体重比对照组增加253 g,极显著增加10.35%(P<0.0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48 g,极显著提高17.28%(P<0.01)|试验组只均总耗料量比对照组少1657.89 g,极显著降低19.42%(P<0.01)。试验组2月龄体长和胸围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3、4月龄体长和胸围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半净膛率比对照组高8.86%,全净膛率比对照组高10.66%|净肉率比对照组高10.52%。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在做好防疫和消毒的基础上,根据肉兔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配方饲料分两个阶段分两种饲料饲喂模式,其日增重、料肉比、体长和胸围、屠宰率、净肉率等显著优于多数兔场所用的一料到底的饲喂模式。 [关键词]饲养模式|笼养肉兔|育肥增重|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半胱胺对育成期银狐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月龄左右、健康银黑狐仔狐224只(公母各半)。其中公狐体重在2.50 kg左右(P>0.05),母狐体重在2.10 kg左右(P>0.05)。随机分2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组,剩余24只(公母各半)为对照组。饲养试验持续时间大约为3个月(从2004年6月10日~8月31日)。采用复因子试验设计中的析因试验设计,为二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在5个不同半胱胺添加时间间隔(1、3、5、7和9 d)中分别添加5个不同数量的半胱胺(每千克体重添加10、40、70、100和130 mg)。对照组分为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半)。试验测定了银狐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结果表明,在25个组合中只有每间隔5 d按70 mg/ kg体重浓度添加1次半胱胺组可使银狐体增重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08%(P<0.05)和20.21%(P<0.01)。整个试验组银狐采食量都低于对照组, 其中70 mg/kg体重5 d组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4.52%( P<0.05)。  相似文献   

10.
选用年龄体重接近的青海半细毛羊60只,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进行了舍饲育肥试验,试验组饲喂全价绵羊育肥料,对照组饲喂牧民传统自配饲料:育肥期为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绵羊平均日增重为283g。对照组的绵羊平均日增重为193g;试验组绵羊的13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绵羊的料重比为1.95:1,对照组为5.82:1;试验组比对照组多盈利45.98元/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料甜菜对其泌乳量的影响,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方法:2011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选择健康黑白花奶牛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饲料甜菜组)和对照组(普通饲料组),进行饲料甜菜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产奶量增加2 kg,产奶量提高7.9%,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粗饲料采食量增加14%,饲料成本增加504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头日均收入高6.8元,增加纯收入1 124元,经济效益提高13.2%,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饲料甜菜饲喂奶牛,牛奶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在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酵母培养物和黄霉素对育肥猪饲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健康、体重约56kg的杜x长×大育肥猪64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头。对照组猪饲粮为基础饲粮加黄霉素20mg/kg,试验组猪饲粮为基础饲粮加酵母培养物O.15%,比较研究酵母培养物和黄霉素对育肥猪的饲用效果。结果表明:①对照组猪腹泻频次为4;试验组猪健康状况良好。②试验组猪日均增重显著快于对照组猪(P〈...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探讨全混合日粮(TMR)对断奶后期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3月龄断奶后体重、体型均一的健康母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TMR饲养)和对照组(传统饲养),分别在4、5、6月龄进行体重和体尺的测量。结果显示,TMR对断奶犊牛的生长发育有加快的趋势,阶段末体重和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5、6月龄阶段犊牛体尺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TMR饲喂模式比传统饲养更有利于断奶后犊牛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不同水分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评定稻草微生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贵州黑山羊,采用尼龙袋法,以不加水不发酵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了水分添加量为40%、50%、60%和70%的稻草微生物饲料,经10、20、32 d发酵后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和水分添加量对稻草微生物饲料中干物质消失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从发酵时间看,发酵32 d的饲料在山羊瘤胃内各时间点的干物质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从饲料水分添加量看,96 h的干物质消失率均以水分添加量60%组最高.发酵1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36.52%,比对照组高10.94%(P<0.05),比40%组高0.74% (P >0.05),比50%组高0.41% (P >0.05),比70%组高0.19% (P>0.05);发酵2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44.32%,比对照组高34.63% (P <0.01),比40%组高7.16% (P <0.05),比50%组高6.00% (P <0.05),比70%组高3.65%(P>0.05);发酵32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比对照组高42.68% (P <0.01),比40%组高7.36%(P<0.05),比50%组高6.94% (P <0.05),比70%组高6.27% (P <0.05).结果表明:以水分添加量为60%,发酵32 d制成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华 《养猪》2014,(1):78-80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智能化组、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每组30头母猪,测定初产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情期受胎分娩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提高10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提高16.66个百分点(P<0.01);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分别提高0.53头、0.81头、2.81千克、8.78千克、1.14头和9.42千克(P<0.05),比限位栏组分别提高1.01头、1.33头、4.86千克、12.92千克、1.68头和10.89千克(P<0.01);育成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分别提高3.9和6个百分点(P<0.01);返情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降低3.96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降低11.36个百分点(P<0.01);母猪淘汰率,智能化组为13.33%,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均降低3.3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饲喂能显著提高母猪情期受胎分娩率和繁殖性能,降低返情率和淘汰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筛选饲用豌豆在肉牛饲养中的最适添加量。[方法]试验以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公牛为研究对象,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日粮共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一:精料中添加15%豌豆;试验组二:精料中添加25%豌豆;试验组三:精料中添加35%豌豆。[结果]表明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组二和试验组三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4 h的干物质消失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组二在48 h和72 h的粗蛋白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三日粮中干物质的b值和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三日粮中粗蛋白的b值显著低于试验组一(P〈0.05),对照组的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NDF和ADF的降解参数和有效降解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豌豆在中混合精料中的最适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饲料级果胶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AA肉仔鸡240只,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40只,分成2个处理组,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含6000U/g 的饲料级果胶酶的日粮,进行为期35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9.51%(P〈0.05);料重比降低7.06%(P〈0.05);死淘率降低11.00%(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饲料级果胶酶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硫营养元素在绒山羊代谢过程中是限制绒山羊绒纤维生长的主要因素,绒毛纤维中硫含量影响绒毛的纺织性能。针对陇东地区牧草含硫量低的问题,通过对陇东绒山羊生绒旺季补饲硫营养,观察绒纤维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饲0.25%蛋氨酸、0.25%硫酸钠、0.3%硫酸钠,产绒量分别为513.67±109.36g、538.76±135.29g、570.69±125.83g,对照组产绒量为418.83±98.29g,试验各组比对照组分别增绒22.64%、28.64%和36.26%,试验Ⅰ、Ⅱ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适当补饲硫营养对提高陇东绒山羊产绒量有显著影响,提高了绒产量和绒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驱虫药对伊犁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驱虫药在马属动物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平均体重相近的1岁龄伊犁马40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对照组马不驱虫,试验Ⅰ组马灌服伊维菌素乳剂0.1 mL/(kg·BW),试验Ⅱ组马灌服吡喹酮片剂0.01 g/(kg·BW),试验Ⅲ组马灌服阿苯达唑片剂0.025 g/(kg·BW),试验Ⅳ组马灌服伊维菌素10 mg/(kg·BW)+阿苯达唑350 mg/(kg·BW)。驱虫后进行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正试期采用全收粪法采集样品,测定或计算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指标。[结果] 试验Ⅳ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磷(P)采食量和排出量高于其他4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消化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DM、OM、CP、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91%、1.87%、1.42%、2.27%、3.05%、2.13%、13.68%和2.06%(P>0.05),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2.45%、2.83%、2.26%、2.10%、1.20%、20.24%和6.55%(P>0.05);试验Ⅳ组除Ca的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单独使用吡喹酮片剂或阿苯达唑片剂对1岁龄伊犁马进行驱虫处理,对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